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爲何總提糧草,不打仗也要吃飯,打仗消耗更多?真相是啥

曆史小松 2024-05-01 19:15:49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那麽,在古代時期的軍隊打仗爲何著重糧草,不打仗也要吃飯,難不成打仗時候消耗糧食更多?幕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麽?

今天,就給大家詳細說說古代糧草的那些事。

其實,在古代軍隊體系內,糧食的戰爭消耗和平時消耗,就完全不能混爲一談,因爲戰時十分消耗糧草,主要就是在後勤補給運輸上的糧草消耗多了,進而導致無法和平時的糧食消耗一樣。

簡單來說,就是在戰時狀態下,運輸成本往往會大于原糧食的本身成本!

在非戰爭狀態下,軍隊大多都是分散駐紮在各地,並沒有形成一個集中的糧食消耗缺口,這自然可以就地解決吃飯問題,像明朝就有軍屯,士兵自給自足,或者直接在駐地附近的商戶或者農家進行糧食購買。

但是,一旦軍隊的駐紮人數較多,就比如京畿和邊關地區,對于糧食的需求和消耗便會明顯上升。

再以明朝爲例,朝廷爲了供應京畿和邊關的駐軍糧食,每年需要向其運糧400萬石,爲此還專門設立漕府和漕運總督管理。

當時,整個漕府有近13萬人,運船近12000艘,還有海船350艘和水手7000余人,其日常開銷也是非常巨大,特別是對駐地的集中糧食配送。

在非作戰狀態下,士兵的糧食供應完全可以靠地方解決。但是,當作戰時就會把各地的士兵集中到一起,地方財力和運力嚴重不足,就只能依靠後方後勤大本營進行轉運。

比如,朝廷出動10萬大軍作戰,而其中的辎重部隊大概就有3萬人,作戰部隊只有7萬,即便如此,部隊還是需要30萬民夫來運糧。

在民夫運糧過程中,也會消耗糧草,以及運輸途中的糧食損耗。所以說,雖然表面上是爲10萬軍隊提供糧草,但是想要完成糧草供應其實需要供養40萬人。

這樣一算下來,戰時狀態的糧草消耗,便是平時的4倍以上。

還有一點也要注意,就是在糧食運輸過程中,也是需要動用大量的牲畜,而這些牲畜一旦途中死掉,所背負的糧食便無法得到轉運,糧食損耗便進一步增加。

同時,古代的糧草,其實是分爲糧和草,糧是人吃的,草是馬吃的。

在古代,一匹戰馬的地位,甚至可以超過輕裝步兵,特別是中原王朝時期,戰馬需求龐大,戰馬也變得十分金貴。

畢竟,在沒有坦克、飛機、汽車的古代社會,戰馬是唯一具有快速機動能力的力量,而戰馬只有口糧充足才能發揮其機動性。

同時,糧草也泛指了許多生活物資,包括軍饷、藥材、帳篷、軍械等,都是需要不斷補充,特別在戰場上,軍械的損耗極大,兵員傷亡對于藥材的需求也大。

在運輸糧草到前線過程中,還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十不存半”。

在古代時期,糧草的運輸主要依托陸路、水道、以及還有少量的海運等。

但是,不管是陸路還是水路,一旦遇到雨雪天氣,馬匹車輛和船只會寸步難行,而且還會以此損耗掉部分糧食,這也就大大影響了戰時糧草的運輸效率。

同時,馬車拉著糧草本來就行動緩慢,這讓運輸速度進一步下降,而負責押運的民夫與牲畜,在運輸過程中,也是需要消耗一定糧草來維持生存。

所以,當運輸糧草到前線以後,一般都是只少不多,所運的糧草更是存在“十不存半”的現象。

明朝時期,每10000名士兵,一年便會消耗掉70000石米以上,70000兩鹽菜銀以上,而一匹戰馬,一年就要吃掉360萬束草,還有10余萬石豆。

在軍事作戰時期,這些糧草便需要專業的運輸隊進行供應。

在清朝時期,康熙帝派遣20萬大軍遠征西北噶爾丹,二十萬大軍背後消耗的糧草可想而知。

所以,當時爲保障前線軍糧的籌集和運輸,設置了專門的後勤機構和軍事倉庫部門,由康熙帝親自負責,並讓地方軍政大員進行協助。

在康熙二十九年,首次討伐噶爾丹派出十萬大軍,所有軍糧全部都是京通倉、歸化城(當時,直接調用了一批駱駝來運輸軍糧),以及軍隊駐地的地區糧倉進行提供。

康熙二十九年,朝廷又派出六百多名後勤兵跟隨遠征軍出征,運輸五個月的軍糧,其中運輸的牲畜有馬、牛、羊、駱駝等,這些牲畜既是運輸工具,也可以用來當做口糧。

當時,噶爾丹所部便是因爲糧草供應不足,部下紛紛離開,最終落得個兵敗下場,可見糧草的充足供應,對于一支軍隊來說是多麽重要。

以明末遼東戰場爲例,遼西走廊長185公裏,軍運隊一天行軍30公裏,往返一共14天。如此計算,1萬土兵糧草需求,就需要20000大車來運輸,而當運輸隊到達時,只剩下14600車,消耗6000余車以上(實際消耗甚至比這個數據還要高)。

實際來說,古代戰爭時期的運輸,一般是靠人和騾馬進行運輸,一趟運十份,到前線可能就只剩下二、三份。

所以說,後勤機構做軍糧准備的時候,就要計算好運輸消耗成本,比如需要1萬石的糧,至少需准備8萬石以上供給,而這還只是吃飯問題而已。

人力的消耗,戰損的消耗,自然災害天氣的消耗,牲畜的消耗等,都決定了戰爭狀態下的軍糧供應,一份等量的軍糧需求,往往比非戰爭狀態消耗更多。

3 阅读:111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