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廣場——新加坡的新地標

GA環球建築 2024-04-09 20:26:42

不久前正式動工的新加坡衛國廣場(NS Square)將成爲該國又一新地標。它包含了一座永久性的活動舞台和觀衆看台,可以用于舉辦國慶遊行和其他大型活動,還有一座水上運動中心和一條公共海濱長廊。

項目原址爲濱海灣浮動舞台 / 圖源:網絡

該項目原址爲濱海灣浮動舞台——這是一座在2007年新加坡國家體育場關閉翻新時建造的臨時建築,過去曾舉行過11次國慶閱兵。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在3月19日舉行的奠基儀式上表示衛國廣場將取代原來的浮動舞台,並于2027年竣工。

國防部長黃永宏(左2)與衛國廣場董事會主席林明彥(左1)一同觀看衛國廣場模型

黃永宏說:“衛國廣場將迅速成爲所有新加坡人的國家地標,並爲濱海灣周圍已經令人印象深刻的天際線再添一顆明珠。衛國廣場將是一座全新的設施,它建立在我們作爲一個國家所共同擁有的豐富傳統和曆史遺産的堅實基礎之上。”

在奠基儀式上,最後一塊浮動平台被拖走,第一根樁也在隨後被打入該項目位于海上的工地中。

2017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國民服役50周年慶祝活動期間首次宣布將濱海灣浮動舞台重建爲衛國廣場,向所有的國民服役人員及他們的家人致敬。

2020年7月,全球頂尖的體育和娛樂建築設計公司POPULOUS(博普樂思)與新加坡WOHA建築事務所合作,贏得了衛國廣場的設計咨詢合同——POPULOUS是國際建築師、體驗和體育設計師,而WOHA是首席設計師和本地建築師。

該項目最初計劃于2025年完工,但由于新冠疫情及其對建築行業的影響,最終被迫推遲。

01.活動空間和海濱長廊

衛國廣場的主要特色之一是設立一座永久舞台,並專門建造一個延伸至濱海蓄水池的地下室。環形看台可容納3萬個座位,其懸臂結構跨度達25米,在東南亞尚屬首例。這能讓觀衆從多視角欣賞舞台上的表演,也將使更多新加坡人能親臨現場,參加每年的國慶遊行和濱海灣跨年倒數活動。

此外,這裏還可用于舉辦不同規模和類型的活動,包括音樂會、文藝表演和體育賽事等。

而在不舉辦活動的時候,該舞台可以變成一個多功能空間,用于開展社區活動,比如體育運動、休閑娛樂以及周末市場。

圍繞舞台新建的海濱長廊將成爲濱海灣環路的一部分,爲公衆提供全年可用的活動設施和休閑選擇。

衛國廣場也將善用其獨特的濱海地點,融入適合各年齡層的多種社區體育設施,如健身房、設有嬉水區的空中戶外遊泳池,以及水上運動中心等。公衆在此不僅能進行皮劃艇和劃龍舟等活動,還可以在海濱美景旁享用美食。

02.爲國民服役致敬

衛國廣場的另一特色是將設有一座以國民服役爲主題的展廳,分爲橫跨兩層樓的沉浸式空間,以及可欣賞城市海濱風景線的觀景廊,並通過各種多媒體平台和硬件,展示新加坡武裝部隊、新加坡警察部隊和新加坡民防部隊曆代軍人的故事和貢獻,也向所有過去和現在的國家軍人及其家屬致敬。

出席奠基儀式的一級准尉蘇巴什·拉紮爾說:“在中央商務區(CBD)爲衛國廣場劃出這樣一塊空間,表明了國民服役對新加坡的重要性。我很期待未來到這裏遊玩。”

03.節能減排

衛國廣場的設計將可持續發展放在了首位,以減少能源消耗和碳足迹。除了使用太陽能電池板補充能源需求外,衛國廣場80%以上的區域將采用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以減少空調能耗。

其余區域將利用濱海灣區域供冷網絡——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冷卻網絡,爲空調分配冷卻水,提高能源效率,減少區域內建築物的碳排放。

浮台的拆除材料,如混凝土和鋼材,將用于新項目建築材料的補充。幾座原有的浮橋會被重新用作浮動駁船,以支持水上施工。一些原來的塑料座椅也將被重新利用。另外,采用節水設備和注重雨水收集更是必不可少的可持續要素。

特別聲明:原文標題爲《NS Square to be completed by 2027, a ‘national landmark’ for all Singaporeans: Ng Eng Hen》,發表于The Straits Times官方網站,作者Anjali Raguraman。部分圖文有刪改。

1 阅读: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