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反”出獄11年後,“物美系”張文中又幹出一個IPO

野馬財經 2024-05-17 20:19:04

三年累虧超30億元。

作者 | 高遠山

編輯丨李白玉

來源 | 野馬財經

逛大型超市最怕什麽?——結賬排隊。如今,爲了提高結賬效率,不少大型連鎖超市都啓用了自助結賬服務。爲物美超市提供結款服務的多點DMALL,甚至推出了用戶隨拿隨掃購買,讓APP變成移動收銀台的模式。

你還可以通過手機在多點DMALL上下單,網購物美超市的商品,最終,由騎手送貨上門。不過,多點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生鮮電商平台。近日,多點DMALL的運營主體多點數智有限公司(下稱“多點”)開始嘗試從超市進入資本市場的懷抱,向港交所第三次遞交《招股書》。據《招股書》給出的定義,其是給本地零售業提供基于雲的一站式端到端的數字零售SaaS平台。

多點的背後,是對資本市場十分了解、有著“中國沃爾瑪之父”稱號的張文中。《招股書》顯示,其超七成營收來自物美系。

2006年,張文中因行賄、挪用公款等锒铛入獄被判18年有期徒刑,在獄中張文中由于表現良好和科研貢獻,于2013年出獄。2018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撤銷原審判決,宣告張文中無罪,冤案徹底平反。

出獄後的張文中,第一站選擇的新業務就是多點DMALL。作爲其二度創業的果實,多點的營收從2021年的10.45億元一路增長到2023年的17.5億元。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多點是業內唯一一家推出數字化供應商招商、智能快餐區規劃、智能商品陳列及智能購物車的企業。不過,公司近三年累計虧損33.21億元,能否獨立行走仍備受關注。

三年虧損超30億元曾獲騰訊、IDG投資

如果你愛逛物美超市,那你對多點一定不陌生。在物美超市,你想自助結賬,則必須下載多點APP。

多點集團成立于2015年4月,據張文中表示,“多點”是他和一些年輕的創業者以及IDG資本創立的數字化零售平台。主要以多點APP爲主,通過和本地大型商超合作,幫助商家實現零售數字化。

通俗來講,就是通過多點APP及小程序銷售超市産品,從而爲消費者提供更方便及個性化的購物體驗。也可以爲品牌商及零售商提供營銷及廣告服務,通過線上商城及線下合作網點向品牌商及零售商的潛在客戶進行市場推廣。

來源:罐頭圖庫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按截至2022年底的商品交易總額計算,多點DMALL是中國內地、亞洲最大的零售雲解決方案服務商,市場份額分別爲13.9%、9.5%。

能夠獲得此市場地位,與多點背後的張文中自然也分不開關系。《招股書》顯示,張文中爲多點最大股東,間接持有約58.36%的股份,其兄弟張斌持股1.57%。張文中早年創業建立物美超市,版圖不斷擴大,“物美系”旗下的物美超市、麥德龍中國、重慶百貨、新華百貨都爲多點貢獻了不少營收。

《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下稱“報告期”),多點來自物美系(物美集團、麥德龍中國實體、重慶百貨集團、銀川新華集團)的收入分別爲7.09億元、10.69億元和13.11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是67.9%、71.3%和74.9%。其中,物美集團給多點帶來的收入占比分別爲45.3%、44.1%和53%。

來源:《招股書》截圖

“盡管我們計劃擴大及多樣化公司客戶群,我們仍然預計在可見的未來依賴主要客戶。公司預計物美集團將繼續占收益的絕大部分。2021年、 2022年及2023年,公司總收益的70.2%、76.6%及81.7%分別來自爲包括物美集團在內的前五大客戶提供的服務。倘我們終止或減少與物美集團等主要客戶的業務關系,我們爲他們提供服務産生的收益可能會顯著減少。”多點在《招股書》中表示。

同時,物美集團也是多點的前五大供應商之一,報告期內,采購額分別占到總采購額的2.3%、1.2%和1.4%。

據物美員工透露,在多點Dmall剛開始推廣時,每個門店的物美員工都有推廣量的任務,需要指引消費者下載多點APP。直到現在,在物美超市消費後,想要自助結賬,依然需要下載多點APP。

“物美系”的支持下,2021年-2023年,多點實現營收約爲10.45億元、15.01億元和17.5億元。但多點仍未實現盈利,虧損分別達到約18.25億元、8.4億元和6.55億元,累計虧損33.21億元。

