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河北監管局發布風險提示:防範保險銷售誤導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縱覽新聞 2024-05-17 19:40:44

縱覽客戶端訊(河北日報記者王巍)近年來,部分保險銷售人員爲提高業績,在産品營銷宣傳過程中,時有誇大産品收益、掩飾産品風險等誤導行爲,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河北監管局日前在官網發布2024年第五期消費者風險提示:防範保險銷售誤導,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該局在風險提示中,介紹了一例案情。王女士在保險公司投保了兩份終身壽險,不久後她接到保險公司業務員的電話,稱有一款即將停售的高息理財保險,比銀行利率高,是目前保險行業內收益最好的産品。王女士聽到高收益就動了心,因手中資金不足,想到之前購買的終身壽險可申請貸款,于是向保險公司辦理了保單貸款。拿到錢後,王女士撥打保險公司客服電話進一步咨詢,客服表示該款産品爲一款萬能險且投資收益不確定,王女士才發現與此前電話銷售人員講解的不一樣,趕緊前往保險公司櫃面詢問。經公司工作人員詳細講解後,王女士才意識到自己被“高息”誤導了,後悔辦理了保單貸款。

在本案例中,消費者因保險公司電銷人員誤導銷售行爲致使個人權益受損。該誤導銷售行爲表現爲:進行隱瞞或者誤導、誇大産品收益等引人誤解的宣傳,用保險産品分紅率與銀行利率簡單對比,誤導消費者。

針對此類情況,該局發出風險提示:

不盲目跟風,確認保險合同內容後再投保。保險産品所提供的保障範圍以合同條款中的保險責任爲准,消費者不盲目聽信宣傳營銷,應根據自身需求,詳細了解産品承保機構、保障範圍、除外責任等,認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保險産品,防範識別營銷過程中混淆、模糊、誇大保險責任等風險。在投保繳費前一定要仔細核對投保險種,了解合同重要條款後再投保。

不隨意委托,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消費者在選擇和購買保險産品時,不要隨意委托他人辦理投保,不要隨意簽字授權,注意保管好重要證件、賬號密碼、驗證碼、人臉識別等個人信息,線上、線下投保務必做到本人確認,謹慎對待簽字、授權、付費等重要環節,確保自己了解所簽署或授權的協議內容。

不輕信“代理維權”,通過合法渠道維權。若消費者在購買保險過程中與保險公司發生消費糾紛,要通過正常渠道維護自身權益,及時向保險公司投訴或向行業調解組織申請調解,必要時可根據合同約定,申請仲裁或向法院起訴。不輕信“代理維權”“代理退保”等虛假承諾,不參與違背合同約定、提供虛假信息、編造事實的不法行爲。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