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挑戰李存孝的10個高手,4人送命,2人投降,4人知恥而後勇

評書演義快看 2024-05-10 01:19:45

李存孝武力值之高,在曆史上堪比西楚霸王項羽。項羽以其無人可擋的武勇與百人斬的戰績,在民間素有“王不過項”之稱;而李存孝,則以擅長騎射和每戰無不克捷的輝煌戰績,贏得了“將不過李”的美譽。

在演義中,李存孝的表現更加厲害——是一個兩臂擁有“四象不過之力”,擅使一杆800斤禹王神槊,馬前鮮有三合之將的無敵“猛士”!無論面對怎樣的對手,他都能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將對方擊敗,展現出無可匹敵的戰鬥力。

在“殘唐十六傑”的排名中,李存孝穩居第一。第二名與他之間的距離,仿佛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就如同金字塔底層到塔尖般遙不可及。因此,在當時,挑戰李存孝成爲了勇氣與實力的代名詞,不管結果如何,只要敢向李存孝發起挑戰,都會贏得大家的敬佩與尊重。

有人問:那在演義中,有哪些人敢向李存孝發起挑戰?他們的結局如何?他們的排名情況又是怎麽樣的呢?

縱觀相關演義,敢挑戰李存孝的人,便是以下十位,而他們的結局,卻有好有壞,有4人因此送命,2人投降,4人知恥而後勇!

第一位:高思繼

高思繼,高家將中威名赫赫的人物,金槍夏魯奇和大弟子,擅使一杆亮銀槍,有“白馬銀槍”之稱。他的父親高順勵是澹台譽麾下的得力幹將,所以,高思繼很小的時候就曾多次見過澹台譽。他知道澹台譽武藝不凡,便纏著澹台譽,讓他教他本事。澹台譽是羅谏的徒弟,會一手“羅家獻把梅花槍”。但羅谏曾對澹台譽說過,羅家槍法不要外傳,所以,澹台譽並沒有教高思繼槍法,而是將飛刀的絕技傳授給了高思繼。

高思繼會夏魯奇親傳的北霸六合槍,又會飛刀絕技,那本事當然不同凡響。他押糧歸來,得知李存孝連敗五侯多陣,便前去挑戰。不成想,彼時,李存孝卻生病了,晉王愛惜李存孝,沒有通知他。結果,高思繼在陣前連敗晉王李克用七十二陣。後來,晉王親自帶領十三太保中除了生病的李存孝之外的十二位太保出戰,仍被高思繼殺得铩羽而歸。

李存孝知道後,抱病出戰,他與高思繼戰了十來個回合後,用槊逼開高思繼的亮銀槍,然後伸出猿手,抓住了高思繼的勒甲絲縧,用力一扯,將其生擒活捉了過來。

不過,李存孝對能在其馬前(當然也有李存孝抱病的原因)戰到十個回合以上的高思繼,非常敬重,不僅沒有殺高思繼,還與高思繼結成了異姓兄弟。

高思繼敗在李存孝的手下後,直接回到了老家山東。從此,潛心研究槍法。後來,他從北霸六合槍中,又悟出了更高明的招數。在他不斷的悟創之下,他槍法有了非常大的進步,成爲了當時公認的“天下第一槍”,這就是他知恥而後勇的表現。他的槍法,被後世稱爲”高家槍“。

第二位:楊衮

楊衮,楊家將的鼻祖,“花槍手”夏書湮的徒弟,“神槍手”夏魯奇(也作夏書棋)的師侄,高思繼也曾“代師傳槍”教了他所有的北霸六合槍的槍法,還將高家槍中的精華也傳授給了他。他擅使一杆火尖槍,由于愛挑戰用槍高手,年紀輕輕便在江湖中闖出了“金槍將”的名號。他在與高思繼的聊天中,知道了高思繼曾經挑戰李存孝失敗的事。他說:“那一定是當時師兄的槍法還沒有精進到現在的地步,以師兄現在的身手,李存孝怎麽可能是您的對手?”

高思繼說:“小師弟,你千萬不要小看李存孝,以他的能力,放眼天下,根本沒有人是他的對手!”

楊衮聽了,心中很不服氣。于是,他獨自一個人跑到太原,向李存孝下戰書。

楊衮在太原城外,連敗晉王李克用手下的一十二位太保,讓李克用十分欣賞。李克用叮囑李存孝不要傷到楊衮,他想將楊衮收到麾下重用。李存孝說:“孩兒明白。”

由于李存孝留力了,所以,少年楊衮也成功地打破了李存孝馬前無三合之將的記錄,兩人槍來槊往打了十幾個回合。

楊衮不知道李存孝“手下留情”,他以爲李存孝也就這個實力,因此,在交手中還嘲諷李存孝。這一來,李存孝就生氣了,他一發力,楊衮就接不住了。爲啥?因爲李存孝的力氣太大了。楊衮手中的槍被打到一邊,還沒穩住身形,就被李存孝給活捉過去了。

楊衮年輕不怕死,他被活捉了,表現還是那麽狂,他道:“有本事,你就摔死我!”

