日本汽車産業造假有多嚴重?精心布局二十年,坑完中國坑美國

探史這些年 2024-05-09 22:12:42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爲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西伯利亞大倉鼠

編輯|t

引言

日本的工匠精神可以說是世界聞名,但是最近幾年日本汽車制造業的造假醜聞卻是一件接著一件。

神戶制鋼、日野汽車、高田氣囊等企業接連暴雷,甚至還引發了人命官司。

這家企業是日本鋼鐵制造領域的巨頭,多家日本知名車企都是它的客戶,就連美國的福特和通用也曾經選擇它作爲自己的零部件供應商。

所以,日本制造業的造假行爲所造成的影響是世界性的。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誰都跑不掉。

(日本)

一、日本車企在“造假仙人”的路上越走越遠

日本向來非常樂于宣揚自己所謂的工匠精神,將在某一個行業內做到登峰造極的人冠以“XX仙人”的稱號,例如“米飯仙人”、“壽司仙人”等。

對于部分日本知名汽車制造企業來說,將他們稱之爲“造假仙人”可是毫不爲過的。當日本制造業的負面新聞剛剛爆出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認爲是偶然事件,結果就被後面接連不斷的醜聞教做人了。

小企業的醜聞影響有限,我們眼看就要聚焦于那些被稱爲日本驕傲的大型企業:

2023年12月6日,有一百多年經營曆史的日本大發工業有限公司被爆出來174項測試項目作假。說到大發工業國內了解得不多,但是它給豐田和馬自達代工。

(日本大發工業)

在日本的小型車市場上,大發工業以將近三分之一的份額穩居龍頭企業的寶座,能夠和鈴木公司分庭抗禮。這家公司目前已經全面停業,社長和管理層也鞠躬致歉。

雖然從影響範圍上看,這次事件已經夠日本車企喝一壺的了。但是和高田“安全氣囊”事件以及神戶制鋼篡改數據事件相比,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高田“安全氣囊”事件,可以說是日本汽車工業曆史上影響最大的行業醜聞。大家都知道在安全事故發生的時候,安全氣囊是保護駕駛人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汽車設計中的重要安全部件。

但是高田公司生産的安全氣囊根本就不符合相關標准,對駕駛員起不到任何保護作用。而且這件事從2009年開始就已經有新聞開始陸續報道,但是直到2017年這件事才正式進入大衆的視野。

(高田公司生産的安全氣囊)

高田公司生産的問題安全氣囊被安裝在了1.2億輛汽車上,日本國內的汽車品牌幾乎是全軍覆沒,大量的召回讓車企們損失慘重。

高田安全氣囊案件的惡劣之處在于,從2009年到2017年一直不斷有人因爲它們生産的問題氣囊而喪生,第一起死亡事件的受害者是一名身在美國的本田車主。

他所駕駛的汽車的安全氣囊在事故發生之後彈出,但是安全氣囊的金屬片卻在此過程中將車主的頸動脈劃傷,導致車主因失血過多死亡。

據統計,在2017年7月之前,全球共有21人因爲高田氣囊問題死亡。這個數據完全可以用觸目驚心來形容。

(安裝問題氣囊的車輛的事故現場)

神戶制鋼作爲日本知名的鋼鐵生産企業,長期爲各大日本品牌的汽車提供各類零部件,例如保險杠、引擎蓋、後備廂等。

據不完全統計,神戶制鋼産品數據造假時間涉及了雷克薩斯、豐田、英菲尼迪、斯巴魯以及馬自達等諸多大衆耳熟能詳的品牌。

可以說,日本車企的産品沒問題的已經不多了,能夠使用各種不合格的零部件打造出“合格”的整車産品,這裏面顯然是有貓兒膩的。

從新聞報道中可以看出,無論是神戶制鋼還是高田氣囊,他們的造假行爲都持續了很長時間。所以部分日本車企在造假方面也算是深耕多年、登峰造極了。稱他們一聲“造假仙人”毫不爲過。

(高田公司管理人鞠躬致歉)

二、二十年造假,坑遍全世界

上文中的案例只是選擇了日本汽車行業的部分經典案例,事實上日本汽車領域的企業造假行爲遠不止上面幾起,其持續的時間甚至可以向前追溯二十年。

以高田氣囊事件爲例,有關消息最初被大規模報道是因爲2009年的車主死亡事件,但是這家公司生産並使用問題氣囊的時間,肯定是早于2009年的。

2022年8月,日本日野汽車被爆其制造了7.6萬輛車都存在排放問題,同時還有其他方面不符合法律標准。日野是豐田的子公司,所以這次出來鞠躬道歉的是豐田的總裁。

受日野企業委托的調查委員會在經過調查之後發現,日野從2003年就開始僞造其發動機數據,而它們之前自查的時候公布的造假時間是2019年。

(豐田總裁鞠躬致歉)

日野汽車總裁小木曾聰表示,日野會承擔相應的後果,他們也不否認造假事實的存在,但是他認爲這種造假行爲並非有意的。

日野方面給出的造假原因,是公司的管理層對工作進度和量化目標過度執著,員工爲了達成上級的要求只能在檢測過程中偷工減料,最終釀成了大禍。

豐田汽車是世界知名的汽車制造企業,它的産品在中國和美國都非常暢銷,中美兩國也是世界級的汽車大國,擁有著龐大的市場。

曾幾何時,日本車企將成功進入美國市場當作重大成功,更不用說日本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高占有率。日野汽車出問題之後,意味著中美兩國的消費者都是造假發動機的受害者。

