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來看看鄭州這家博物館門口這面“孝道牆”!

中原網 2024-05-11 18:05:40

中原網訊(鄭報全媒體記者 左麗慧 文/圖)又到一年母親節,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門口這面“孝道牆”您注意到了嗎?

古人雲:“百行孝爲先”。孝道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它是一種理念與精神,是爲人的立身之本,是社會責任意識的源頭,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五千年文明中,孝道文化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進行發展、完善,最終形成了一個完備的思想文化體系。孝的內涵可以用十二個字來概括,即:敬親、奉養、侍疾、立身、谏诤、善終。中囯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源于漢代,至北宋形成,但取材並不完全一致。二十四孝故事,最初取材于西漢經學家劉向編寫的《孝子傳》,後代陸續增加收錄,到了元代由郭守正編撰出了完整的二十四孝故事讀本,形成了通俗讀物。

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門口的這面“孝道牆”上,刻畫著“舜子行孝驚天”“姜詩孝感天地”“田真孝萌紫荊”等孝道故事,圖文並茂地呈現出源遠流長的中華孝道文化。

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館長何飛表示,如果說家庭在中國人的思想觀念裏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那麽孝道就是中國傳統家風文化的根,因此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在外牆上設計推出了“二十四孝”故事,猶如一面孝道文化牆,希望每一位路過的、走進博物館的觀衆,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感受博物館文化的滋養、學習中華孝道文化。“如果把家庭比喻成一棵大樹,老人就是樹根,兒孫就是枝葉,要枝繁葉茂,須根深蒂固。”何飛表示,無論人們身處何地、無論社會發展到什麽程度,都不要忘記呵護“家的根”。

去年3月,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還舉辦了“宋人生活與二十四孝磚雕展”,精選磚雕100余件,從世俗生活、精神生活與二十四孝3個單元反映宋金時期的社會生活與孝道文化。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