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衣市場,小心白牌“李鬼”

牛刀財經 2024-04-22 19:07:47

文丨趙恒

出品丨牛刀財經(niudaocaijing)

最近,一位00後大學生買到劣質山寨防曬衣,結果導致胳膊長滿紅疹,引發大量網友的關注,還登上了熱搜榜單。

視頻中,皮膚科專家更是表示,切記不要盲目選擇質量低劣的防曬衣,購買時應該選擇有保障、有檢測報告的防曬衣,防止由于防曬性能不足而導致出現紫外線照射過敏等相關皮膚問題。

事實上,這幾年隨著防曬衣逐漸成爲全民剛需後,行業市場亂象也隨之橫生。比如就有大量不良白牌,做起了品牌們的“李鬼”。

一、白牌“李鬼”,防不勝防

早期現代防曬衣,主要是爲了迎合戶外運動群體的生活方式,屬于小衆消費需求。但隨著大衆防曬需求爆發,消費者對于防曬衣的期待不單僅是防曬而已,所希望的需求性能也更加綜合,因此吸引了衆多品牌入局。

過去很多時間,防曬衣是戶外品牌的主戰場,其中包括最早發明防曬衣品類的蕉下,外國專業戶外/運動品牌北面、迪卡侬等。

此外,諸如波司登、優衣庫、安踏、李甯等運動品牌、常服品牌也都按捺不住,紛紛加入到防曬衣制造大軍中。

而在1688與拼多多等下沉電商平台,則湧現大量非品牌防曬衣産品。據《DT商業觀察》統計數據顯示,1688上有多個白牌防曬衣銷量超過十萬。

這些白牌防曬衣,基本可以分成兩類:第一類,正規廠家的自有品牌,這類産品往往質量過關,但因爲成本擺在那,所以售價和品牌防曬衣並不會差太多,均在百元價位。

第二類,想和品牌搶奪防曬衣蛋糕,但不願意花時間、花成本進行産品研發的不良白牌。這些不良白牌,基本靠低價“山寨品牌”收割消費者。

委婉點的,會在詳情頁描述自己是“某品牌同廠同源”,更直接的,在標題裏直接玩起了“蕉嚇”“尋茉”“潑司登”的品牌諧音梗,號稱是“大牌平替”,價格卻低至29.9一件。

“李鬼”們不止盯上了本土品牌,也同樣不放過國際大牌。一些不良白牌商家打著“始祖鳥同款防曬衣”名號進行售賣,卻忘記了始祖鳥好像就根本沒有防曬衣這個産品。

俗話說,一分價錢一分貨。29.9的大牌平替,真的能和299的大牌産品相提並論麽?

仔細研究商品詳情頁不難發現,品牌商家基本都會在詳情頁公布紫外線防護系數檢測報告,上面詳細羅列可以隔絕紫外線數值及涼感、透氣率等參數。再靠譜一點的品牌,會公布除了防曬之外的維度及參數,比如透氣、涼感、克重、耐洗等。

但山寨防曬衣的參數標准卻很模糊,大多屬于感性描述,滿滿黑科技,譬如“可以降溫的冰涼體感”、“堪比醫美的玻尿酸面料”。至于包括防紫外線在內的檢測報告,要麽沒有,要麽就是相關證明不全面,並不具有真正說服力。

2023年7月,成都商報報道稱,在1688平台上查看到,一款標注“蕉下同款寬松款防曬衣”的零售價格爲29元,在90天內成交2000件以上。

不過,商家並沒有承認自己是蕉下的代工廠,只稱可以做同款産品。同時大言不慚的表示,可以提供印標、換包裝、換吊牌等在內的一條龍服務,買家想要什麽logo,就可以印什麽logo。

在蕉下旗艦店內,與上述防曬衣相似的産品,售價爲199元,月銷量超過10萬件。兩者價格相差將近7倍。雖然雙方均提供了紫外線防護系數檢測報告,但蕉下的商品還展示了不易勾絲、縮水、起球等檢測報告。

這些假冒僞劣産品,雖然價格低廉,然而從防曬能力到面料本身大都不過關,它們在破壞消費者對防曬衣信任的同時,也對誠信品牌和白牌、乃至其背後的電商平台,造成了惡劣影響。

二、看似省錢,實則吃虧

那麽,“李鬼”防曬衣們爲什麽依然還有市場呢?

