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峰會舉辦前,韓國一邊派外長訪華,一邊下血本打半導體戰爭

呂璐觀世界 2024-05-14 09:46:48

韓國外交部長趙兌烈接受了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邀請,在本月13號—14號到訪中國。根據韓國媒體的消息,這是韓中外長在去年11月見面後,再次進行當面交流。也是自2017年後,韓國外長第一次來到北京。

根據韓國媒體的報道,此次韓中外長會面,趙兌烈想和中方聊聊中韓關系的未來發展方向,還有供應鏈合作等問題。韓外交部還表示,趙兌烈來華期間,還會和當地的韓國企業代表見面,討論如何進一步支持這些企業在中國的發展。此外,本月月底,韓國首爾將舉行韓中日三國領導人會議,中韓雙方可能會在此次會面時,進一步討論三方會議的安排。

雖然趙兌烈擔任韓國外長還不到半年,但他在上任時就強調了,韓國保持與中國“穩定”關系的重要性,他指出,中韓兩國在經濟等領域合作的潛力很大。今年2月,王毅與趙兌烈通電話的時候,趙兌烈就提到,“中韓關系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隨著尹錫悅政府對美國戰略依賴的加深,韓政府的對華政策,越來越有價值觀的色彩。尹錫悅政府推行的所謂“價值觀外交”,正在破壞之前的平衡,使得韓國的“四強(中、美、日、俄)外交”越來越不平衡。

具體來說,尹錫悅政府把美國當成外交的核心,通過各種方式發展和鞏固韓美同盟,不僅加強了韓美的經濟和技術同盟,還強化了韓美的政治和軍事同盟,更是積極參與美國主導的地區多邊合作機制。至于對日關系,尹錫悅在上台後不久,就開始改善韓日雙邊關系,還多次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各種外交場合面對面交流。

在尹錫悅政府把外交重心放在美國和日本身上時,和中國的關系也就走得“磕磕絆絆”,韓國和中國的外交成果明顯弱了很多。韓方本來和中國關系的“相互尊重”逐漸變味,基本上就是要求中方尊重韓方,而不顧中方的核心關切。在經貿和科技領域,韓方更是跟在美國後面,不斷炒作對華“脫鈎斷鏈”,聲稱“甯可犧牲部分的中國市場,也要維持與美歐國家的技術紐帶”。

然而,有韓國媒體指出,跟著美日“混”,韓國並沒有得到理想的待遇。對此,韓國各界都在呼籲尹錫悅政府趕緊改善和中國的關系。所以趙兌烈這次訪華,韓媒將此看作“改善韓中關系的一個起點”。韓媒認爲,中韓關系雖然在短期內,很難“和好如初”,但“兩國只要能夠多見面、多交流,就是好的”。

就在趙兌烈訪華前幾天,韓國經濟副總理還宣布,爲了增強韓國半導體産業的競爭力,韓政府會推動一個超過約527億元人民幣的支持計劃,目標是創建一個半導體生態系統,以便“與主要國家競爭”。據稱,這個計劃涵蓋半導體産業的各個領域,但主要集中在韓國發展相對較弱的後端工藝。

早在上個月,韓國産業通商資源部長安德根就曾表示,“雖然具體情況可能會有不同,但韓國政府的大方向是保持‘同盟合作’”。有韓國媒體對此指出,安德根的意思是:“在美國牽制中國高端半導體發展的背景下,韓國作爲美國的同盟,將在某些範圍內配合美國”。

如果韓國真想改善對華關系,就不應該跟著其他國家來打壓,甚至是制裁中國。韓國如果一味地被美國“牽著鼻子走”,未來可能會像日本一樣,在雙方之間的競爭中被打壓。實際上,中韓在多個領域都有著很深的合作基礎,深化兩國務實友好合作,才是雙贏的最佳方案,這不應受到意識形態因素的影響。

1 阅读:205

呂璐觀世界

簡介:【唯有觀世界 才有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