(國際車展上的豐田)

其實只要仔細追溯就可以發現,大部分存在造假行爲的車企,其造假行爲都開始于2000年左右。神戶制鋼、日野汽車、高田氣囊等日本知名企業紛紛選擇這一時間點造假,肯定不是偶然事件。

換言之,在進入21世紀之後日本向全世界出口的汽車,可能大部分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質量問題,因爲他們使用的零部件基本上都存在問題。

那麽日本車企對此是否知情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爲汽車在進入市場之前必然要經曆一系列的檢測,按道理不合格的零部件組成的汽車應該是過不了檢測的,但事實上這些車輛大量進入中美市場。

這就代表豐田、斯巴魯等日本汽車生産商對所有的問題都心知肚明,但是利益讓他們選擇無視或包庇。他們並不是無辜的受害者,而是幫著“老虎”吃人的“伥鬼”。

(豐田汽車生産線)

而且,日本在造假這個問題上,難得表現出了一視同仁的態度。無論是作爲“盟友”和“保護者”的美國,還是作爲對手的中國,都沒有逃過他們的魔爪。

三、日本制造爲何夕陽西下

最近幾年,日本制造的醜聞可以說是層出不窮,且並不局限在汽車制造業。之所以大家會對日本車企産生“哪會造假都有它”的印象,是因爲汽車制造業本身就是工業制造業的集合體。

任何一個供應企業出現問題,他們都需要站出來承擔後果。事實上,日本的造假事迹遠不止這麽一點。前段時間日本的核汙水排海行爲遭到了很多國家的口誅筆伐,這起事件最初的起因就是東電在核泄漏事件發生之後,進行數據造假導致的。

(知名日本車企)

日本制造曾經是日本工業的金字招牌,這塊招牌現在正在越來越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日本曾經引以爲豪的企業家精神已經成爲曆史。現在日本的很多大型企業都采用歐美的管理模式,將股東利益放在第一位,很少有人真正關心企業的未來以及行業的發展。

無論是研發,還是積累都是需要投入和金錢的,很多日本企業的管理者們吝啬于投入,又極爲看重短期利益,給下屬下達根本無法完成的業績目標。下屬爲了保住自己的飯碗,只能想辦法造假。

這種經營方式其實和日本本國文化和企業發展曆程是存在沖突的。但是因爲它能夠最大程度讓股東們獲益,所以即便存在諸多問題,它仍然在日本的大型企業中流行起來。

(終生雇傭和勞務派遣同時存在的日本)

其次,日本已經不在技術革新的第一梯隊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這句話適用于世界上所有國家。日本制造業尤其是汽車制造業也有過領先世界的輝煌時刻。

但是現在的日本在科技方面顯然是落後于時代的,在信息技術大爆發的時候,日本沒有跟上腳步,導致他們沒有成爲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受益者。

另外,日本企業之所以在技術方面停滯不前,是受到其人力資源結構的影響。日本企業原則上是終身雇傭制,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一個日本人會在一個公司工作到退休。

對于這類正式職工來說,企業的狀態和其生活水平息息相關,所以在工作過程中自然會更加努力,願意在技術創新方面投入精力,讓企業變得更好。

(處于失落時代的日本民衆)

但是現在日本企業爲了節省人力成本選擇雇傭大量的派遣人員,這些人對企業沒有歸屬感,也不會爲公司做出除基本工作內容以外的貢獻。大部分員工沒有創新的動力,企業的技術革新自然會陷入停滯狀態。

再次,就是日本制造業的經營成本一直在增長。這其實是全球制造業的趨勢,各國在安全、環保等領域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意味著企業需要承擔更高的生産成本。

在經營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企業無法通過技術升級進行開源,就只能選擇通過造假的方式進行節流,以便確保企業股東的收益能夠達到預期。

(員工)

綜上所述,日本制造業的衰落其實是必然的,企業自身的價值取向存在問題,外部環境對他們也並不友善,因此造假似乎就成了行業通行的慣例。

一起起造假事件的曝光正在一點點吞噬日本制造業的品牌和公信力。如果日本政府和日本企業找不到合適的方法,曾經因“工匠精神”備受贊譽的日本企業必將成爲“時代的眼淚”。

參考資料

澎湃新聞.日本百年車企停産!涉嫌造假.[OL].2023.12.26.

觀察者網.抽樣50%不合格,日本鈴木馬自達等汽車商被爆排放數據作假.[OL].2018.08.09.

環球網.死亡人數增至4人!小林制藥危機讓“日本制造”蒙陰影,岸田文雄表態.[OL].2024.03.29.

光明網.“日本制造”究竟怎麽了.[OL].2017.11.04.

中國質量新聞網.專家解讀“日本制造”造假事件的原因及其影響.[OL].2017.11.15.

中國經濟網.負面話題不斷 “日本制造”走下神壇.[OL].2018.03.10.

0 阅读:44
评论列表
  • 2024-05-10 10:17

    還有,科興plus也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