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90後湖南女孩,愛上英國小夥,家裏人卻很擔心,害怕遇到騙子

真實人物采訪 2024-05-16 23:04:23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3852位真人故事

我是阿梧,湖南長沙人,從小跟著母親長大。

7歲時,我第一次見到生父,他是香港人,還是個富二代,但是卻從來沒有盡過父親的責任。

9歲時,母親與繼父再婚。繼父與母親的長期爭吵,讓我變得敏感,強烈渴望家庭,卻又因原生家庭的不圓滿而感到畏懼。

21歲,大學畢業後,我在北京創業辦學,有了一家教外國人學中文的學校,經營得還不錯。但是疫情的到來,讓我改變教學模式從線下轉爲線上教學模式。

也是因爲疫情,我談了一場跨國戀愛,對方是一個溫文爾雅的英國紳士。

(我與小馬的結婚合影)

1995年,我出生在湖南益陽。我的親生父親是香港人,母親懷我時他們就分開了。

聽長輩說生父是富家子弟,爺爺奶奶在香港和印度尼西亞做生意,家境殷實。父母離異是因爲第三方插足。我並不是他唯一的孩子,爺爺奶奶也不知道我的存在。

7歲前與生父只有偶爾電話聯系,7歲時才和他第一次見面。

母親帶我去深圳見他,他帶著新伴侶從香港來深圳。當時他與新伴侶來接我,而母親一人留在酒店,我感到特別不舒服,爲什麽媽媽不能一起去?我不知道答案。短暫待了幾天後,我們就分開了。

(小時候的我和媽媽)

第二次母親帶我去見父親,他們爲一些事爭吵起來,母親說氣話讓他養我。他們把我丟在路邊離開了。可沒過兩分鍾,母親哭著跑回來抱住我。也許母親在試探,希望父親能回頭,可他卻沒有。只是當時我不懂這些,以爲他們都不要我了。

9歲之前,我只見過生父兩次,對“爸爸”這個稱呼很陌生,對他這個人也是如此。

小時候,我住在外婆家,外公文章和字都寫得好,他常教我寫字,認人名,寫人名。

(媽媽和小時候的我)

外公是個文化人,但封建思想深重,因沒有兒子而被人羞辱。當時母親帶我去了城裏上幼兒園,外公一下沒了寄托。他受不了這般羞辱,選擇了輕生,一年後,外婆也離世了。

外公外婆相繼去世後,對母親而言,她失去了丈夫,失去了父母,失去了人生所有能依靠的人。

于是,她把我當成她人生的全部希望,對我要求嚴格,希望我爭氣,做到最好,這無形中給了我壓力。

(小學時候的我)

母親爲了給我更好的生活,邊工作邊和朋友做童裝生意。我做她的小模特,每天我會穿新衣服去學校,讓同學們來我家買衣服。

媽媽十分忙碌,不過從來沒有放松過我學習,平時輔導我功課特別嚴格。她給了我所有的愛與關注,雖是單親家庭,我性格還挺健全、陽光的。

9歲時,我隨母親來長沙上五年級。與繼父組成家庭後,她放棄了教師職業,協助繼父打理生意。

繼父有個兒子,比我大9歲,待我很好。哥哥也是在單親家庭長大,也渴望家庭溫暖,這麽多年他與母親和我相處極好。

(小學時候的我)

繼父以前脾氣不好,時不時就和母親吵架,經常是爲了非常小的事。我從小很怕他,不過繼父沒缺我吃穿,也很關心我。

但家裏總在吵架,放學回家我總會擔心他們是不是又吵架了,漸漸地,我甚至害怕放學回家。

他們吵著吵著,母親就要帶我離開,記得五六年級時有兩次,母親出現在教室門口要帶我走。上課時,我都會擔心母親突然出現。

(小學時候的我在表演節目)

學習上,繼父管教我非常嚴格,不懂得怎樣與我交流,讓我很畏懼。考試成績不理想,他和母親就會吵架,責怪母親沒有教好我。我沒考好就會連累母親,這對我是莫大的壓力。

哥哥與繼父完全相反,他平和溫柔,父母吵架時,哥哥還會站在母親這邊。哥哥在長沙上的大學,之後在深圳從事IT行業,他離開後我一下感覺孤單了。

高中,我就讀于長沙四大名校之一,學的文科。大學選專業時只有財務管理和對外漢語兩個專業,母親認爲我語言天賦更高一些,就選擇了對外漢語。

(中學的我)

2012年,我到南京讀大學,我很喜歡對外漢語專業,也很清楚知道自己想成爲什麽樣的人。

2014年,南京舉辦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老師推薦我去做青奧會語言志願者。接待前,各國青年大使先來踩點,項目部將接待青年大使工作交給了我,我感到壓力巨大。

