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妃有什麽“可恨”的?

平分往事 2022-10-19 19:24:46

最近一次看《甄嬛傳》,被看似平淡的一幕打動。

那是華妃因甄嬛失子事件而失寵許久,寫了幾封責己的書信卻久無回音。等到甄嬛倚梅園再度獲寵,皇帝依舊拒絕華妃的求見。

華妃終日郁郁寡歡,神情倦怠,閑時只撥弄皇帝特賜的歡宜香聊以慰藉。

那日周甯海跌撞奔來,報皇上已到了翊坤宮的門口。華妃一時恍惚,只會硬生生地接駕。直到皇帝坐于堂前,華妃半信半疑地轉過頭去,看著眼前這個朝思暮想的男人,既陌生又熟悉,既委屈又忐忑。

兩人之間淌著一條沉默的河流,皇上望著眼前燃起歡宜香的一籠火,率先打破了沉默。

朕來了,你不高興?

臣妾高興。臣妾以爲皇上再也不會來了。

朕是生你的氣,忍著不來看你。但朕記得,明天是你當年入王府的日子。

華妃頓時伏地悲泣,仿佛之前一切的煎熬,終于得到了補償。

我看著這一幕,和華妃一起流眼淚。

爲什麽流淚?

因爲我們知道,安撫華妃,是皇上和寵妃甄嬛商議,爲穩定年羹堯而做出的決策。

我們知道,華妃宮中常燃的歡宜香中,藏著那個驚天的秘密。

我們知道,此次複寵後,華妃乃至年家的命運,開始了倒計時。

我們更知道,即便是如此千鈞一發的時刻,華妃還懵然不知,自顧自做著那個愛情的美夢。

她的哭,她的笑,她的雷霆,她的恩賞,她一切的喜怒只與一個人有關。

她的一生可以被輕易概括,它的名字就叫作“爲愛癡狂”。

01

對華妃來說,人生中最快樂的日子是在宮外度過的。那時的華妃還不是華妃,而是年世蘭。

年家女兒年方二八,嫁給愛新覺羅·胤禛做側福晉。

雖爲至高至貴的皇家親王,在明豔活潑的年世蘭心中,他只是自己的夫君。

夫君每每多寵一點,世蘭都更愛他一分。

她雖然聽說過胤禛與純元的愛情故事,卻不介懷,因爲那是他的“過去式”。

而府裏那些年輕貌美的女子?她們各個忌憚著親王的威嚴,只有她年世蘭,百般嬌憨化作繞指柔,牢牢牽住了胤禛的那顆心。

年世蘭沒有更多的武器,她只有一片真情。

真情換真情。

夫君白天帶她去郊外騎馬、打獵,夜晚只宿在她一人的枕邊。二人道盡了綿綿情話,仿佛天地之間再無第三個人。

直到她懷上了孩子,卻誤飲了墮胎藥,腹中成形的男胎成了她心中永遠的痛。

夫君雖如常寵她愛她,甚至更甚,但在年世蘭的心中,自己是吃了“女人們”的大虧,從此要千萬小心。

身體很快康複,與夫君的恩愛如昨。她本不算是敦厚人,一番潑辣爲府中女眷所忌憚。更何況,外面政局風起雲湧,而雍親王身邊最大的輔佐,是她年世蘭的哥哥年羹堯。

內有寵愛,外有加持,沒有人敢惹年世蘭。

就這樣,一路直上進了宮,夫君成了皇帝,世蘭變成了華妃。她的快樂日子,也終于落了幕。

02

宮牆內的日子裏,年世蘭幾乎日日都在生氣。

她氣愈發充實的後宮,氣女人們論起的長短是非。氣這乏味而苦悶的日子看不到頭,更氣那曾經的快樂一去不複返。

她唯獨不對她曾經的夫君,如今的皇上動氣。她看著皇上日夜不休、忙于朝政,只擔心著他的身體。

她拿重金請來最好的廚子,爲保養龍體,多留皇上在身邊。

皇上踏足後宮,必然登臨翊坤宮的宮門。二人恩愛調情,別有一番滋味。

只有在這裏,皇帝才不是皇帝,而是和妻子厮守在一起的男人。

只有在這樣短暫的時刻,年世蘭才能感到一絲久違的快樂。

她只有一個想法,留住夫君的愛。

她只有一個心願,爲他生一個孩子。

除此,她別無所求。

如何呢?

辦不到。

因爲甄嬛來了。

甄嬛她既聰明又漂亮,不知用了何種本事,獲得了皇帝的心。

一個女人,曾經得到的愛被一招奪去,會如何?

