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期特別國債開閘二級資本債開始“瘋狂”

總財 2024-05-17 16:38:29

【環球網金融綜合報道】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開閘!5月17日,財政部招標首發400億元人民幣30年期特別國債。

事實上,我國曾在1998年、2007年和2020年分別發行過三次特別國債,對經濟社會穩定向好發展産生了積極影響。那麽,當前我國爲何要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本輪超長期特別國債“特別”之處在哪?貨幣政策又將如何配合?

有何特別之處?

特別國債,一般是指在特定時期階段性發行的具有特定用途的國債,此次是我國第四次發行特別國債。而超長期主要指發行期限,我國長期國債期限一般在10年以上,從財政部發布的安排可以看出,今年擬發行的20年、30年、5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期限均大于10年。

從財政部披露的發行計劃看,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周期較長、發行節奏平穩。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爲,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短期內的“抽水”效應有限,對流動性的集中沖擊較預期減弱。

有助于地方債務風險化解。本次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具有三大“特別”之處:常態化策略、強調連續性且規模較大、發行期限明顯延長。此舉旨在擴內需、促轉型,同時有助于降低政府債務風險、優化央地債務結構,並降低政府融資成本。

專家們普遍認爲,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將積極作用于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同時增強財政可持續性。發行此類國債還能有效緩解財政資金壓力,優化政府債務結構,實現長期發展目標。

隨著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市場預期貨幣政策將提供相應支持。中國人民銀行已通過等量續作中期借貸便利(MLF)等措施平穩資金面,並釋放出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協調的信號。

分析師們預計,央行會給予足夠的流動性支持,包括降准、降息等手段。考慮到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節奏平緩,短期降准降息必要性有所下降,但仍需貨幣政策配套支持。若地方債發行集中,央行可能進一步降准降息。

有何影響?

業內專家認爲,根據超長期特別國債的分散式發行計劃,短期內央行實施降准配合的概率降低。同時,考慮到央行對資金空轉和長端國債利率的關注,預計將更多通過MLF加量續作、公開市場操作淨投放等,平抑資金面波動。

同時,分析人士預計,配合超長期特別國債落地,貨幣政策將加強與財政政策的協同配合。降准、加量續作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在公開市場購買國債等都在工具箱內。未來,財政和貨幣金融工具有望進一步發揮出“1+1>2”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5月13日召開的國務院支持“兩重”建設部署動員視頻會議提出,要統籌用好常規和超常規的各項政策,加強財政和貨幣金融工具協同配合。

就如何在政策協調上形成合力,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此前表示,當前政府債券發行成本低,居民持有政府債券比例較低,購買政府債券還有提升的空間。貨幣政策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障政府債券大規模集中發行、支持投資項目建設方面有充分條件。

不久前,財政部明確,支持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央行在二級市場開展國債買賣,可以作爲一種流動性管理方式和貨幣政策工具儲備。

這項儲備工具,被市場人士視作未來財政貨幣政策協同配合的又一抓手。分析人士認爲,隨著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升,央行在二級市場開展國債買賣有望進一步豐富貨幣政策工具箱,更好配合財政政策實施,促進宏觀政策有效傳導。

銀行積極發行二級資本債

今年4月,商業銀行金融債發行規模顯著增長,總額達4546億元,環比增長1033億元。其中,二級資本債成爲銀行募資的主力軍,發行規模高達2063億元,淨融資額達到813億元。

國有大型銀行在二級資本債發行中占據主導地位,中國銀行、農業銀行與交通銀行總計發行了1460億元。同時,多家銀行如中國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等也在二季度計劃增加發行力度,實現淨融資。

面對金融監管的日趨嚴格,銀行正轉向外源式資本補充方式,包括發行二級資本債等,以應對資本金補充壓力。在監管部門鼓勵上市公司增加利潤分紅的背景下,傳統的內源式資本補充方式變得更具挑戰性。

此外,多家銀行還抓住了當前債券市場的良好時機,即利率處于低位、資金面相對寬松的環境,以及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前的窗口期,加快二級資本債的發行,以降低融資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以來,商業銀行二級資本債的發行利率普遍處于較低水平,爲2.32%~3%之間。尤其是中小銀行,如東莞銀行,其二級資本債的票面利率已低至2.62%,爲曆史低點,這大大降低了銀行的資本金補充成本。

市場普遍預期,在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前,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的節奏將持續加快,以充分利用當前低息環境補充資本金。

0 阅读:140

總財

簡介:每天第一手財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