來源:《招股書》截圖

即便如此,多點Dmall依然吸引了不少資本的加持。愛企查顯示,多點自成立至今,共收到6輪投資,IDG、騰訊投資、聯想創投、深創投等參與投資,籌集金額共約7億美元,在2023年11月8日完成C輪融資全部交割後,多點的投後估值約爲30.52億美元(約爲人民幣212億元)。

截至目前,IDG合計持股7.67%,興業銀行通過上海興霧持股3.32%,騰訊則通過意像架構投資持股3.26%。

張文中跌宕起伏的人生

在多點之前,物美集團曾拆分物美科技赴港上市,在物美科技港股《招股書》中,開篇並非是公司情況或業務情況,而是以一篇張文中的自述開頭。“2018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判張文中無罪,物美集團無罪,原審判決已執行的罰金及追繳的財産依法予以返還。我12年的冤案徹底平反。”

來源:罐頭圖庫

張文中會創立物美純屬巧合。其出生于1962年,1979年考入了南開大學,後又赴美斯坦福大學,做系統工程學博士後的研究。九十年代初期,張文中回國創辦了一家計算機公司,卡斯特公司,研發了一套針對零售企業的MIS系統和POS系統。

但張文中發現,大多數超市對此接受度並不高。“爲了讓零售企業相信高科技的力量,名叫物美的創新示範超市,就這樣幹起來了。”張文中表示。

1994年,物美超市翠微店就此成立,1995年,翠微店的銷售額就突破億元大關。張文中也將重心轉移到零售行業,物美開啓了飛速發展的道路,1998年收購國有資産北京石景山國有菜市場,2003年成爲首家在港上市的中國內地民企。

到2006年,物美發展勢頭正猛,但也是在這一年,張文中因卷入北京原副市長劉志華案接受調查,當時首創董事長劉曉光、地産大佬潘石屹等人也遭到調查,但最終只有張文中被定罪。2008年10月,張文中被河北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8年,後改判爲12年,罪名是涉嫌單位行賄、挪用資金、個人詐騙。

來源:罐頭圖庫

沒有了主心骨,物美也開始走下坡路,2012年到2015年,物美商業淨利潤逐年下降,分別爲6.02億元、4.59億元、3.95億元、2.47億元。2016年私有化退市。

“在獄中,面壁、勞動、讀書、思考,使我的精神世界走向平靜和充實。寒冬裏刺骨的冷水浴,讓我的意志更加堅強。只要一有機會我就鼓勵物美團隊,一定要堅信困難是暫時的,企業會更好。我還在監獄裏搞科研,獲得了四項專利,並取得國家級創新成果一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一項及一等獎一項。經曆風雨,我依然是個樂觀主義者,是個積極的奮鬥者。”張文中表示。

由于表現良好和科研貢獻,張文中多次減刑,于2013年出獄。關于自己的罪名,張文中則一直未停止上訴。2018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撤銷原審判決,宣告張文中無罪。

在宣告無罪前的2018年2月28日,張文中參加了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在論壇上朗讀了《給40年的一封信》,這也是張文中自出獄後首次在公衆場合露面,講了自己遭遇的坎坷和心路曆程。在場的馬雲、馮侖、陳東升、柳傳志等百余位企業家全體起立鼓掌。

柳傳志接受“央視財經”采訪時表示,“看直播的時候我們都很激動,因爲張文中這事兒實在是太冤枉了。他得到平反,一是爲他高興,二也是爲我們自己高興。”

“物美系”資産版圖再擴張

張文中出獄11年後,“物美系”版圖不斷擴大,至今在A股控股新華百貨(600785.SH)、參股重慶百貨(600729.SH),此外還有多點、物美科技、馬上消費金融3家企業在IPO路上前行。

官網顯示,物美集團由張文中于1994年創立,總部位于北京,是中國最大的多品牌零售商之一,在全國擁有超過1800家多業態門店,銷售額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

截至2021年6月31日,物美集團的總資産達到1146.77億元。2021年、2022年,物美集團的銷售額達到596億元和619億元,在2022中國超市排名第五。

業務更是遍布百貨、超市、家居建材以及家電等領域,還在金融領域有所投資。多家企業嘗試在A股、港股多地上市。

來源:罐頭圖庫

A股方面,2020年重慶百貨控股股東重慶商社集團改革,物美集團以70億元進入,持股44.49%,與重慶渝富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並列第一大股東,企查查顯示,張文中爲重慶商社集團實際控制人,且擔任重慶百貨董事長。

