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說媒熱度未散,“相親界張雪峰”又火了

智谷趨勢 2024-05-06 20:49:42

◎智谷趨勢(ID:zgtrend) | 瓜片

哪裏有需求,哪裏就有商機。

有人害怕選到天坑專業,于是報志願有了張雪峰。有人害怕相親拆盲盒,于是找對象也有“張雪峰”了。

“王婆說媒”的熱度還沒散去,在短視頻平台上,最近冒出來一群“相親分析師”。一面白板,一支油性筆,三言兩語就能把相親市場上的“高質量男青年”“優質女嘉賓”扒得幹幹淨淨,讓隱藏的“渣男渣女”無處遁形,起碼能幫你避開相親路上80%的坑。

嘴上說著不談戀愛不結婚的年輕人,又悄咪咪捧紅了一條新賽道。

朋友們,這樣的男人能嫁嗎?

身高1米78,自己做生意,父母事業單位退休,省會兩套房一輛車,都沒有貸款

來源:抖音@軍師無念

自己做生意,說明大小也是個老板。省會兩套房一台車,都沒有貸款,意味著不必背上沉重的月供。而且父母都是事業單位的退休職工,養老問題不用愁,以後還能幫忙帶孩子。

要身高有身高,要身家有身家,在相親市場上肯定是熱門選手。

然而,面對這樣一位“高質量男性”,自稱相親分析師的網紅博主“軍師無念”卻表示:

“這裏邊每一條都是有坑的”。

身高1米78,沒有說體重是多少,說明什麽呢?

他體型一定是偏胖的。

更絕的是,客戶反饋印證了他的判斷:200斤左右。

來源:抖音@軍師無念

他敲敲白板提醒大家:“重點不是說了,而是沒說什麽。”

是不是有點意思了?接下來的分析,更是讓人掉了一地雞皮疙瘩。

父母在體制內,自己做生意,這又說明什麽呢?

他做的是傳統生意,而且是靠家裏資源幫襯的那種。跟創業不同,傳統生意非常看重人情關系,沒有關系就沒有業務。

那麽爲了維系關系,他大概率會煙酒不離手,而且涉足風月場所。因爲“酒色財氣是不分家的”。

來源:抖音@軍師無念

不僅如此,做生意當老板看起來很風光,有車有房,其實收入完全是不透明的。

你根本不知道他是真的掙錢,還是已經欠了一屁股債。

聽到這裏,是不是有種冒冷汗的感覺?

短短幾十個字的個人信息,相親分析師能給你挖出幾千字的隱藏信息。

一般人在意的身高體重,他不予點評。那些看起來正常甚至優秀的個人條件,他重拳出擊。

身高1米78的醫生,有房有車,看似條件完美,問題就出在“短婚未育”上,很有可能存在某些“男言之隱”。

來源:抖音@軍師無念

BBA一輛,說明不是奔馳也不是寶馬,因爲“只有奧迪才會說自己的BBA”,而且一定是A4不是A6。

獨生子,父母雙方都是教師,一聽氛圍就很雞娃。這樣的人學習上也許是滿分,生活自理能力完全可能是0分。

真正的相親分析師,看得了男科醫生,認得了汽車,還熟悉心理學和親子關系,懂一點家庭資産估算,這樣才能精准地排查出每一顆“雷”。

評論區的小年輕們一邊瘋狂記筆記,一邊紛紛驚歎:

我還是太年輕了!

這應該是大學生上的課!

哥這個賽道強的可怕!

來源:抖音

沒錯,一條新賽道正在冉冉升起。

打開短視頻平台搜索“相親”,我立馬就被“相親分析師”包圍了。

他們的形象出奇一致,往往都是站在一塊黑板(白板)右側,上面列出相親對象的基本條件,然後一條一條拆解分析。

粉絲量從幾百到幾萬、幾十萬不等,自稱“互聯網軍師”“互聯網月老”“情感導師”“實戰型情感博主”。

發展之迅速,現在甚至已經有了細分垂直領域。

數量最多的一類博主,專門面向女性群體,幫女客戶分析相親男的條件。前面提到的“軍師無念”就屬于這種類型。

來源:抖音@九叔來支招

來源:抖音@探長傑森

男人的花言巧語難以看穿?男人幫你見招拆招。有人直接亮明身份:男人最懂男人!

來源:抖音@趙老師說媒事

也有博主專門給男同胞出招,每條視頻都在認真探討“這個女生能娶嗎?”

來源:抖音@兔然脫單

來源:抖音@合肥閃姐

當男男女女們還在婚姻大門前徘徊的時候,這群人已經在笑著數錢了。

“軍師無念”第一條發布于4月4日,僅僅半個多月時間,粉絲量已經超過45萬。

在他的視頻評論區,已經有不少人迫不及待地列出相親對象的條件,蹲一個解析。

不好意思,這項服務是收費的。

每天晚上的直播連麥,10塊錢可以聊10分鍾。有時候人太多了輪不到,還得多給錢搶麥。

實在心急的話,也可以選擇包年的咨詢套餐,總價5萬元。另外,加入學習群、戀愛課程、一對一授徒等等,全都明碼標價。

“軍師無念”最新發布的幾期視頻裏,也已經出現了“付費”的標志。試看一分鍾,就會跳出付費提示。

其他相親分析師的收費業務,也基本是這幾樣,差別只是收取標准有些許不同。

人均“恐婚”的當代年輕人,爲何對相親分析師如此上頭?