李存孝一聽,心道:“摔死你,我怎麽向義父交待?摔疼你,給你一點教訓倒是可以。”想畢,他就將楊衮往地上一扔。

沒想到,楊衮早有准備,他趁機在地上一連滾了幾下,然後,跳上戰馬,頭也不回地跑了。

楊衮經過與李存孝的交手後,不僅懂得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于是,知恥而後勇的他開始了不畏艱苦的二次學藝之旅,向師伯夏魯奇學到了老夏家向不外傳的“三十六路盤肘槍”和金良祖的“走線銅錘”絕技。他也因此,在兩次下河東的時候,收服了河東36寨的人馬,被大家推舉成爲初代“火山王”。再後來,他在打跑四寶將耶律德光之後,回到老家精益求精,曆經多時,終于集天下名槍精華,創立了鼎鼎大名的楊家槍,成爲了新一代的“槍王”。

第三位:王彥章

王彥章,王家兩大鐵槍將(另一位是他的弟弟王彥竜)之一,曾打遍黃河兩岸無敵手,人稱“鐵槍王”。

王彥章聽說李存孝有一塊“橫勇無敵”的金牌後,很是不服,所以,他一直想找機會挑戰李存孝。後來,李存孝剛好要渡黃河,被王彥章知道了,他連忙趕來與李存孝較量。結果被李存孝輕輕一甩,便將他甩到了黃河中。

王彥章還是不服,他覺得李存孝只是用巧勁勝他。所以,他在遊到岸邊後,重新披挂整齊,帶上他的镔鐵槍,騎馬追上李存孝,二次挑戰李存孝。

李存孝佩服看王彥章的膽識,便答應與他一戰。結果兩人一交手,王彥章的镔鐵槍就被砸彎了,王彥章胸口一陣氣血翻湧,整個人也差點沒從馬上摔下去。

王彥章這才知道李存孝的厲害,並非是自己能戰勝的。他認輸後,回到老家歸隱了起來。從此,刻苦練習槍法。經過多年的練習,終于,在康君利、李存信他們害死李存孝之後,迎來了他的出頭之日。他在陣前,日不移影地連敗36員唐將,一戰揚名!後來,他還用“回馬槍”挑殺了有“天下第一槍”之稱的高思繼,一躍成爲了“殘唐十六傑”中排名僅次于李存孝的第二條好漢。

第四位:羅紹威(有些書又稱羅兆威)

羅紹威,羅弘信的兒子,晚唐六友之首。他曾三次挑戰李存孝,第一次,他連李存孝的一招都接不住,就被震傷敗走了。他回到家,總結了一下失敗的經過,又開始了艱苦的二次勤學苦練,在堅持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後,他覺得應該有能力與李存孝一戰了,便再次去到太原,向李存孝發起第二次挑戰,這次,他雖然成功接住了李存孝兩招,但是,還是敗得很慘——不僅震得雙手差點脫臼,就連手中的亮銀槍,都被禹王神槊給砸彎變形了。

經過兩次落敗的羅紹威,並不氣餒,相反,他知恥而後勇。經過漫長的三次學藝後,他的槍法精進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不過,李存孝在演義中畢竟是與李元霸同一個級別的猛將,羅紹威再厲害也不可能是他的對手的。但對比羅紹威他自己,卻是每一次都比前一次表現更佳的,這第三次挑戰李存孝,雖然他最後被震暈了過去,但他總算接住了李存孝的三招。李存孝對他也很敬重,所以,並沒有趁羅紹威暈倒的時候,取羅紹威的性命。

第五位:孟絕海

孟絕海,嶺南人氏,“殘唐十六傑”中排名第十一的好漢,黃巢麾下的虎將。他擅使一把三亭青龍偃月刀,曾與黃巢一起奪唐東西二京,斬將三百八十多員,表現出無人可敵的氣勢,難怪朱溫稱他“英雄無敵”。他與葛從周、鄧天王、朱溫、張歸霸一起,被稱爲“大齊國五虎將”,他在五虎將中排名第二,僅次于在“殘唐十六傑”中排名第十、有“山東一條葛,無事莫撩撥”之說的白玉將葛從周。

