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丨警惕癌症“頭號殺手”,科學預防遠離肺癌

揚眼 2024-04-19 18:56:00

爲了進一步加強肺癌的預防與控制,強化預防意識,推廣早期篩查,倡導科學治療,攜手共築生命防線,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中國抗癌協會中西整合肺癌專業委員會、江蘇省醫師協會與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婦幼保健院)強強聯手,4月18日下午在江蘇省人民醫院廣州路院區舉辦一場以“肺癌患者關愛公益項目”爲主題的腫瘤防治周大型義診活動,旨在提升公衆對肺癌防治的關注度與認知度。

肺癌:無聲的威脅,嚴峻的現實

肺癌,以其極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堪稱“沉默的殺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新發肺癌病例超過200萬,致死人數超過170萬,位居所有惡性腫瘤之首。在中國,肺癌同樣是發病率與死亡率雙高的“頭號腫瘤”。這一嚴峻現實,凸顯了加強肺癌防治科普教育、提升公衆防範意識的緊迫性。

肺癌的發生並非偶然,諸多風險因素與其緊密關聯。首要因素當屬煙草使用,包括主動吸煙與被動吸入二手煙。其他重要因素包括長期接觸空氣汙染物(如PM2.5、工業廢氣、氡氣)、職業暴露于致癌物質(如石棉、鎳、鉻等)、家族遺傳傾向以及慢性肺部疾病等。了解並規避這些風險因素,是從源頭上預防肺癌的關鍵。

精准醫療時代:點亮肺癌治療之光

肺癌早期症狀往往不典型,易被忽視或誤診。常見的早期表現包括持續性幹咳、咳嗽時痰中帶血絲、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胸痛或胸悶、聲音嘶啞等。對于高風險人群,尤其是長期吸煙者、有家族史者以及長期暴露于有害環境者,定期進行低劑量螺旋CT篩查是發現早期肺癌的有效手段。

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肺癌治療已邁入精准醫療時代。根據肺癌的病理類型、分期、基因突變狀態及患者個體差異,醫生會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包括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多種手段。特別是針對特定基因突變(如EGFR、ALK、ROS1等)的靶向藥物,以及能激發機體免疫系統攻擊腫瘤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在臨床實踐中展現出顯著療效,顯著延長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質量。

構建全民防癌抗癌屏障

面對肺癌這一嚴峻挑戰,全社會應共同努力,構建全方位的防治體系。首先要普及知識,提升意識:通過各種渠道廣泛開展肺癌防治科普宣傳,讓更多人了解肺癌的風險因素、早期症狀及防治策略,提高自我防護能力。

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大力推廣戒煙控煙,改善空氣質量,減少職業暴露風險,倡導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等健康生活方式,從源頭上降低肺癌發生風險。

推廣早期篩查:鼓勵高風險人群定期進行肺癌篩查,尤其利用低劑量螺旋CT等先進手段,實現肺癌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推動規範診療:加強醫療資源優化配置,確保肺癌患者得到及時、規範、精准的診療服務,提升治療效果,改善預後。

江蘇省人民醫院通過舉辦專業義診活動,生動展現了公立醫院在腫瘤防治工作中的責任擔當,不僅普及了肺癌相關科普知識,更通過專家親診與互動交流,拉近了醫患距離,切實提升了公衆對肺癌的防治意識。

通訊員 曹娟 李笑葦

校對 陶善工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