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的邊界》:全球範圍內數字貨幣競爭剛剛開始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5-16 22:30:54

《數字貨幣的邊界》張明 等著 東方出版社

數字貨幣的特點和類型

自比特幣在2009年橫空出世以來,數字貨幣的迅猛發展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普遍關注。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數字貨幣是指在數字計算機系統與互聯網上管理、存儲、交易的貨幣或相關資産。

投資百科給出了數字貨幣的五大特點:一是數字貨幣只以電子形式存在,因此只能通過計算機或者手機來獲得;二是典型的數字貨幣不需要中介機構,因此通常是最便宜的貨幣交易方式;三是所有的加密貨幣都是數字貨幣,但數字貨幣並不限于加密貨幣;四是數字貨幣的主要優點是能夠最大便利化價值的轉移以及降低交易成本;五是數字貨幣的主要缺點是價值波動劇烈且容易遭受黑客攻擊。

迄今爲止的數字貨幣主要分爲三類,一是以比特幣爲代表的加密貨幣;二是以Libra或Diem爲代表的穩定幣;三是以中國央行數字貨幣(e-CNY)爲代表的央行數字貨幣。

加密貨幣是指使用密碼學原理來確保交易安全及控制單位創造的交易媒介

比特幣是最早産生且最具代表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是全球範圍內率先采用密碼學算法與區塊鏈技術來創設的數字貨幣,引領一時風潮。比特幣具有如下典型特征:一是比特幣的發行不依賴任何國家機構,實現了貨幣發行的去中心化;二是比特幣的總量事先確定爲2100萬枚,且生産速度也事先確定(該速度將會越來越慢);三是比特幣通過私鑰證明其所有權,比特幣賬號由數字地址構成,因此具有高度匿名化的特征;四是比特幣從生成到交易的全過程都被記錄在主區塊鏈中,因此具有很強的可追溯性。

與傳統貨幣相比,比特幣的最大特點在于由預先設定的算法創造且總量恒定,不由特定國家的中央銀行發行。因此,任何國家不能利用比特幣的發行來征收鑄幣稅,也不能通過無限地發行比特幣來換取真實資源。從理論上而言,使用比特幣可以避免通貨膨脹與資産價格泡沫,保證幣值不被央行的超額發行所稀釋。正因爲如此,近年來比特幣受到金融市場投資者的強力追捧,尤其是在全球流動性過剩的大背景下。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比特幣價格扶搖直上,迄今爲止曾兩度突破每枚6萬美元。

不過,比特幣也面臨以下三個重大挑戰。挑戰之一是傳統貨幣背後都有政府征稅能力的強有力支持,即有著政府信用的背書。而比特幣背後沒有任何信用背書,僅靠使用者的信任維持其價值。一旦使用者信心受損,比特幣的價值可能會顯著下跌。挑戰之二是比特幣總量恒定使得比特幣將會面臨“特裏芬難題”。也就是說,總量固定的貨幣不能充分滿足不斷擴張的經濟體對流動性的需求,這會使得經濟體面臨通貨緊縮的壓力。如果通過根據經濟增速定期提高比特幣單位價值的方式來解決特裏芬難題,又會定期造成市場套利空間。挑戰之三是隨著時間推移,比特幣的産生會越來越慢,需要消耗巨量電力的專門機器進行“挖礦”來獲得。在全球都越來越重視碳減排的大背景下,爲獲得比特幣而進行的“挖礦”行爲也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上述特征的存在導致比特幣價格波動巨大,並造成該貨幣很難成爲價值尺度與交易媒介,而是淪爲價格波動巨大、投資者風險偏好畸高的風險資産。從這一點來看,比特幣從性質上而言很難算得上是真正的貨幣(真正的貨幣具有價值尺度、交易媒介與儲藏手段三大功能),而僅僅是一種投機性很強的另類金融資産。

穩定幣是一種受到儲備資産支撐的、有助于維持價格穩定的數字貨幣

最具代表性的穩定幣是美國臉書公司(Facebook後來改名爲Meta)提出的穩定幣計劃,其中第一代被稱爲天秤幣(Libra),第二代被稱爲Diem。這兩代穩定幣的最大區別,在于Libra的發行是基于一系列幣種構成的貨幣籃(其中最主要的貨幣是美元),而Diem則是基于美元發行的貨幣。

Diem的最大特點是,一方面,這種貨幣由Facebook這樣的跨國互聯網平台發行,具有豐富的應用場景支持,容易突破國界而廣泛流通;另一方面,這種貨幣發行具有一比一美元作爲儲備資産支持,其信用與美元信用挂鈎,既有助于保持幣值穩定,也更容易爲交易各方所接受。

央行數字貨幣是指由特定的國家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

用電子形式的貨幣代替紙幣,因此數字貨幣與現有貨幣的幣值是一比一。央行數字貨幣的最大特點之一在于它可以不通過商業銀行體系作爲媒介,而由央行創設並直接分配給企業或家庭。從這一角度來看,央行數字貨幣在一定程度上與國債相似,只不過國債是一國財政部發行的債務,而央行數字貨幣是央行發行的債務。央行可以通過定向發行數字貨幣來實現結構性政策目標(例如幫扶中小企業或中低收入家庭)。這意味著數字貨幣定向發行與財政政策轉移支付之間具有很強的相似性。換言之,央行數字貨幣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混淆央行與財政的界限。

當前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的發展在全球範圍內是比較超前的。中國央行數字貨幣依然采用了雙層發行的傳統方式,即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再通過各種方式將數字貨幣轉移至家庭或企業手中。此外,當前中國央行數字貨幣僅僅是替代現金,因此不具備貨幣創造功能。這是一種零售型而非批發型數字貨幣。在各種可能的央行數字貨幣形式中,中國數字貨幣選擇了最不激進的一種路徑。

如何比較加密貨幣、穩定幣與央行數字貨幣這三種最典型的數字貨幣呢?從創造性而言,加密貨幣是顛覆式的貨幣創新,央行數字貨幣是最溫和的貨幣創新,而穩定幣的創新程度居于兩者中間。從路徑依賴與網絡外部性來看,央行數字貨幣也是最容易爲各界所接受的數字貨幣形式,而比特幣迄今爲止尚不具備真正的貨幣功能。一旦穩定幣投入使用,由于其價值穩定性較強,且具備私人互聯網平台的全球場景支持,其使用前景其實是相當可觀的。

當前全球主要國家正處于數字貨幣的競爭浪潮中,中國央行數字貨幣在其中領先一步。但值得注意的是,決定一國貨幣國際化程度的最重要因素依然是該國的經濟規模與發展程度,金融市場提供金融産品的深度、廣度與流動性,以及在危機爆發後的調整能力。貨幣形式從紙幣到數字貨幣的改變並不一定能促使人民幣國際化顯著提速。此外,一旦美國政府接受並支持穩定幣方案,美元的現有實力與美國互聯網巨頭豐富的跨國應用場景相互疊加,倒是可能顯著強化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換言之,全球範圍內關于數字貨幣的競爭才剛剛開始,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的國際化依然任重道遠。

(作者爲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