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評|“知識外賣”香在哪?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4-22 21:50:17

您聽說過“知識外賣”嗎?此前,成都圖書館上線“外賣”功能,讀者通過微信下單便可享受送書上門服務,如今借閱範圍已進一步擴大至周邊城市。

“知識外賣”香在哪?簡單方便、性價比高是多數用戶給出的答案。具體而言,工具書、兒童繪本及部分專業書籍,往往是階段性需求或一時急需,花錢購置不太劃算,而借閱又需要專門跑一趟圖書館。因應這份讀書需求,“知識外賣”不僅讓書本主動抵達了讀者手裏,更盤活了很多沉睡的知識資源,不啻爲共贏的好法子。

盡管如今各種電子讀物觸手可及,但紙質書籍始終承載著人們對閱讀的期待。“知識外賣”開了好頭,也促使我們思考如何讓更多人愛上閱讀。第二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22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爲4.78本,人均電子書閱讀量3.33本。不得不說,海量信息時代,由于碎片化內容不斷分散注意力,捧書靜讀對許多人來說正變得相當奢侈,“無人讀書”之憂也屢屢出現。爲了讓更多人從方寸屏幕中擡起頭,重拾書本,讀有所樂,許多城市也下功夫建設了市民身邊的閱讀空間。其中,依托數字技術,在管理、運營等方面做出探索,讓“隨處可讀”成爲尋常事成爲重要方向,“知識外賣”也是生動嘗試之一。

當然,每座城市、每座圖書館情況不同,也不意味著一哄而上都要走“送外賣”這一條路。因地制宜的同時,不妨探索更多打開方式。比如,北京通過加強智慧圖書館建設,普及數字化閱讀方式,豐富了讀者的閱讀場景,也爲居民閱讀創造了便利。

最是書香能致遠。“圖書外賣”打破了閱讀空間的“次元壁”,彰顯了共享經濟的理念,也折射出公共服務的方向。類似“知識外賣”讓資源覆蓋更多人,在時時刻刻注重“效率”的今天,公共服務也需要多一些逆向思維、主動姿態,書香墨香才會繼續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一席。

圖源:光明日報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評論員 雨馨

編輯 範榮

流程編輯 馬曉雙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