最近幾年,隨著防曬意識建立和防曬場景不斷豐富,國人的防曬需求也與日俱增,防曬市場規模不斷增大。

據《中國防曬衣行業標准白皮書》顯示,預計到2026年,中國防曬衣配市場規模可達958億,其中防曬衣在防曬衣配市場占比將超過50%,屆時中國的防曬衣市場將達到554億的水平。

防曬衣市場不斷擴大,但作爲新興品類,還沒有相應的國標團標作爲品類規範,同時市面上大部分品牌也還沒有公開防曬衣的標准及數值的意識,這恰恰給了不良白牌可乘之機。

對于不了解防曬衣選購標准,也看不懂各種高大上科技概念的消費者而言,在防曬衣市場選購,基本等于裸奔消費。面對如此“誘人”的價格,很難抗拒也是常事。

于是,就出現了穿幾次開線掉色,洗後防曬力直線下滑的“次抛防曬衣”,更有不少消費者在穿著低價低質的“平替”後,受到了身體上的損傷。

在小紅書上,有大量的博主抱怨自己嘗試了平替産品後,結果曬傷甚至過敏、皮疹的情況。有位年輕媽媽在夜市上花20塊買了件防曬衣,結果兒子穿上不但沒防曬,還渾身起紅疹進了醫院。

這些消費者在初次購買就踩雷之後,難免對防曬衣産生了極差的心理印象,而這種印象也帶來了對整個行業的損傷。

這些消費者可能認爲防曬衣是智商稅、效果差,但殊不知,這是因爲“李鬼”們在搗亂。

毋庸置疑,防曬衣行業要想真正發展,就一定要建立合格防曬衣的選購標准和數值體系,消費者才知道什麽是好防曬衣,什麽是“山寨智商稅”。

三、山寨之痛,出路在哪?

行業發展過程中,經曆陣痛再所難免。行業混亂其實是防曬衣市場增長必然的階段性問題,關鍵在于,如何讓行業不再跑偏,走向正規。

譬如智能手機行業爆發初期,曾經也出現大量山寨産品,在一段時間內靠著低價擾亂市場。但隨著國産手機品牌崛起和不斷壯大,山寨手機已經逐漸成爲了曆史。

或許“價格戰”是品牌爲了搶占市場份額一種商業競爭行爲,但低價卻絕對不可能成爲行業發展的主方向。從長遠來看,品質和創新之上的性價比,才是行業的發展動力。

2023年,天貓推出“防曬衣標准六邊形”;今年,防曬衣市場占有率第一的蕉下,圍繞著《戶外防曬皮膚衣》國家標准和《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基于消費者對一件合格防曬衣的基本需求,將防曬衣品類標准推向標准公開、數值透明、功能平衡的新階段。

在蕉下看來,一件合格防曬衣,防曬合格是基礎,但透氣、涼感、克重、耐洗等功能的合格同樣重要。

例如在紫外線阻隔率>99%的基礎上,透氣率>180mm/s不但保證衣服透氣性,也保證了皮膚長時間幹爽。爲了確保多次洗滌後,防曬性能不改變。蕉下在工藝方面采用原紗型防曬,即便是水洗30次後,還能保證UPF50+的防曬效果。

但根據相關報道,如今市面上只有蕉下、sinsin、ohsunny等防曬品牌公布了具體標准、數值和專業檢測報告。面對眼花缭亂的防曬衣“李鬼”,解決消費者選購難、誠信商家經營難的問題,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除率先公布防曬衣數值標准、建立品類底線規範之外,蕉下也開啓了對山寨侵權行爲的全方位打擊,包括電商平台投訴、工商局舉報、民事起訴、刑事立案、商標無效等,覆蓋著作權、商標、專利的各類侵權。

2023年,蕉下攜手平台方積極開展電商平台全網維權,投訴下架成功達90%;並對各類“蕉下XX”近似商標以及競品仿品全方位啓動維權,僅一年時間就關閉了超50余家山寨違規店鋪。

蕉下的系列反侵權行爲,在切實保障消費者利益的同時,也爲行業正本清源做出了表率。蕉下母公司深圳減字科技有限公司,也因此獲得了北京反侵權假冒聯盟CAASA頒布的“反侵權假冒工作先進單位”榮譽。

行業的發展從來都是不斷前進的,一方面相關法律法規、平台及負責任的品牌會站出來,主動規範山寨行爲,另一方面品類規範的形成,會擠掉山寨品牌的市場空間。

而防曬企業要做的是,聯合起來公開數值標准,查出行業李鬼,給消費者帶來一件真正的好防曬衣,才能讓良幣驅逐劣幣,將行業做大做強。

0 阅读:3

牛刀財經

簡介:刀刀解剖新商業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