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不足一定要先養脾,這個方子專門健脾補氣血,脾虛氣血不足的要知道!

中醫脾胃教授余幼鳴 2024-03-05 10:04:42

我們都知道,氣血是人體的基本物質,是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條件。氣血充足,人就會精神飽滿,面色紅潤,身體健康。氣血不足,人就會感到疲憊,面色蒼白,容易生病。

那麽,氣血不足的原因有哪些呢?中醫認爲,氣血不足的主要原因是脾虛。脾是人體的後天之本,是氣血化生的根源。如果脾功能失調,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轉化,氣血就會減少,導致各種症狀。

那麽,脾功能失調的原因又有哪些呢?中醫認爲,脾功能失調的主要原因是思慮過度。思慮過度,會消耗心血,傷害脾氣,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所以,我們常說的“憂思傷脾”,就是指思慮過度導致的脾虛氣血不足的病理。

那麽,對于思慮過度導致的脾虛氣血不足,心神不安的病證,我們應該如何治療呢?中醫認爲,治療這類病證的原則是補氣健脾,養心安神。

那麽,有沒有什麽方子可以同時補氣健脾,養心安神呢?當然有,那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歸脾湯。歸脾湯最早見于《正體類要》一書,是治療心脾氣血兩虛的名方。

歸脾湯的組成如下:

人參12g,白術9g,茯苓12g,甘草6g,黃芪20g,當歸12g,龍眼肉15g,酸棗仁15g,遠志6g,木香3g。

水煎,溫服,可加1枚大棗,3片生姜。也可以加倍藥量,制成蜜丸,每次服用10g。

這個方子的作用是什麽呢?我們來一一分析:

人參、黃芪、白術、茯苓、甘草,這五味藥是補氣健脾的主要藥物,能夠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化生氣血,補益元氣,是治療脾虛氣血不足的基礎。

當歸、龍眼肉,這兩味藥是補血養心的主要藥物,能夠滋養心血,充盈血脈,安撫心神,是治療心悸、健忘、失眠等症狀的關鍵。

酸棗仁、遠志,這兩味藥是安神定志的輔助藥物,能夠平衡心神,開通心志,消除煩躁,是治療思慮過度導致的心神不安的輔助。

木香,這一味藥是行氣理氣的調和藥物,能夠促進氣血的流通,防止補氣補血的藥物造成氣滯血瘀,是治療氣血不足的調和。

這個方子的適用範圍是什麽呢?我們來看一下:

這個方子的主要適用範圍是心脾氣血兩虛的病證,常見的症狀有心悸、食少、體倦、面色萎黃、健忘失眠等。

這個方子還可以適用于脾虛導致的出血性疾病,如便血、月經崩漏、皮下紫癜等,因爲氣能攝血,補氣充足後就能有效止血。

這個方子還可以適用于脾虛導致的其他病證,如脾虛濕阻、脾虛食積、脾虛肌瘦等,因爲脾主運化水谷,健脾運化後就能消除濕邪、食積、肌瘦。

這個方子的注意事項是什麽呢?我們來提醒一下:

這個方子不適合于有實證的患者服用,如有熱證、痰濕、食滯等,應當先清熱化痰、消食化滯,然後再服用本方。

這個方子不適合于有氣滯血瘀的患者服用,如有胸悶、胸痛、經閉、瘀斑等,應當先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然後再服用本方。

這個方子不適合于有肝郁氣滯的患者服用,如有情緒抑郁、胸脅脹痛、口苦咽幹等,應當先疏肝理氣、解郁開懷,然後再服用本方。

19 阅读:2651

中醫脾胃教授余幼鳴

簡介:脾胃科|主任醫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