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克正式宣布!比斷供芯片更可怕,中國成了全球最大iPhone市場?

甄客百曉生 2024-05-16 05:42:09
前言

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公開宣布,中國已經成爲iPhone全球最大的市場!

表面上這對蘋果公司而言似乎是一個好消息,中國如此大市場,未來生意的穩定性肯定有保障。

其實不然,一旦出了問題,其帶來的後果比美國芯片斷供更可怕······

中國成爲蘋果最大市場

其實根據蘋果在2023年第2季度發布的 iPhone手機發貨量的報道,早在當季中國就已經超越美國,成爲了 iPhone發貨量最大的國家。

蘋果公布了188個夥伴關系的供應商中,其中94個是中國的,比如富士康,京東方,欣旺達。

他們有的負責整機的組裝,有的負責核心零件的生産,有的負責提供物流和銷售。

很明顯,蘋果與中國的合作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正是因爲早期蘋果在中國的布局,大量的資金和技術,他們才有了今天的 iPhone銷量。

庫克關于中國的評論,體現出蘋果對中國市場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極高的認識。

他提到中國是世界上最有競爭能力的市場,這種說法不但突出了中國市場在規模、複雜程度和潛在成長方面的特殊位置,而且也間接表明,要想在該市場上獲得勝利,必須面對各種挑戰和機會。

庫克口中的“世界競爭力”,並不只是一個行業內的競爭,更是外企與本土公司既有合作又有競爭的關系。

前些年,也有國外的品牌盯上了中國的手機市場,結果進入中國沒過幾年就感覺到了不適應,一個個都拎桶跑路,只有蘋果在這塊肥沃的土地上紮下了根。

比如三星,那可是全球知名品牌,也是韓國的龍頭老大,可以說,只要三星倒下,韓國的經濟至少要後退二十年。

按理說,這家公司無論是技術還是資金都很充足,應該能在中國站穩腳跟才對,怎麽會突然離開中國?

就是因爲一開始,由于缺乏國際市場信息,外資企業就是靠著信息和技術的差距,在中國大賺了一筆。

但當三星進入之後,他們才意識到,中國的本土公司,似乎變得更加的“狡猾”了,他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産品的創新與新技術的開發上,並且還形成了完整的供應鏈。

盡管三星依然擁有與國內品牌競爭的實力,但出于種種原因,他們最終只能選擇了退出中國市場。

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優勢

在中國,除了要與華爲和小米這樣的國産手機廠商展開激烈的競爭之外,也要尋求與他們的合作機遇,一起推動科技革新與市場開拓。

比如蘋果公司同騰訊和阿裏巴巴這樣的網絡巨頭進行支付和雲計算服務的合作,這不僅是爲了順應本土化的需要,更是爲了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而人們之所以如此喜愛蘋果,除了因爲它是高端的産品之外,還因爲它的性能優勢。

他們並不只是向中國銷售他們的商品,更是進行了大量的本地化重組。

例如,中文的輸入、與中國通用軟件的兼容度得到了提升,就連顔色的選用也非常符合中國人的偏好。

iOS的系統很流暢,也很穩定,不會像其他的安卓系統一樣,動不動就死機,産品的品質就不用多說了,工藝精湛,觸感極佳。

而最值得稱贊的,則是他們在創意上的堅持,一年一次的新款蘋果手機,總是讓人感到驚奇和不一樣。

每次蘋果的升級都會伴隨著科技的創新,從最初的 iPhone到如今的最新款,每次更新都不只是硬件上的改進,而是從軟件到服務的全方位調整。

蘋果一向重視對個人信息的保密,並且通過各種手段來保障其個人信息的安全性。

最值得注意的就是 Apple公司的端對端加密技術,該系統保證了在收發兩個環節上,使用者所傳遞的信息都經過了保密處理,甚至連蘋果公司本身都不能破解。

除去科技上的革新, Apple在中國的成功還要歸功于它精心策劃的營銷戰略。

除了在中國主要的大城市開設了大量的專賣店外, Apple還通過網上店鋪以及大量的特許分銷商來保證其商品的銷售。

可以說,只要是你想買蘋果手機,哪裏都有賣的。

況且蘋果如此的成就,美國本土根本不可能複制出第二個。

美國本土企業打不過

美國十五所世界排名前二十的高校,硅谷每天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技術力可以說是每天都在上漲,而在這十年裏,美國卻只有一個蘋果,連一個能與之比肩的手機品牌都沒有。

首先,喬布斯是蘋果公司實力的源泉,喬布斯在1995年就主張,要做出能讓用戶用上“放進兜裏的計算機”。

他強迫自家的工程師們進行簡約設計,將 iOS系統的大小優化到了原本尺寸的百分之十,並且連顯示器都相信retain顯示屏的産能。

這種想法和計劃,本身就像是一場豪賭,即使在美國這樣的精英雲集的國家,想要找到第二個喬布斯,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而庫克更是將美國的裝配車間關閉,並將生産流程延伸到了世界各地,由最有經驗的工程師負責零部件的生産和發貨。