事實證明,嘴上說著不戀愛、不結婚的他們,全身上下只有嘴是嘴硬的。

武漢大學和“高質量人群”戀愛APP青藤之戀共同發布的《2023年輕人婚戀壓力報告》顯示,約占七成的年輕人認爲需要戀愛也需要結婚。從找對象的動機看,

近半數的年輕人,不論男女,首要目標都是尋找終生伴侶。

來源:《2023年輕人婚戀壓力報告》

發表在最新一期《人口研究》上、題目爲《中國不婚、不育和少育的狀況、影響因素與政策應對》的論文直接指出,中國普婚普育的傳統文化並沒有改變,

不婚不育群體中的大部分人仍然希望結婚和生育。

有個詞叫做“非自願單身”,非常精准地形容出了一代人的婚戀狀態。

拜托,大家都是從小看偶像劇裏的俊男靓女長大的。不是不想結婚,是遇不到“命中注定”啊!

過去十年裏,我國的結婚登記數量一年一個台階穩步下跌。從1300多萬跌到600多萬,足足少了一半。

數據暴跌背後,無數青年男女確診爲“結婚難”。

都市中的年輕人,就像一個個孤島。因爲工作繁忙,生活圈子狹窄,總是很難找到興趣愛好匹配的對象。

于是,他們充分品嘗了相親的苦。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超過八成的單身群體都會相親。差不多有1/2的人一個月至少相親兩次。

既然都相親了,肯定不想吃窩邊草。低頭不見擡頭見的同事,總能聊到工作上去的同行,都是大寫的“PASS”。

但俗話說得好,隔行如隔山。一個來自不同行業領域的陌生人,帶來新鮮感和驚喜同時,也可能會存在不少“隱藏陷阱”。

而閱人無數的相親分析師們,能夠一針見血地發現普通人不知道的“關鍵問題”。

比如“軍師無念”就曾經分析過工程男的三大特征:抽煙喝酒、迎來送往、看著規模挺大其實手上沒錢。

來源:抖音@軍師無念

感情上的事,以前大家總是讓閨蜜兄弟,親朋好友幫忙把把關。但他們的經驗是有限的,而且往往跟不上相親市場上的最新變化。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十年前,結婚有房絕對是加分項。而在房價仍在下跌的現在,資産早就變成了債務,對方有房可能意味著沉重的經濟壓力。

再比如,獨生子女一代走入婚姻,意味著夫妻兩個要贍養4位老人,生活壓力劇增。于是,父母有沒有一筆養老金,成了重要的談判籌碼。

相親分析師的出現,恰好彌補了這一部分的需求空白,高效篩選出合適的對象。

婚姻的經濟屬性日益增強,也讓相親的容錯率變得越來越低。

光是“結婚”這一個項目,足以吃掉一個家庭幾年的積蓄。

《中國不婚、不育和少育的狀況、影響因素與政策應對》這篇論文就指出,調查對象的結婚花費的平均值高達33.04萬元。

這個數字是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萬元)的8倍多。

騰訊發布的《2021年結婚行業洞察白皮書》也顯示,2019年平均每對新人結婚花費就超過了22萬元,是2015年的3.5倍。

沒有結過婚的人,根本不懂什麽叫“花錢如流水”。

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江浙滬獨生女”,結婚當然要用最好的。有博主表示,溫州市區普通家庭的訂結婚花銷,輕松超過100萬。

來源:小紅書

廣東小縣城的普通人結婚開銷,也讓人大吃一驚。

沒有天價彩禮(4萬),很多東西都買便宜貨(兩雙高跟鞋才100多塊錢),蜜月遊也只有兩天一夜……各種項目林林總總算下來,居然也超過了18萬。

來源:小紅書

這幾年隨著各項研究深入,生娃也漸漸從“未知的恐懼”變成“已知的恐懼”。

由梁建章聯同多位學術權威創建的“育娲人口研究智庫”最新發布的《中國生育成本報告》,用冷冰冰的數字揭示:

撫養一個孩子到上大學,平均花費爲62.7萬元。如果是在一線城市,基本要奔著百萬去。

房價、教育和醫療,如同三座大山,足以壓碎任何對婚姻的美好幻想。

既然注定是一場不斷升級打怪的漫長修煉,那麽在出發之前,必須要確定隊友靠譜,裝備齊全。

可是從相親到結婚,從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到親密無間的夫妻倆,最快可能只有幾個月。這麽短的時間,無異于人生的一場“豪賭"。

六年前,曾有一條新聞轟動全網。

36歲的手機應用WePhone創始人蘇享茂跳樓身亡,並且留下遺書控訴前妻翟欣欣“索要千萬逼死自己”。

遺書內容顯示,二人最初認識就是通過婚戀網站,兩個多月就領證結婚。萬萬沒想到,婚後生活沒有絲毫幸福美滿,而是妻子步步緊逼威脅,奪走丈夫名下的所有財産。離婚之後女方仍然步步緊逼,索要千萬賠償,最終男方資金鏈斷裂,絕望自殺。

去年爆火的電影《消失的她》裏,單純富家女嫁給了貪婪窮小子,不僅被丈夫設計殺害,還被僞裝成失蹤企圖騙取巨額遺産,讓不少女同胞看得脊背發涼。

看似溫柔體貼的枕邊人,早就對自己痛下殺心。比電影更讓人毛骨悚然的是,這個故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家裏有幾套房、幾輛車,父母在什麽地方工作,這些都是很容易搞清楚的。

最難猜測的,永遠是人心。

從這個層面來說,相親分析師的出現或許是某種必然。

面臨人生重要選擇時,大家越來越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了。

0 阅读:103

智谷趨勢

簡介:決策者的首席財富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