我帶他們參觀完展館,還在展館內教他們唱中國歌,跳民族舞,氣氛熱烈。

(2014年暑假我在南京青奧會做志願者)

正式接待,我每天早上跟大巴車去青奧村接運動員,給他們介紹沿途風景,帶他們了解明城牆曆史。

帶他們在城牆上編奧運五環、剪紙、制作風筝,在風筝上畫畫。這些中國文化民俗體驗,對他們來說非常新鮮。

一個暑假的鍛煉,我的口語變得十分流利。團隊老師也教會了我很多,如何安排工作,如何應對緊急情況等,這次經曆使我更加明確將來想做什麽工作。

(我在大學圖書館)

大三,我在廣告策劃公司實習,負責文件和會議翻譯。公司舉辦了幾次廣告招商活動,我發現組織籌劃類工作很有意思,便主動申請加入。

我跟團隊一起籌辦了一場酒會,見到了很多不同的人,這個經曆對我來說意義深刻。

2016年3月大學畢業前,我去了北京,想體驗不一樣的生活。第一天,我就把工作搞定了,在一個國際漢語學校教外國人中文,又用兩天時間在學校附近找到了房子,第四天搬家,四天後正式開始工作。

(我在實習公司和同事一起籌辦的酒會)

面試時,我明確表示自己不會長期在這工作,只簽了三個月的兼職合同,可是房租合同簽了一年,我決定留在北京。三個月後,我回南京論文答辯。

2016年6月大學畢業,我21歲,回到北京開始創業,做自己的國際漢語學校。我把實習掙的10萬元用作啓動資金,合夥人是我的同事。

北京租金太貴,資金有限,我們只租了一間教室,我們原來教的學生也跟我們到了新學校,老學生的推薦,加上我們積極參加了一些招生活動,學生也越來越多。

北京有個外國人經常使用的網站,組織中文月活動,我們報名參加。在展位上介紹我們的學校,很多外國人都來參加了活動,當時就招了幾十個學生。

(2016年我到北京開始創業)

在北京辦學兩年半,學校一直都在平穩往前走,盈利幾十萬,這對我來說做得很不錯。同期,我又以合夥人身份與朋友在上海創辦了一家服裝設計工作室。

沒過多久,我的好友想在北京開咖啡廳,邀我做合夥人,我一沖動,就加入了。其實,我對這行完全不了解。

2017年底,我們在世貿天階租了100平的店面,做咖啡廳和餐點。店面租金每月35000,半年不到虧損嚴重,最終只能轉讓咖啡廳。因選址和人員等多方面原因,最終虧損了六十萬。

在服裝工作室和咖啡廳上,我只投了錢,沒怎麽投入精力經營,最後都失敗。

(在北京創業的我)

工作室稍好,雖沒很多盈利,但也沒很大虧損。咖啡廳算是我創業生涯中第一次重大挫折。

我不了解這個行業就貿然投入,是非常冒險和錯誤的決定。要同時兼顧學校、工作室和咖啡廳,我無法將所有精力投入其中,失敗是必然的。

2018年,咖啡廳轉讓後我專心做學校。我想我可以在北京辦學,在其他城市應該也可以。于是我在廣州開設了分校,並留在廣州親自管理。北京的學校交給職業經理人管理。

因爲有北京辦學的經驗,廣州的學校很快進入正軌,營收還不錯。兩地需求不同,北京大使館多,工作人員和留學生多,廣州從事商貿的外國人更多,他們更想學商務漢語。

(我和同事)

2020年疫情開始,對兩個學校打擊非常大,很多外國人都回國了,突然間生源斷了。不過危機中往往隱藏著機遇。

受好友的啓發,我們嘗試轉變經營模式,學生回國了,總有一天他們會想再回來,就把線下教學轉換成線上教學。

那時,我回到父母身邊,不想繼續在外漂泊。在長沙,我繼續辦學,同時聯系北京與廣州已回國但仍想學漢語的學生,開設線上課程。

初步嘗試後,線上課程進行得不錯,便擴大了招生範圍,發展以後想來中國的新生源。

(疫情期間我在長沙開始學攝影)

這期間,我還遇到了愛情。2021年,我們在共同好友的生日宴會上初見。那天,我穿了一件旗袍,他說我好像從博物館跑出來的人。他對中國服飾文化特別感興趣,對我一見傾心,不過我沒有。

通過聊天才發覺,原來我們已在網上溝通過。他在大學教商務英語,疫情突然失業,疫情三年多他一直沒回英國,生活陷入了低谷。

來長沙5年多,他學過基礎漢語,日常交流沒問題,深入交談就不夠用了。他想要提高自己,畢竟那時有比較多的空閑時間。

那天我們聊了許多過往,彼此的經曆,各自的成長環境等等。

(我和先生談戀愛時)