經過十年的發展,將所有知名的電子制造廠商都納入到了蘋果的系統中,可以說整個世界都不會有第二條等同蘋果供應鏈的存在。

蘋果手機在中國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並不是一個巧合,用質量抓住人們的心,用創新引導時尚,用安全贏得信賴。

而這樣的"獨門秘笈"正好迎合了中國人對于更好的數碼生活的渴望,通過這種"比翼雙飛"的方式, iPhone手機與中國用戶之間産生了深刻的感情聯系。

那爲何說中國成爲世界上最大的 iPhone消費市場,這一點危害性甚至超過了對芯片斷供呢?

一旦出問題滿盤皆輸

2020年,美國切斷了對中國的芯片供應,試圖阻止華爲在5G領域的發展,在通訊行業,芯片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沒有它,就不可能有完整的産業鏈。

就在美國對自己通過各種方式獲得的非凡成果沾沾自喜的時候,華爲憑借著堅強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艱難地度過了這場危機。

美國猝不及防,更是遭到了意外的回擊。

據中國媒體報導,2022年中國內地的半導體制造設備進口總額爲347億美金,降幅達百分之十五,三年來首度下滑,比上年同期下滑了大約六十億美金。

美國、荷蘭和日本是半導體出口大國,巧的是中國也是最大的半導體設備需求大國,這不巧了嗎,店老板不讓賣貨了。

這次的禁運,對美國、荷蘭和日本三個國家的企業,都造成了很大的損失,畢竟是六十億美元,各個企業的日子可謂是相當不好過。

在丟失了中國的市場以後,這些大公司都在“變臉”,試圖想讓中國再買他們的産品,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如今的中國市場基本不需要他們了。

准確的說,如今中國在芯片和半導體技術上,幾乎都是自己生産出來的。

那些高端技術中國對此確是很感興趣,但因爲美芯的禁令,導致了 EUV光刻機和3 nm芯片等尖端技術的生産受阻。

而剩下的技術中國制造商幾乎都做到了本土化,只有極少數是不能出口的。

毫無疑問,現在的問題不在于美芯公司能不能生産出貨來,而在于中國制造商們需不需要買。

市場的重要性

中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 iPhone銷售市場,這就意味著中國的顧客需要大量的蘋果産品,而中國理所應當的成了其最大的獲利之地。

談到芯片的斷供,盡管同樣是對一個企業的考驗,好歹能解決,但是,市場對于一個完整的供應鏈來說是根本中的根本。

如果因此而丟掉中國市場,等于是從根本上解決掉蘋果自己,丟掉中國市場,就等于喪失了一塊革新"試驗田"和一個提升品牌的"助推器"。

先不說未來會怎樣,首先迎來的就是賺不到錢的問題,還有多年建立起的口碑崩塌的問題。

蘋果對于中國的依賴性,並不只是因爲銷量,而是因爲它更多地依靠中國的生産。

中國在世界供應鏈範圍內扮演著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其高效、低成本是蘋果公司很難放棄的。

但是,最近幾年,世界範圍內的供應鏈動蕩,尤其是芯片的斷供,迫使蘋果公司對自己的供應鏈結構進行了反思。

庫克的這番話,不僅表明了公司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同時也表明了其對今後面臨的各種困難的清晰認知。

這個時候,我們又回到了一個很大的問題上來,那就是要合理的消費,要支持國産品牌。

講真,追求時尚、追求高端沒有錯,但是,一味地追求流行風,似乎並不是聰明的選擇。

在這多品牌競爭的市場上,我們這些消費者,就必須要理智,把每個商品都看得清清楚楚。

結語

如果要在中國這一世界最有競爭優勢的市場上持續走下去,那麽,在産品創新、服務優化、供應鏈管理和與本土企業的競爭合作等方面,蘋果公司需要進行持續的研究和適應。

三十年來,蘋果在中國的地位越來越高,越來越受歡迎,這不僅僅是因爲它的市場優勢,更是因爲它的投資眼光,它對本土文化的尊敬,還有所營造出來的良好的市場環境。

參考:

廣州市商務局《一周全球公司十大要聞(2023.8.14-2023.8.21)》

http://sw.gz.gov.cn/ztzl/tzgz/tzck/content/post_9167633.html

財經頭條,中國財經網《中國首超美國成iPhone最大市場》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2377587254/m8db71a360330168d2

觀察者網《蘋果中國區營收961億、增長58%,庫克:這是我們的最強市場》

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21_07_28_600537.shtml

0 阅读:801
评论列表
  • 2024-05-17 09:18

    平果咬了一口不好的,放不了久

甄客百曉生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