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密集披露期,新政後北交所或需更關注績優成長公司

犀牛北交之星 2024-04-21 12:01:15

上周五晚,“國九條”突的橫空出世,基于“國九條”中提到的對退市制度健全和要求,顯然一場針對公司業績和分紅的監管正緩緩鋪開。

過去幾年輕業績重市值的微盤股炒作邏輯迅速調轉,本周一開盤後備受炒作追捧的微盤股迎來了大幅下挫,微盤股主導的北交所也緊隨其後的在隔日迎來了凶猛的殺跌。

前陣子“國九條”沒出來前,還在大家都抱怨一季度的北交所的行情半死不活,這下好了,整大家連抱怨的力氣都沒有了。

在A股投資總有這種該死的迷幻感,一記重錘打的人猝不及防,暈頭轉向之際還得趕緊想著轉變策略,收拾收拾重新開局。

國九條後,績優股或更具備配置價值

從整體的大框架看,此次頒布的“國九條”主要圍繞上市發行、退市制度、全鏈條監管、減持制度、上市券商監管、中長期資金入市、程序化交易以及高頻交易等八大方面。

目前在場內影響波及較大的主要就是退市制度,嚴格強制退市標准。而這裏面又涉及四個部分:

一是嚴格重大違法退市適用範圍,調低2年財務造假觸發重大違法退市的門檻,新增1年嚴重造假、多年連續造假退市情形。

二是將資金占用長期不解決導致資産被“掏空”、多年連續內控非標意見、控制權無序爭奪導致投資者無法獲取上市公司有效信息等納入規範類退市情形,增強規範運作強約束。

三是提高虧損公司的營業收入退市指標,加大績差公司退市力度。

四是完善市值標准等交易類退市指標。

幾條新規砸下,似有加大對業績或分紅不給力的公司進行出清的迹象,也因此微盤股風潮才戛然而止,迎來了跳水式下跌。

走勢上看,去年年底北交所的暴漲行情是受益于微盤股的炒作之風,兩個板塊雖有共性,但仍有本質上的差異。

微盤股內輕業績重小市值的炒作邏輯,多出現在經濟複蘇較不明朗的時期,市場找不到明確的方向和賽道,只能通過小盤股講故事講題材,一旦經濟複蘇方向較爲明確,加之監管趨嚴,微盤股也容易出現快速閃崩,目前可以看到市場開始從單純的小盤股炒作轉向了關注高分紅和高成長賽道。

再看今年一季度北交所內股價表現仍較好的公司,大多數都是行業題材正當時或業績有明顯超預期的公司,大部分沒有業績和題材想象的公司都在陰跌,一大批公司甚至跌回到“深十九條”之前的價格水平。

炒微盤股最重要的是便宜易控盤,但炒北交所公司,只有便宜不夠。

沿著這個邏輯,我們就明白“國九條”中規定的退市條件對微盤股和對北交所的影響程度截然不同,前者是對炒作主力的直接打擊,後者打擊的是北交所內鮮有人問津的低價值公司,長期來看,這類公司的出清對于板塊來說更像是一件好事,“國九條”後有望迎來低開高走。

政策和板塊行情聊完,總歸還是要關注點還到公司上。

我們整理了兩個主線,一是可持續關注公司類型,以最新一期業績表現、近三年的營收淨利複合增速和分紅是否合理幾個維度,爲大家在犀牛之星APP上篩出了一批業績增勢良好,經營狀況健康的公司。

篩選條件爲營收有一定量級,在1億以上的公司中,2023年營收歸母淨利同比皆爲增長,時間拉長看近三年的營收和歸母淨利增速都不能爲負,且在上市後有分紅派息的實質行爲和舉措。

二是需審慎買入,踩雷風險較高的公司類型,主要衡量標准爲公司業績表現較差,且上市後分紅較少的公司。

這批公司皆爲北交所內首批上市平移的公司,上市以來截至目前兩年有余,大多數都沒有進行過分紅。

從業績表現來看,這批公司雖然不至于虧損,但大部分都與增長無緣,基本上市以後業績就開始走下坡路;另外的豐光精密(430510)和廣道數字(839680)屬于這批“小氣公司”裏業績表現較好的,現金流充足的情況下,卻一直未進行分紅。

結語

國九條發布後的余韻仍在A股中蕩漾。要如何看待當下眼花缭亂的誘惑,以及如何做出抉擇?

或許沒有一刻比現在更適合回歸基本面這句老話了。

0 阅读:80

犀牛北交之星

簡介:分享北交所知識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