會陷入瘋狂的嫉妒。

嫉妒帶來的後果,因人而異。

聰明一點,只隱忍不發,失眠數磚。

更聰明一點,隱忍不發,還道一聲恭喜。

最聰明的,表面打成一片,內地卻等待一招制敵的時機。

華妃都不是,她選擇了下下策——直接開戰。

最不聰明,卻最痛快。

宮中從不乏聰明之人,而求痛快的人,恐怕只有她一個。

做人就是要花團錦簇、轟轟烈烈。年世蘭這個人,一生最恨的就是做作。

她是永遠的“異類”。

在“異類”年世蘭看來,只有愛情值得追求。

所以,誰是最愛皇帝的那個人?

是年世蘭。

爲什麽?

甄嬛的百轉心機不必多說,即便是宜修,仍然有個“庶出”的心魔。

只有年世蘭,死心塌地地守著她的夫君。

只有年世蘭,才是一個妻子,對一個丈夫的愛。

深宮生活將女人們逼瘋,偌大的皇宮中,再找不出第二個“正常人”,來守護一份聽起來那麽平常的感情。

但這個“正常人”,卻從未和夫君提過一個愛字。

她生起氣來只會翻著白眼說,還以爲是禦花園的花兒朵兒成了精,勾了皇上去。

她痛心起來只會喚一聲皇上,然後伏地痛哭,像我們開頭說得那樣。

她不會如甄嬛一般巧辯,將心思放在利益的最大化上。

誰讓她沒有讀過幾頁書呢?

03

同樣是沒讀過書,曹琴默看起來就聰明很多。

但就是這個在後宮各個陣營之間遊刃有余的聰明人,爲什麽會死得那麽快?

曹琴默究竟爲何而死?

爲華妃而死。

她因爲低估了皇上對華妃的愛,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緊隨其後的甄嬛,也犯了同樣的錯。

皇後一道懿旨,賜年世蘭自盡。

年世蘭多麽驕傲的一個人,雖一心求死,卻不是輕易去死。

她要等,等皇上的聖旨。

她在用所謂的“情分”,來與夫君做最後一番撕扯。

喪命何所懼?即便是臨死的當口,她放不下的,仍然是那份守了半輩子的愛。

然後甄嬛來了,不動刀槍,卻能誅心。

軍功、孩子、歡宜香,愛情成了最大的陰謀。

她轉哭爲笑,笑這世間的荒謬,笑這愛人的無情。

年世蘭撞柱而死,雍正沉默,只留當年的胤禛,在爲愛人哭泣。

害他與年世蘭恩斷義絕的,是誰?

是甄嬛。

雍正由惱變怒,甄嬛一家幾乎遭遇滅頂之災。

這就是所有人,低估皇帝對華妃的愛,所要付出的代價。

04

回顧皇帝的一生,他最愛的究竟是誰?

公開的答案是純元,而心底的答案,是年世蘭。

對年世蘭,他除了愛,更多了一份愧疚。

他被各路到來的紛爭裹挾,才不得不將一個如此明豔的女子推入絕境。

他一切的寵,一切的溺,一切的寬容,都源于對這個女子所給的全部的愛的歉意。

年世蘭死後,他下旨以貴妃的禮儀下葬,谥號敦肅。

端妃說,死後的榮寵是給活人看的。

她錯了。

年世蘭尾七的祭禮,皇帝親自舉哀。那一刻他只爲自己心碎,因爲這個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人對他如此深愛。

之後的許多年,他幾乎不再提起年世蘭。只是在新選進宮的佳人們身上,常常帶著一點世蘭的影子。而最像她的一個,叫葉瀾依。

他學著當年寵愛華妃的樣子,寵著這個冷面的馴馬女。

他最後一次提起年世蘭,是在紐祜祿·甄嬛的面前。

他說,就封華貴妃爲皇貴妃吧。

甄嬛笑而不言。

因爲對于一個聰明人來說,愛情早已不是什麽重要的事。

又過了幾年,雍正帝駕崩,與皇後宜修與貴妃世蘭同葬泰陵。

宜修是規矩。

而世蘭?

世蘭才是摯愛。

抛開一切,好好愛她一回吧。

作者其他文章:

爲什麽這個聰明的“下等人”,在《甄嬛傳》裏活不過5集?

爲什麽《孝莊秘史》過了20年,卻越來越“不喜歡”大玉兒?

爲什麽《新白娘子傳奇》裏,只有許姣容得到了“圓滿”的結局?

18年後,我終于看懂了《人魚小姐》的“生死結局”

重溫《上海灘》,才發現馮程程“沒那麽簡單”

平分往事,換個方式看經典。

0 阅读:28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