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3歲前的5個“壞習慣”,看似不好實則不錯,寶媽就別多管了

小豆芽育兒記 2024-05-16 19:56:35

很多寶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總是會發現寶寶有一些不好的習慣,然而正是這些不好的習慣,卻有著好的一面,寶媽以往的糾錯,最後變成了做錯。

寶寶的5個“壞習慣”,看似不好實則不錯

① 1歲以內的寶寶習慣吃手,寶媽就別多管了

寶寶吃手可以說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非常重要,而且每個寶寶都需要經曆口欲期,正確度過口欲期可以幫助寶寶提升安全感,這和對寶寶未來都是非常有益的,而寶寶進入口欲期的最常見的行爲就是吃手。

如果寶媽過于幹涉,阻止寶寶吃手,很有可能導致寶寶缺乏安全感,甚至會真給寶寶養成啃咬指甲的壞習慣。因此寶寶在1歲之前,寶媽一定要讓寶寶吃手吃個過瘾,別去幹涉。

② 寶寶有“獨占欲”,寶媽就別多管了

有的寶媽會發現寶寶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那就是不喜歡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零食,有些寶寶甚至不會讓別人去觸碰,生怕別人搶走。如果你家寶寶也是如此,建議寶媽不要過于幹涉。

寶寶的這種行爲並不一定是我們以爲的自私,寶寶在2、3歲的時候,都是以自我爲中心,寶寶出現的“獨占欲”,其實就是在保護自己的東西,避免他人侵犯,這是物權意識變強的表現。

③ 寶寶喜歡亂蹦亂跳,寶媽就別多管了

寶寶總是亂蹦亂跳,尤其是在床上和沙發上,總是蹦的起勁,面對這種情況寶媽只需要保護寶寶的安全即可。而寶寶之所以會喜歡亂蹦亂跳,很大程度是大腦前額葉發展的需要。

另外,寶媽多讓寶寶蹦蹦跳跳,還可以鍛煉寶寶的身體,還有助于寶寶長高,好處多多,寶媽何必過于幹涉。

④ 寶寶認生、不叫人,寶媽就別多管了

家長們都喜歡大大方方、有禮貌的寶寶,每次看到自家寶寶認生不叫人,寶媽是不是都認爲是自家寶寶膽小,是不是都有按著寶寶讓他叫人的沖動。

但如果你們家寶寶還在3歲以內,那麽遇到這種情況,寶媽就不要強迫寶寶認人、叫人。

因爲寶寶不肯叫人,其實是一種聰明的表現,此時的寶寶之所以不叫人,主要是因爲他們分得清熟人和生人,他們知道眼前的人他們不認識,所以就不會叫人。

⑤ 寶寶喜歡撕扯東西,寶媽就別多管了

有些寶寶喜歡撕扯東西,尤其是撕扯紙巾,看似很有“破壞力”,很多寶媽發現了都會極力阻止,生怕寶寶浪費紙巾。

雖然寶寶的這種行爲確實有浪費的意味,但換個角度寶寶撕扯東西,其實也是一種探索世界的表現,而且當寶寶撕扯紙巾的動作非常流利,那也是精細動作發育良好的表現。

因此,當我們遇到類似的情況,寶媽只要看住寶寶,不要讓寶寶撕扯重要東西、不要將撕扯下來的物品放在嘴裏就好,至于其他不要太過較真,尤其是在寶寶撕扯紙巾的時候。

小豆芽碎碎念

寶寶成長過程中,寶媽會遇到很多類似的情況,看似不好的習慣,實則的好的表現,看似好的關心照顧,其實大可不必,但無論是哪種情況,寶媽都要多去了解和觀察,這樣才能更好地照顧寶寶。

記得關注小豆芽,好多小知識等著你哦!

(圖片源于網絡,侵權刪)

1 阅读:168

小豆芽育兒記

簡介:小豆芽幫你輕松帶娃,少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