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還房貸是聰明還是糊塗?銀行員工:不少人還在“白送錢”

黃氏說趣事 2024-05-16 02:23:21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此前有專家學者表示,中國過去10年房地産市場的狂飙突進。

雖然實質上造成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繁榮,但是也同樣透支了未來房地産30年的發展潛力。

此前有人預計自從商品房政策落實之後,我國房地産足以支撐中國發展50年。

但實際上只推動了20年,便戛然而止,而且最近顯得更加惡果頻頻。

全國各地如今首套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和成交價格都在屢破新低,昔日活泛的房地産市場變成了一灘死水。

更加令人驚奇的現狀是很多人都在提前還房貸,這搞得銀行措手不及。

對此有銀行員工曾透露稱:不少人在“白送錢”,這到底是真是假?

一、提前還貸,銀行竟不願?

此前很多人在買房的時候都覺得,從銀行裏提出貸款很難,但是誰能想到更難的竟然是提前還貸款。

在樓市提前還貸的風口剛剛冒出之後,全國各地一時之間掀起了提前還貸的潮流。

許多人本以爲銀行會歡欣鼓舞地接受這些放出去的貸款,誰能想到不少銀行竟然偷偷設立了還貸上限。

送上門來的錢還不要,難道是銀行想做慈善家嗎?

說起來,此次民衆提前還貸,實質上是一次全體大抄底的做法。

2020年之後,中國樓市成交量逐年走低,爲了提振樓市國家作出了許多改革的舉措,如放開限制,以及降低房貸利率。

據統計,現如今房貸利率已經降低了3%左右,但是卻沒能想到,不僅沒有讓樓市回暖,反而讓背負了不少債務的房奴們看到了希望。

房貸利息少了一半,這意味著房屋成本少了幾十萬,早還一年就是早掙好幾萬塊錢。

這一點銀行自然也是清楚的,從這個角度上講,銀行自然不願意自己承擔如此大的虧損,于是不願意人們還款。

不過很多人覺得奇怪,銀行掙再多的錢也注定無法跑贏通脹,按照通貨膨脹來計算,今年1萬元的購買力僅相當于10年前的4000元左右。

那既然如此,爲什麽銀行還是不願意早日收回成本呢?這難道不是雙贏嗎?

其實不然,銀行在拿到貸款借條之後,直接將其賣給了金融公司,早已經收回了貸款成本。

而金融公司則會將這些房貸的借條包裝之後放在金融市場中,改名爲某某發展基金,之後打包上市售賣,由此大賺一筆。

這些基金被冠名爲年化利率3%左右的金融産品,吸引了大量的普通民衆購買,實際上債務又回到了老百姓的手中。

而在一道道轉手的過程中,銀行等金融機構各從上面扒下來一層皮,同時銀行還將危機轉嫁到了普通民衆身上。

所以相較于房貸低廉的利息,真正掙錢的是銀行對于債務的轉化收益,但是這一切的前提是,舊的金融秩序能夠繼續下去。

一旦提前還貸,就意味著,過去成熟的産業鏈被隔斷。

不只是銀行,上下遊金融公司都將面臨無米下鍋的窘境,所以才讓提前還貸阻力這麽大。

背後的原因,其實就是銀行太貪了。

二、提前還貸的優點

提前還貸對于普通民衆來說其實是有很多好處的。

首先來講房貸每年都有3%~6%的利息,看似比例不高,但是如果帶入超過30年的貸款周期來看,利息甚至會高出房屋本身的價格。

花了兩套房的錢買了一套房,這顯然對于消費者來說是一件十分不劃算的事情。

所以提前還貸等于縮短了還款周期,從時間的跨度上來看,如果能將還款周期縮短一半,那麽將意味著少支出幾十萬。

消費者自然不是傻子也能看到這一點,此次提前還貸出發點便是如此而來。

由于普通社會民衆對于收入預期的降低,很多人不敢確定未來是否會升職加薪。

相比較其寄希望于未來,人們更青睐于每月多還款,減輕未來的月供壓力。

而且即便真的在未來徹底失去了還款能力,提前還貸也會規避由此而産生的額外成本。

對于中國人來說,房子是一個人生活的底氣,中國現如今絕大多數老百姓的個人資産都被壓進了房屋當中。

早日拿回房屋的完全産權,不僅是提高了未來抗風險的能力,還更能減少心理壓力。

其實某種程度上講,提前還貸可以理解爲一種另類的儲蓄行爲。

過去由于房貸的占比較小,很多人有相對更多的資金來進行生活上的支配,這就養成了生活成本相對較高的習慣。

人們更願意將更多的資金放入還款當中後,可支配收入的減少變相的促進了消費降級,實質上爲儲蓄實現了生活習慣上的率先整合。

一旦停止還房貸,那麽家庭將迅速可以積攢出一筆可觀的資金。

最後提前還房貸,尤其是在貸款期限內償還債務後,從銀行的角度上講有利于提高信用評分,如果在未來有需要從銀行貸款時,信用評分不僅可以降低貸款門檻,而且還可以提高貸款額度。

