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軍上崗當“網紅”,長城汽車不再低調

車聞社 2024-05-15 21:55:02

一句“長城炮”,讓長城汽車股價暴漲170億,也讓長城炮迅速“破圈”,從低調實力派變成了“網紅”現象,這就是互聯網時代帶來的影響。

2024年車圈變得更熱鬧了,這份熱鬧的大部分原因並不在各家産品有多厲害,而是因爲車圈變成了飯圈,讓話題度不斷攀升,連普通網友都在吃上一口瓜。

這不禁會讓人思考,到底是産品重要還是人爲重要,各大車廠老大紛紛創立個人號,背上KPI在互聯網上整起活來。

就在近日,長城汽車也將股東大會搬上了互聯網,長城汽車在“保定車神”魏建軍的帶領下,從品牌、技術、産品、市場、渠道等幾乎全維度,進行系列的互動答疑。

六旬魏總再“上崗”,是今年長城頗受關注的大事件,作爲長城汽車的掌舵人,魏建軍今年從開始入駐各個社交平台,互動、直播,台前再度煥發活力,圈粉無數,也是借助本人的影響力,爲長城贏得不少的影響力。

如此變化,也反映出了在其背後的長城汽車正不斷地調整,爲適應新的競爭環境,長城的組織架構也開始調整,新增商品管理和新媒體直播兩大中台,渠道上也開始嘗試直營。

長城汽車被市場逼急了嗎?從數據來看並不如此,過去的2023年,長城汽車累計銷量達123萬輛,同比增長15.85%,實現營收1732億元,同比增長26.12%,創曆史新高,淨利潤70.23億元,歸母扣非淨利潤48.34億元,同比增長7.98%。

而今年Q1,長城汽車累計銷量達27.53萬輛,同比增長25.11%,營收428.6億元,同比增長47.60%;歸母淨利潤32.28億元,同比暴漲17倍。

可見長城汽車整體表現並不差,從現狀來看,也許只是圈層太固定,難以破圈,不然就沒有一句“長城炮”喊出股價暴漲。

長城的護城河,到底是什麽

網紅能帶火一樣産品,但帶不來技術,魏建軍在股東大會上也表示,“長期主義”爲圭臬,基于長期主義,魏建軍提出“發揮長城長板優勢”的方法論。作爲一家“技術驅動型”企業,從魏建軍到高管再到産品經理幾乎清一色搞技術出身,新技術一定是長城的第一條“護城河”。

長城汽車不缺“爆品”也是真,從過往的哈弗H6到坦克300等,不乏爆品,與此同時,長城汽車在技術上同樣顯眼,新能源發展上,長城汽車的技術發展也是全面,ev、phev、bev、皆可以。

尤其是在PHEV的技術上,長城汽車的2擋DHTT兼具性能與成本優勢;而且基于這套技術,延展Hi4智能電混四驅技術更是在衆多車型上車,成爲目前長城汽車主要的攻堅新能源賽道的主力。

新品類發展,仍是長城不可低估的發展道路;從哈弗、歐拉、魏、“炮”系列、“龍”系列,長城汽車近年來也是加快了各定位的車型。

但面對目前的內卷的市場,並不能靠著三板斧就能打天下,尤其是在純電的領域,長城汽車挑戰尤其艱巨,像起步較早的歐拉系列,在股東大會上,也坦言目前歐拉系的吃力,但唯一的“好消息”則是在歐拉上好賣的虧得少。不好賣的才是虧得多。

當然,作爲“保定車神”,從魏建軍到長城汽車在做品類時,並不會是盲目跟風,一切更注重需求與質量,如此才能打造出合格的好産品。

自主品牌影響力在擴大以及銷量上漲的同時,競爭也是相當激烈,2023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同比增長超過36%,但魏建軍提到了另一個不能忽視的現象——“行業虧損是增大的”。                   這並非一個正常現象,尤其是在汽車行業內卷加劇的當下。哪怕銷量已經趕超合資品牌,但大家其實也在做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正如前面所說,長城選擇了堅持利潤與銷量的平衡。而在未來,魏建軍直言,他們也會繼續“堅守底線,追求有質量的發展”。

平視世界,長城有這樣的能力

近年來,自主品牌也是越走越遠,不單是跨出國門,而且在海外創造更大的影響力;作爲最早出海的品牌之一,長城汽車在海外銷售的成績也有目共睹,2023年,長城海外年銷量達31.4萬輛,同比增長82.37%。其次是長城在過去一年也開始帶著新品進軍歐洲市場。

與此前靠皮卡爲主要出海主力不同,攻堅歐洲更需要的是有品質,有實力的産品,挑戰歐洲老牌,魏牌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

總結

一場股東大會,放在了網上舉行,似乎與一般消費者並沒有太大的關系,但從現場的問答以及各大高管的行動可以看出。

長城汽車用了一種更時代化的方式與消費者進行深度交流,魏建軍作爲一個六旬“正值壯年”的掌舵人,也所以非常願意與大家坦誠地交流;在網絡的不同平台中,長城汽車都尊重專業,其宗旨是,將自己的宗旨做得更好。

而這種車圈的“網紅”效應,我們並不排斥,只要在産品上能做到與此匹配的實力則自然受到大家所追捧與認可。

0 阅读:60
评论列表
  • 2024-05-16 07:23

    網上很多人損雷軍,但是也有很多大佬學雷軍

車聞社

簡介:一切不以車爲目的的看車耍車愛車,都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