孟絕海見手下大將彭白虎、班翻浪被李存孝秒敗,他躍馬出陣挑戰李存孝。結果剛舉刀劈過去,就被李存孝一槊震開刀之後,將其給活捉過去了。

卻說李存孝活捉孟絕海後,將其夾在腋下,孟絕海扭動身體掙紮。李存孝用力將其一夾,不成想,他力氣太大了,這一夾竟然把孟絕海給生生夾死了。

第六位:鄧天王

鄧天王,長得牛高馬大,有“殘唐第一巨人”之稱,“殘唐十六傑”中排名第十二的好漢,也是黃巢麾下的虎將,在“大齊國五虎將”之中排名第三。他擅使一杆丈八镔鐵點鋼槍,槍法很是不錯,有“鐵槍將”之稱。

他曾兩次挑戰李存存孝,第一次被李存孝一招打敗後,哭著說家中還有上了年紀的母親要贍養,請李存孝饒他一命。李存孝同意了。

第二次面對李存孝,鄧天王以爲學了萬人敵的槍法,能一雪前恥。沒曾想,兩人交手不出幾個回合,又被李存孝給活捉過去了。這回李存孝沒有再放過鄧天王,他聽了晉王之命,叫人將鄧天王推出去斬了。

第七位:羅弘信

羅弘信,羅家將的後代。他聽說本事非常厲害的李存孝的武藝是跟澹台譽學的,他覺得一定是澹台譽將羅家的獻把槍傳給了李存孝。因此,他親自去挑戰李存孝,想看一下李存孝是不是會羅家的獻把槍。結果,在挑戰中被力大無比的李存孝一槊打得手中的亮銀槍脫手而飛,他自己也在戰馬上晃了幾晃,然後撲通一下摔到了馬下。

羅弘信被震傷嚴重,加上又氣憤交加,回家後不久就去世了。他兒子羅紹威之所以連續三次前去挑戰李存孝,就是因爲羅弘信在臨死前,交待他一定要戰勝李存孝,爲他報仇。

第八位:龐師古

龐師古,“殘唐十六傑”中排名第十五的好漢,擅使一對镔鐵軋油錘,人稱“鐵錘將”。他是朱溫麾下的保駕大將軍。他多次救朱溫于危難之中,表現十分神勇。

話說朱溫與李克用兩軍對陣,眼看朱溫節節得勝,李存孝仿佛神兵天降,他以一人之力扭轉了整個戰局,打得朱溫手下的將士紛紛倒地,丟盔棄甲。李存孝遠遠見到朱溫也在陣中,便拍馬舞槊往朱溫殺去。

朱溫之前差點被李存孝活活摔死,因此,對李存孝心存忌憚。他見李存孝向自己殺來,連忙催馬逃跑。

李存孝一路猛追,眼看就要殺了朱溫的時候,龐師古毫無畏懼地沖過來用錘朝李存孝打去。李存孝一見大怒,用力揮出一槊,打得龐師古的鐵錘給反彈了回去,正砸在龐師古的頭上,將其生生砸死。

第九位和第十位:傅存審和李罕芝

傅存審和李罕芝,兩人原來都是黃巢麾下的猛將,傅存審擅使一把三股烈焰叉,李罕芝擅使一根渾鐵棒,兩人後來都成爲了李存孝麾下的飛虎將。

話說李存孝在長安城箭射黃巢的平天冠後,帶領十八騎突圍,遇到了前面阻攔的傅存審和李罕芝。李存孝得知兩人是奉命前來捉拿自己的,不由勃然大怒,拍馬舞就要上前殺了他們兩個。沒曾想,傅存審和李罕芝竟然毫不畏懼,李罕芝更是先發制人,他掄棒就往李存孝打來。

李存孝根本不將李罕芝放在眼裏,他見李罕芝渾鐵棒打來,用手直接攥住了渾鐵棒,然後用力一扯,就將渾鐵棒奪了過來。李存孝見這渾鐵棒挺沉的,料想李罕芝也是個高手,因此,起了英雄重英雄之心,沒有了殺害傅存審和李罕芝之心。他有意露一手,略一用力,便將手中的渾鐵棒扭成了鐵箍。傅存審和李罕芝一見,猶如桓楚和于英看到項羽舉鼎一般,驚爲天人,當時就折服了。兩人一起跳下戰馬,拱手向李存孝行禮道:“將軍真神人也,我二人誠心投奔將軍麾下,願效犬馬之勞。”從此,兩人和安休休、薛阿檀一起,成了李存孝的開路將,在陣前屢立戰功。

以上便是敢挑戰李存孝的十位高手,其中,羅弘信、孟絕海、龐師古和鄧天王4人因挑戰失利而喪命;傅存審與李罕芝2人被李存孝的神勇折服,選擇投降,從此成爲李存孝的得力助手;而高思繼、楊衮、王彥章和羅兆威4人則在挫折中知恥而後勇,從此奮發圖強,表現非常勵志。至于他們十人的實力——由高到低的排名,其實按照上面第一位到第十位的順序排列就可以了。

17 阅读:1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