最重要的是,眼下國家獎勵利率本質上是爲了刺激,如果樓市有一天真的回暖,屆時重新走高的房貸利率,就很難有回落的那一天。

提前還房貸其實也是盡量躲過利率波動所帶來的影響。

三、占便宜還是白送錢?

就目前來講,近三年以來,國家經濟發展已經不可能再是過去十年那般狂飙突進,各行各業疲態盡顯。

有新聞表示,今年又將有數百萬大學生畢業,但是非常尴尬的是沒有那麽多老板了。

來自社會上血淋淋的現實,催生了整個社會群體對于收入預期的降低。

上世紀90年代,日本發展到了如今中國的程度,由于無人願意消費,導致整個國家發展水平不僅沒有上升,反而在逐漸回落。

中國如今同樣在經曆日本當年的階段,不過有了前車之鑒,中國勢必會繞開這個道路。

從去年開始,中國不斷加大財政赤字,又在今年年中發出了超長期特別國債,時間跨度長達20~30年。

背後的目的就在于當整個社會都不願意消費時,國家來進行消費。

要知道中國不同于日本,中國廣闊的山川地域河流,意味著中國的基本城建將是永遠不可能完成的,中國完全可以將資金轉入國家級建設,或者是開發性建設當中。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中國的經濟未來勢必還能繼續走高,是經濟發展又意味著會通過膨脹。

所以同過去相比,提前還到的資金實際購買力,與按部就班還房貸資金的實際購買力相比,究竟哪一個實際上更多,還是一個未解的難題。

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上講,經濟發展需要人民進行消費,民衆將更多的錢投入還房貸當中時,用于經濟發展的資金自然不足。

當經濟發展陷入停滯,社會各行各業很快就會迎來緊縮,後便是大面積的裁員降薪,此舉將會讓本就收入不多的工薪族雪上加霜。

當然了還是有部分人能夠享受到此次提前還房貸的福利,只能說他們有幸跑在了時代的前面。

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沒有品嘗到好處,便先吞下苦果。

如果有一天因爲經濟發展停滯,導致個人房貸無法繼續按時還款,那麽此前的還款,何嘗不是一種白送錢的行爲?

對相當一部分銀行,購房者在購房貸款之後,會同銀行簽訂一份相關的協議,其中獲取標注了還款周期。

那麽如今提前還款甚至結清,就屬于一種違約行爲,那麽借此部分銀行可能會因此産生違約金。

這筆違約金,就是除房貸之外需要額外送給銀行的錢。

總的來說,不可否認提前還款,本質上是讓房貸本金減少。

房貸的期限縮短,由此而實現利息減少的一種行爲,理論上講,誰提前還完,誰就得利。

不過在具體執行過程中,現實和銀行都會設置一道道門檻,往往伴隨著違約金和債務等,這也是許多盲目跟風提前還貸的人所沒有預料到的。

結語

眼下,全國各地的提前還房貸的風潮依舊沒有褪去,只是說更多的人選擇回歸理性看待。

其實無論是提前還房貸與否,都是結合當時實際情況下,最利于個人的一種解決方式。

但是要特別指出的是,大多數人並沒有非常豐厚的家底用來支撐提前還房貸的現金壓力。

現階段很多公司都在降本裁員,提前還貸,降低手頭現金數量,無異于增加了未來生活的風險。

那麽對于這些人來說,提前還房貸顯然是不明智的。

不要特別指出的是,在房屋貸款及還款的整個流程當中,銀行本身是穩坐釣魚台的。

它的區別只在于賺多和賺少,所以各位想要提前還款的民衆們還是不要糾結是否給銀行白送錢。

結合自己現有的流水以及資産規模,或許最適宜自己的解決方式,並不與主流民衆相同。

參考資料:

證券日報 2024-05-10 《約60城已階段性取消首套房貸利率下限 有銀行甚至表示最低可降至3.1%》

北京佘老板 2024-03-24《起碼90%的人都不知道,提前還貸這麽還才是最優解!》

華夏時報網-地産頻道 2024-04-30《“提前還貸”再上熱搜!預約需排隊一個月以上》

0 阅读:0

黃氏說趣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