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中國有望第一個從火星采樣返回

湖北日報視頻 2024-04-25 08:40:58

吳偉仁院士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王峻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李輝

4月24日,在2024年中國航天大會主論壇上,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深空探測實驗室主任兼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吳偉仁在報告中表示,我國有望成爲第一個從火星采樣返回的國家。

吳偉仁指出,未來15年,中國深空探測將在月球探測、行星探測、運載技術等三個領域,論證實施十大工程任務。在月球探測領域,實施探月工程四期、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實施載人登月、研制建設鵲橋通導遙綜合星座系統;在行星探測領域,實施小行星采樣探測任務、首次近地小行星防禦任務、發射火星采樣探測器、開展木星系及行星際穿越探測、開展太陽系邊際探測;在運載火箭領域,論證實施重型運載火箭工程。

吳偉仁表示,中國探月工程四期包括嫦娥六、七、八號任務,將在月球南極建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其中,嫦娥六號將實現國際首次月球背面自動采樣返回;嫦娥七號將著陸在月球南極,通過環繞、巡視和飛躍探測,開展資源和環境詳查;嫦娥八號任務將開展月球資源原位利用等新技術試驗。

國際月球科研站由中國提出、多國共建,將實現長期自主運行、短期有人參與,具備能源供應、中樞控制、通信導航、天地往返、月面科考和地面支持等保障能力,並持續開展科學探測研究、資源開發利用、前沿技術驗證等。

小行星采樣探測方面,吳偉仁稱,將實施近地小行星取樣返回任務,爲小行星起源及演化提供科學數據和真實樣品。

吳偉仁介紹,在小行星采樣探測方面,我國正在實施天問二號計劃,預計2025年前後發射,將實現在距地球4000萬公裏地方對一顆小行星進行探測。

他說,中國計劃于2030年前後,發射天問三號,根據目前世界各國的情況來看,中國有望成爲第一個從火星采樣返回的國家。

他表示,目前我國已開始籌劃建設世界首個火星樣品實驗室,同時正在深化研究天問四號任務,“目標是對火星的環繞探測及其衛星的著陸探測,之後將實現木星及其衛星環繞探測後到達天王星。”

同時,我國將首次開展近地小行星防禦任務。“針對近地小行星撞擊地球這一極小概率、極大危害事件,我們將對一顆數千萬公裏外的小行星實施動能撞擊,使其改變運行軌道,並在軌開展撞擊效果評估。”

我國還將開展太陽系邊際探測,計劃發射新型航天器,在2050年前後飛抵100個天文單位的太陽系邊際,爲人類深入認知太陽系邊際和系內行星的科學特征、探索地外生命作出中國貢獻。此外,在運載領域,將論證實施重型運載火箭工程,突破10米級箭體直徑、大推力液氧甲烷發動機等關鍵技術,使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由25噸級提升至150噸級,爲未來深空探測奠定堅實基礎。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爲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