重慶百貨主要在重慶當地紮根並孕育財富土壤。目前開設各類商場、門店達304個,擁有重慶百貨、新世紀百貨、商社電器、商社汽貿等商標和品牌,還包括重慶本地的商場如重百大樓、江津商場、沙坪商場等。

疫情影響下營收淨利雖有所下降,但依然在百億行列內。其2019年至2023年營收分別爲345.36億元、210.77億元、211.23億元、183億元和189.85億元,淨利潤分別爲9.85億元、10.34億元、9.8億元、8.83億元和13.15億元。

2020年、2021年重慶百貨還因大額分紅引起資本市場關注,分紅金額爲14.75億元和15.01億元,所占淨利潤的比例升爲142.65%和153.06%。

新華百貨主要集中在甯夏乃至西北地區,截至2021年,新華百貨共運營317家實體經營店鋪,其中百貨及購物中心11家,超市店鋪206家,電器及通信店鋪100家。2019年至2021年營收分別爲76.68億元、56.94億元、57.05億元和58.83億元,淨利潤分別爲1.82億元、0.43億元、0.51億元和0.93億元。

來源:罐頭圖庫

港股方面,除了多點Dmall,2021年3月,物美集團還將物美超市、麥德龍中國打包遞表港交所。

2021年3月30日,物美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業務範圍包括物美超市業務和麥德龍中國業務。《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在華北和華東地區擁有物美門店426家,全國範圍內麥德龍門店97家。2018年至2020年物美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爲213.78億元、227.47億元和390.64億元,淨利潤分別爲人民幣2.26億元、3.94億元和7.26億元。

《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物美的資産總額分別爲196.18億元、230.11億元、422.61億元,負債總額分別爲201.94億元、237.6億元、407.84億元,資産負債率高達102.94%、103.25%和96.5%。

據《星島日報》報道,港交所質疑物美誇大其業務的科技成分,上市文件內容疑存有誤導,已向物美發出首輪提問,但未收到其上市團隊回複。根據上市規則,上市申請滿6個月未更新,上市進程即爲“失效”。

物美科技始終未回複,2021年上半年,物美科技因《招股書》失效而擱淺,至今公司沒有重啓IPO。

來源:罐頭圖庫

物美集團在金融方面也有所收獲。據重慶百貨年報顯示,2021年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馬上消費金融”)實現營收100.1億元,較上年的76.04億元增長31.6%,淨利潤13.82億元,較上年的7.12億元增長94.1%。

企查查顯示,馬上消費金融的第一大股東爲重慶百貨,第三大股東爲物美科技,兩者共計持股50.26%。2020年9月,據重慶銀保監局官網顯示,該局原則上同意馬上消費金融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2021年1月,重慶證監局官網披露,馬上消費金融已與保薦機構簽訂輔導協議,輔導機構爲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證券。截至目前,馬上消費金融仍處在輔導期。

馬上消費金融還得到了陽光保險(6963.HK)的投資,持股0.96%,爲第五大股東。陽光保險于12月9日剛剛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是第十家上市險企及第八家傳統直保上市公司。這也是自2004年中國平安上市後,繼衆安在線後,又一家民營保險公司上市。截至2023年6月26日,陽光保險報收4.37港元/股,總市值502.62億港元。

物美集團自身還包括家居建材業務板塊、家電業務板塊。2014年12月,物美以14億元人民幣收購百安居中國70%股權進入家居建材板塊,主要分布于東南沿海地區。家電業務則主要集中于甯夏地區,擁有美菱、容聲、美的等品牌的區域代理商資格,以自營模式爲主,自主負責商品采購、庫存管理以及銷售等事宜,商品進銷差價爲盈利的主要來源。

不過該部分業務營收占比較小,據物美科技集團公司債券2020年年報顯示,2019年、2020年家居建材收入39.55億元、36.94億元,占比9.23%、6.63%,家電業務收入14.37億元、9.53億元,占比3.34%、1.71%。

不論是張文中熟悉的傳統百貨業務,還是其現在不斷強調的數字零售業務,均面臨著各路挑戰者的出現。旗下多個企業嘗試上市融資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只是不知道是哪家會率先替張文中圓夢港交所?

你去物美超市或者多點買過東西嗎?體驗如何?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1 阅读:61

野馬財經

簡介:關注金融創新的財經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