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第二大民族,爲何是哈薩克族?

世界縱橫 2024-05-13 22:07:43

蒙古國是一個位于中俄之間的內陸國,總面積約156萬平方公裏,人口約348萬。蒙古國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人口密度約每平方公裏2人,和加拿大;澳大利亞這些國家的人口密度相當。

蒙古國雖然人口稀少,但並非單一民族國家。蒙古國的主體民族爲喀爾喀人,約占蒙古國總人口的80%,第二大民族爲哈薩克族,此外還有烏梁海人、布裏亞特人等等。其實喀爾喀、烏梁海、布裏亞特都屬于蒙古族,但在蒙古國境內,喀爾喀是主體民族,烏梁海、布裏亞特等等,並非主體。

烏梁海在明朝時期被稱爲兀良哈,是蒙古部族之一,清朝時期稱爲唐努烏梁海人,現在俄羅斯稱爲圖瓦人。圖瓦人現在主要分布在俄羅斯的圖瓦共和國,還有一部分生活在蒙古國,仍然稱爲烏梁海人。布裏亞特人也是蒙古部族之一,現在主要分布在俄羅斯布裏亞特共和國,也有一部分生活在蒙古國。

不過蒙古國第二大民族並非烏梁海、布裏亞特這些蒙古部族,而是哈薩克族。這是怎麽回事呢?蒙古國第二大民族,爲何是哈薩克族呢?

第一,和俄羅斯劃界。1689年,清朝和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中俄東段邊界,從法律的形式確定了黑龍江和烏蘇裏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領土屬于中國。此後清朝和沙俄又于1727年,簽訂了《布連斯奇界約》,劃定了中俄的中段邊界。確定了唐努烏梁海地區,喀爾喀四部爲中國領土,而布裏亞特劃到了沙俄境內。

此後布裏亞特和喀爾喀的交往受到了國境線制約。1733年,清朝設置烏裏雅蘇台將軍,管轄土謝圖汗部、賽音諾顔部、車臣汗部、劄薩克圖汗部四個喀爾喀部族,以及唐努烏梁海五旗三佐領。

在烏裏雅蘇台將軍的治下,喀爾喀和唐努烏梁海也有一定的界線,喀爾喀四部和唐努烏梁海的軍政都歸屬烏裏雅蘇台將軍,各部設有副將軍和參贊,管理本部具體事務。

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各部落都有自己的土地,一般不會允許其他部族到自己的土地上放牧。喀爾喀四部自然也不會允許唐努烏梁海人到自己的牧場放牧。

第二,哈薩克族的情況。哈薩克人生活在中亞地區,在清朝前期已經形成了大玉茲、中玉茲、小玉茲三個哈薩克汗國。

17世紀,准噶爾汗國開始崛起,哈薩克人受到了准噶爾的打壓。爲了避免被准噶爾吞並,中玉茲和小玉茲兩個哈薩克汗國投靠了沙俄,大玉茲被准噶爾吞並。

隨著准噶爾的擴張,成爲了清朝的心腹大患,准噶爾不僅打壓哈薩克人,還不斷向東,攻打喀爾喀。1688年,噶爾丹率兵越過杭愛山,大舉進攻土謝圖汗,迫使喀爾喀蒙古諸部南遷。

康熙在位時期,多次出兵攻打准噶爾,但噶爾丹敗亡後,准噶爾部仍然擁有很強的實力。1716年,准噶爾部出兵西藏,占領了拉薩。直到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清朝才徹底平定准噶爾。

清朝平定准噶爾之後,哈薩克三個玉茲決定抛棄沙俄,向清朝納貢稱臣,成爲了清朝的藩屬國。乾隆對哈薩克人采取懷柔政策,下令允許他們到原來准噶爾部控制的科布多等地放牧。此後大量哈薩克人湧入科布多等地,在准噶爾部興盛時期,這是哈薩克人不敢想象的。

科布多戰略地位重要,東部連接喀爾喀蒙古的紮薩克圖汗部,北部是唐努烏梁海。清朝時期,將科布多地區納入了烏裏雅蘇台將軍轄地。此後科布多、唐努烏梁海,喀爾喀四部同屬烏裏雅蘇台將軍管轄。

清朝滅亡後,外蒙古在沙俄的支持下宣布獨立。1912年,黑喇嘛丹畢堅贊、馬格薩爾耶夫率外蒙古軍隊進攻科布多。1912年8月,科布多失陷,被外蒙古控制。蒙古國獨立後,科布多地區分屬科布多省、巴彥烏列蓋省、烏布蘇省大部分地區。而原本生活在這些土地上的哈薩克族,成爲了蒙古國第二大民族。

8 阅读: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