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制造”夢碎?首家蘋果代工廠要溜!業內:還是富士康聰明

你看我看不看 2023-05-22 21:39:48

以往多年,中國制造在全球一直是赫赫有名,不過在近幾年,也有不少企業看中了印度的制造業發展,而印度也在此過程中表現出了十足的信心,還想要在制造業領域和中國一較高下。

對印度充滿信心的還包括美國,此前,美國媒體曾發文聲稱:印度將成爲下一個制造業大國,中國都將被他取代。言語之間無不表達對印度制造的肯定,可實際情況如何呢?如今印度首家代工廠已經開溜,印度制造的美夢恐怕破碎了。

印度同中國一樣,擁有人口方面的優勢,尤其是這幾年,中國人口增長速度越來越慢,印度人口甚至還有超越中國的趨勢。另外,由于發展水平不如中國強,印度的工人工資也相對低廉,平均薪資換算成人民幣大概是1340元至1930元左右,和中國的3000~7000有較大差距。

此前,有一些國外大企業爲了擺脫對中國市場的過度依賴,也紛紛將印度視爲中國的“平替”,在這期間,有不少企業大張旗鼓的到印度建廠,這其中就包括蘋果。從2019年開始,蘋果生産線就逐步向印度轉移,只是蘋果的這個南下路線卻走的顛簸流離。

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富士康印度工廠出現了大規模員工感染,而後和碩又因爲薪資問題與當地員工發生沖突,甚至演變成了大規模的打砸事件。另外,此前印度的數據線供應商,也因爲一場大火導致設備被燒掉一半。

除此外,這些企業最關注的還是印度工廠的生産能力,雖然說他們擁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但生産效率卻不如中國,而且良品率也只有50%,這麽多的因素都讓蘋果開始打起退堂鼓。

而此時,印度所呈現出的這種發展局勢,也讓長久以來對他們非常看好的西方國家頗爲失望。

在此背景下,印度又收到了一大噩耗,2023年5月份又有媒體曝光,在一年內緯創將全面撤離印度,同時還將解散在該國的部分業務,僅剩下手機維修板塊,針對緯創作出的這番決定,官方並沒有作出回應。

可試想一下,在印度辛辛苦苦發展5年,他們卻選擇狼狽撤離必然有其緣由,回顧該企業在印度的發展,似乎也能夠理解他們的決定。

此前,緯創在印度工廠曾發生過一起暴力事件,當時有2000多名印度工人,因不滿企業的工資待遇對工廠進行放火打砸,還偷竊了工廠生産的2萬多部蘋果手機,這也給該企業造成了4580萬元的損失。

而除了這一次事故以外,該企業在印度的工廠還多次發生醫療事故、工人罷工等問題,這都對企業的正常生産構成了影響,而且令人覺得諷刺的是,在印度工廠耽誤的這些生産工作,最終還是轉移回大陸工廠才終于完成。

其實發生在緯創身上的這些情況,在中國其他企業身上同樣有所體現,此前的小米在印度也曾被扣押幾十億的存款,除了中國企業以外,印度連美國企業都不放過,當年美國通用公司也在印度栽了跟頭,雖然這些年印度在國際社會上的名聲並不算好,但卻不影響有不少企業看中印度的廉價勞動力市場。

而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在這裏受到了血淋淋的教訓,很多人認爲,富士康就將是下一個吃虧的企業,但也有人認爲富士康才不傻。

多年來,富士康一直將蘋果視爲自己的頭號客戶,對于蘋果的各種安排和命令也是絕對順從,此前蘋果有意向印度轉移生産線,富士康也積極跟上,那時富士康前往印度建廠的消息一度讓不少人感到焦慮,當富士康轉移生産基地後也將讓國內多出幾十萬的失業人口。

但卻有媒體報道,富士康非但沒有從中國離開,而且還在鄭州地區又建立起了第2個總部,由此可見,富士康還是懂事的想要抱緊中國這條大腿。

當大家擔心富士康一往無前地沖向印度必然會上當時,其實富士康早就看到那些企業在印度發展遭受的教訓,富士康也自己的未來做好了充分布局,除了在鄭州打造第二總部以外,他們還在青島又設立了一家半導體工廠。

雖然印度在制造業領域有超越中國的信心,但就現實來看,印度能與中國競爭的就只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在制造業實力和品質方面,印度還不是中國的對手,尤其是當我們已經逐漸向中高端制造發展時,印度還只能停留在靠人力成本來吸引企業建廠的階段。

0 阅读: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