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征關稅是美國經濟政策不合邏輯的又一體現”

海外網 2024-05-19 22:00:22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近日發布對華加征301關稅四年期複審結果,宣布在原有對華301關稅基礎上,進一步對自華進口的電動汽車、锂電池、光伏電池等産品加征關稅。

輿論認爲,美方這一扭曲市場的行爲無助于其本土相關産業繁榮,真正懲罰的是美國的企業和消費者。

美聯社報道截圖

“真實目的是撈取選票”

一段時期以來,美國持續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動用出口管制、加征關稅、長臂管轄等手段,限制中國在先進制造和高技術領域的發展。

聯合國單邊強制措施對人權負面影響問題特別報告員阿萊娜·杜晗17日發表聲明強調,單邊制裁不得用作針對他國的外交政策工具和經濟脅迫手段。

“(美國)針對中國、中國公司或個人的單方面制裁不符合國際法,也不符合《國家對國際不法行爲的責任條款草案》第48(1b)條關于‘集體反措施’的標准,因此構成單邊強制性措施。”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官網截圖

有分析認爲,出口管制、加征關稅等保護主義行徑不但會讓美國喪失在先進産業中的結構性優勢,未來還可能導致先進制造業企業離開美國。

數據顯示,面對美方的多重限制,電動汽車、醫療用品和半導體産品當前在中國對美出口總額中的占比僅爲5.9%,遠不及中國整體出口總額的1%。

具體到電動汽車,2023年中國對美出口數量僅超過一萬輛;而到今年一季度,這一數字更是降至不足2000輛。

《外交學者》雜志:2023年,中國對美國的電動汽車直接出口額僅爲3.68億美元,美國國內電動汽車市場仍主要由本土品牌主導。

針對這一現象,有分析明確指出,中國相關産業並不過分依賴美國市場,因此美方追加的關稅措施很難對中國企業産生實質性的經濟影響。

彭博社認爲,美國政府在綠色科技領域針對中國的保護主義動作盡管看似強硬,但實際效果可能僅具象征性,幾乎不會削弱中國經濟的增長勢頭。

彭博社報道截圖

既然如此,美國政府爲何還要這麽做呢?

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16日解釋得很明白:今年是美國大選年,美方之所以打著公平競爭的幌子搞保護主義,真實目的是打壓中國新能源等産業,遏制中國高質量發展,通過競相對華示強撈取選票。

謝鋒進一步指出,美對華貿易戰打了六年,結果美貿易逆差不降反升2000億美元,物價上漲加劇通貨膨脹,到頭來買單的是美國消費者,吃虧的是美國企業,沖擊的是國際經貿秩序。

“(美國)在全球化時代開倒車不得人心,升級貿易戰、産業戰、科技戰,阻擋不了中國的發展,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美國經濟政策不合邏輯的又一體現”

拜登政府宣布對華電動汽車等産品加征關稅,也引發美國輿論的批評。

美國城堡投資公司首席執行官肯·格裏芬日前出席卡塔爾經濟論壇時指出,新一輪的加征關稅是拜登政府經濟政策“不合邏輯”的又一體現。

“在過去幾年裏,美國政府一直在大力發展綠色能源;但與此同時,又推出一系列完全與既定的零碳目標背道而馳的政策,對來自中國的低成本、高質量且對美國消費者極具價值的電動汽車征收巨額關稅。”

資料圖:肯·格裏芬

事實上,美國慣用的保護主義措施一直被認爲是“回旋镖”式的自傷行爲。

美國零售業領導者協會(RILA)負責國際貿易的副主席布萊克·哈登近日發表文章,批評拜登政府決定延續301關稅的做法是“對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侮辱”。

文章稱,在過去五年裏,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已經爲華盛頓貿易政策的“失敗實驗”多支付了超過2150億美元的關稅。

美國零售業領導者協會官網截圖

與此同時,歐洲國家也對美國的保護主義政策表示擔憂。

在14日聯合接受采訪時,瑞典首相克裏斯特松與到訪的德國總理朔爾茨共同表達了對美方針對中國産品加征關稅的反對。

在克裏斯特松看來,“加征關稅是破壞全球貿易的壞主意”。

朔爾茨則著重強調了與中國開展貿易的重要性。他指出,目前西方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有一半是由西方制造商自己在中國生産、然後再出口到歐洲的。

“我們同樣不應忘記,歐洲制造商和一些美國制造商在中國市場上很成功,也向中國銷售了大量在西方生産的汽車。”

彭博社報道截圖

許多西方媒體認爲,在全球供應鏈高度互聯的當下,各國應謹慎處理對外貿易,避免導致開放市場瓦解。美國的保護主義政策不利于各國進行公平自由的貿易,不僅無法獲得國際支持,更使美國自己陷入孤立。

與此同時,與加征關稅並行使用的出口管制不僅禁锢了美國本土企業發展、沖擊了就業,還在某種程度上切斷了美企與全球供應鏈的聯系;而中國經濟韌性強,有能力應對短期沖擊,長遠來看還可憑借自身優勢進行新的規劃部署。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學者保羅·特廖洛近日發文指出,美國對華實施大規模出口管制幾年來,在中國企業的持續努力和中國政府的重視下,中國半導體産業發生了積極變化,産業格局更加複雜多樣,投資類型更加新穎,預計今後幾年將出現更多新的技術突破。

《美國事務》雜志文章截圖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記者丨王全文

編輯丨邵一平 林維

簽審丨侯晨 王堅

監制丨關娟娟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