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減持186億美債,美欲對中國造船業發起301調查,注定不會得逞

3號環球眼 2024-03-22 10:29:18

接連取消三筆美國小麥訂單之際,中方又減持了186億美元的美債,拜登揮出制裁大棒,想對中企發起“301”調查,卻砸中了美國自己。

據觀察者網3月20日消息,美國財政部本周公布了新一期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數據顯示在今年1月份,中國減持了186億美元的美債,持倉量降至7977億美元。

中方減持美債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中國曾連續兩個月加倉,分別在去年11月、12月增持124億、343億美債,而那個時候正是中美關系相對緩和的時期,中美兩國元首也實現了一次舉世矚目的舊金山會晤。

如今中國結束對美債的“兩連增”,轉而繼續抛售美債,一方面說明外界對美債的預期普遍不高,在美國債台高築、債務違約風險攀升的背景下,降低手中的美債持有量,也是規避風險的一種選擇。

另一方面中國增持或者抛售美債,也可以看做是中美關系的一個“晴雨表”,眼下中方繼續抛售美債,也說明近段時間隨著美國加碼打壓中企、設法在芯片制造、工業生産等多領域圍堵中國,嚴重損害了中美之間的互信。

美國總統拜登

既然如此,那麽中方在一些問題上,就不必再送美國“順水人情”了。不只是美債,在糧食貿易上也是如此,據彭博社12日消息,美國農業部連續三天收到了中國的“退單”聲明,中方取消了50.4萬噸美國小麥的進口訂單。

此舉引起了美媒的關注,美國農業分析師直言“從未看到中國取消過如此之多的美國小麥訂單”。但老實說,這其實並沒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的,中國對糧食的需求量雖多,但我們的進口渠道同樣也很多,並非只有美國一個賣家。

譬如俄羅斯和巴西等國,都和中國簽訂了大量的糧食訂單,不僅在質量和數量上可以取代美國,而且這些國家的糧食價格相比于美國更加實惠,並且還和中國關系穩定,不會動不動就揮舞制裁大棒對中國發難。

美國小麥

回顧過去一段時間,美國又是施壓盟友擴大對華芯片出口管制,又是汙蔑中國制造的起重機是所謂“間諜機構”,甚至還企圖以所謂“國家安全”爲由,再次對中國發出“301調查”。

事情是這樣的,美國近年來一直在想辦法振興本國造船業,但畢竟在這個跑道上,美國自己已經落後幾十年了,想要和中國爭奪優勢並不容易,所以就又打起了歪主意,如同之前特朗普因爲不滿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就依據所謂“301條款”,對華商品加征關稅一樣。

這次拜登政府又揮起了“301”大棒,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稱,已經收到了美國工會提出的請願,爲了確保“公平競爭”以及美國的“國家安全”不受到威脅,將在45天之內決定是否要對中國造船業發起“301調查”。

中國造船業發展迅速

這事兒其實就讓人挺無語的,美國自己造船業落後,不想辦法提升自己的技術,反而還想絆倒別人,不允許他國正常發展,這壓根就不是“公平競爭”,而是實打實的強盜行徑,對此,中國自然不會慣著。

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回應此事時,就直言中國在船舶制造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靠的是過硬的品質和良好的口碑,而不是什麽歧視性的貿易手段,才能在激烈的市場中占據重要份額。

說白了,這是市場的選擇,是對中國制造業實力的認可,美國口口聲聲說要避免“貿易歧視”行爲,但破壞國際貿易規則、擾亂全球供應鏈穩定的,恰恰就是美國自己。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

如今美國爲了打壓中國,越來越不擇手段,在經濟領域大搞“逆全球化”,此舉不僅損害中國利益,還威脅到全球經濟的發展,事關全球各國的經濟發展。拜登政府如果無視中方提醒,執意揮動“301”大棒,那麽最終恐怕只會砸中美國自己。更別提美國現在債務危機嚴重,如果繼續損害中美關系,到時候再想讓中國出手幫忙,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0 阅读:23

3號環球眼

簡介:國際時事熱點,局勢播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