我們的家庭背景相似,又不完全一樣。他父母40多歲才有他和姐姐,他們是龍鳳胎。父母離異後,他和姐姐跟著父親。父親更偏愛姐姐,覺得女兒應該要好好保護,要給她最好的,男孩子無所謂。這樣的成長環境,讓他早早懂事。

他很愛動物,在小區看到一只流浪小狗後腿受傷了,他問我可不可以養?雖然當時不方便養,我們還是把小狗帶到醫院治好,給它找了個新家。我覺得他是一個單純善良的人,這點很打動我,後來我們慢慢開始交往。

第一次約會,他帶我去了一家中醫穴位按摩店,我很詫異,很少見到外國人喜歡中醫。他說他很喜歡,覺得非常神奇。他還說感覺我那段時間比較辛苦,中醫按摩對身體健康有幫助。

(我和先生以及他的邊牧小狗)

我們交往一個半月,他邀請我與他的朋友見面,公開了我們的關系。在他引薦下,我們與他的校友一起在英國開設漢語課,定期舉辦一些漢文化活動。

他情緒穩定,我若不開心,他會先把我的情緒安撫好,先讓我開心,回頭再解決問題。我們在一起兩年就吵過一次,他說怕相愛時間不夠長,所以不能把時間花在爭吵上。

他喜歡寫詩,學會漢語後,便用漢字爲我寫情詩。

(我和先生)

2022年12月他生日那天,他邀請了朋友來參加。他發言時,一定要叫我過去。當時,我還想著應該怎樣致詞,誰知道他說著說著就跟我求婚。

他單膝跪地求婚瞬間,我心裏沒太大起伏。我們沒有爭吵與分歧,他一直讓我覺得他是一個可靠、可以托付終身的人。走到這一步,一切都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不過,我還是很感動的。

2023年1月,我隨他去英國見家人。去之前,我父母有些擔心,萬一他是壞人,我去了英國回不來怎麽辦?

(2022年12月小馬生日那天他向我求婚)

他說:“沒關系,我可以把家裏人所有信息,把家庭住址、聯系方式以及身份信息都發給他們,這樣他們可以放心。”

還好他不是騙子,而他的家人也很喜歡我。我們在英國待了二十多天就回國了。

我帶他見我父母,我父母對他很滿意。我父母在我身上察覺到,跟他在一起後,我各方面狀態都好了很多。他們認爲他可以在生活上照顧我,也能給我足夠的情緒支持。

雖說是跨國婚姻,父母還是希望我們按照中國傳統舉行訂婚儀式,2023年10月下旬,我們訂婚了。

(我和先生)

按照訂婚習俗,男方給父母紅包各一萬二,其他家人一到兩千,給女方彩禮13萬8和三金。由于他不清楚三金爲黃金,自行准備了白金首飾,我想也沒關系,但他執意另買了黃金,說擔心我家人會認爲不周到。

訂親時,我們全家人一起吃飯,他從口袋裏掏出一張小卡片,上面是他提前用拼音寫的話。

他說,他有些話想要跟我家裏人說,希望我家能放心,他會照顧我,也會承擔家庭責任,也會盡他的能力照顧所有家人。

(我和先生)

我擔心家裏人沒聽懂他說什麽,還跟他們確認說:“你們聽懂了嗎?”他們說:“聽懂了,聽懂了。”我父母非常感動。他也特別緊張,照著卡片念時手一直在抖,他平時公開場合發言是非常自信的。

事實上,禮金和彩禮父母都給我了,只走了個形式。

去年11月,我們在長沙一個基督教堂舉行了西式婚禮。他是基督徒,他說婚禮其他事情都由我決定,他唯一希望結婚典禮是在教堂舉行。

(我和小馬在長沙的基督教堂舉辦西式婚禮)

今年7月,我們去歐洲度蜜月再回英國,會在英國舉行一個小型中式婚禮。我希望中式婚禮讓英國的親友們有不一樣的體驗。

最近五年,我們工作和生活重心會在中國,寒暑假會去英國。

一路走來,我是個幸運的人,不管是小時候還是成長過程中,都遭遇了很多挫折,但每一次挫折都伴隨著新的轉機。

哪怕我過了25歲,也沒覺得我到了必須安定的年紀,安穩生活和想要去嘗試新東西,想去看世界並不矛盾,並不沖突。

要勇敢地去感受生命,相信時間和生命的恩澤總能帶來意外之喜。

【口述:阿梧】

【編輯:紅袖飛揚】

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裏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迹,這裏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歡,請點擊關注哦!

(*本文章根據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本賬號友情提醒:請自行辨別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