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不出去的面包非扔不可?預售、面包盲盒都可減少浪費

新黃河 2024-03-04 22:40:31

賣不出去的面包就非扔不可嗎?

近日,有讀者爆料:有的烘焙門店一天丟棄的面包,還蠻多的。

面包店的浪費現象究竟有多嚴重?這一話題在網上也引發了關注。

爲探尋實際情況,找到避免浪費的金點子,3月4日,潮新聞記者走訪了杭州幾家面包糕點店。

小店賣家:合理控制産量,減少浪費

Cycle是開在中山北路上的一家日式面包店。

走進店內,暖黃色的溫馨裝修,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烘焙香,令人格外有食欲。

記者看到,櫃台上立著面包生産日期的標識牌,日期是今天。“櫃台上的面包都是當天生産的。”一名店員強調。

店鋪內生産日期標識牌

當記者問其賣不完的面包如何處理,店員說,“每天剩下的面包並不多,只有幾個,通常會打包扔在附近的垃圾桶。”

“我們會根據以往客流量預估,按量制作,當天售完即止。”附近的楊先生糕點,店員正忙著端出新鮮出爐的糕點。

臨近中午,櫃面上的每款面包都供應充足。對于一些熱銷款,比如司康、蛋撻,店裏會采用買三送一的形式。店員表示,到晚上,店裏的糕點基本都能銷售一空。

楊先生糕點

屏風街上的聯合利華商超,會把一些包裝完好、保質期在兩至三天的面包,擺放在一進門的位置,數量並不多,只占據了三排1米長的貨架。

對于臨期面包,店員告訴記者,她們會采用打折的方式。“我們本身進的就比較少,臨保了,一般打5折售賣或者返廠處理。”

“小店報損率控制在10%左右。” 面包研修社創始人王子劍告訴記者,小店的客流量比較固定,商家通常能預估出每日生産多少比較合適。

據了解,報損,是指對未售出的面包進行報損和處理。在食品行業,每日5%至10%的余量意味著報損率處于健康區間。

柔性生産、開啓預售……資深從業者這樣建議

王子劍出生于面包世家,擁有十年從業經驗。他分析面包報損率高的原因,這既緣于“生命線”較短,超過24小時有過期風險,也和某些商家盲目追求包裝大、貨架滿息息相關。

一些商超和網紅門店,追求貨架擺滿帶來的視覺沖擊感。“保證貨架上有琳琅滿目的産品,會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所以他們甚至到晚上還在生産。這樣的報損率通常超過了40%。”

他說,烘焙行業本身就是傳統高溢價行業,即使加上損耗浪費的部分,商家實則也虧不了多少。這催生了不少浪費現象。

開在中山北路的日式面包店

“遏制面包店浪費現象,不能一刀切式懲處商家,而應該善用巧招,減少浪費。”對此,王子劍給出了幾點建議。

一方面,門店要有數據化管理意識,知道哪個店好賣,哪個不好賣,做好統籌。可通過預售、面包盲盒等多種方式,保證面包生産當天賣出。

聯合利華的臨期面包可返廠統一處理

比如,貴陽某食品公司采用了盲盒五折銷售的方式,處理當天的報損産品。該公司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提到,“通過測算各款産品的銷量,預選出還有銷售潛力的産品,科學組合不同價位的産品放入盲盒保證成本和利潤平衡。通過這樣的方式,每家店的報損率能減少兩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柔性化生産值得推廣。“現在很多面包店都是早上全部做好所有産品,賣不掉就扔了。是不是可以改成早上生産一次,中午生産一次?這樣可以有效控制産量。”王子劍說。

來源:潮新聞

1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