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降低預期,BBA財報全面發布,2024年賺錢會變更難?

路咖汽車 2024-03-22 17:45:51

股價說明趨勢,財報說明答案,趨勢往往大變,答案常常不變。

所有不負責任的假設性猜想和結論,都沒有意義,汽車長期性,最終的數字說明一切。

3月21日,寶馬發布2023年財報,3月19日,奧迪發布了2023年財報,梅賽德斯-奔馳早在2月22日就發布了財報。三家共同的特點,營收均上漲,淨利均下降。

但不能忽略另一家全球頭部車企,豐田集團。官方財報,豐田2023財年前三季度(2023年4月份至2023年12月份)實現營收和淨利潤雙增長。

BBA和豐田財報,電動化轉型下,2024年利潤將進一步收窄

展開BBA和豐田的財報,能夠說明一些問題。

最先發布財報的梅賽德斯-奔馳,2023年營收1532.18億歐元,同比增長2.1%。其中,息稅前利潤197億歐元,淨利潤145.31億歐元,同比下降1.9%;隨後發布財報的奧迪,去年營收698.7億歐元,同比增長13%,營業利潤62.8億歐,同比下降17%。其中奧迪品牌營收爲634.84億歐元,同比增長15%,經營利潤爲48.55億歐元,同比下降21.1%;BBA中最後發布財報的寶馬,2023年營收1554.98億歐元,同比增長9%。息稅前利潤184.82億歐元,同比增長32%,但淨利潤121.65億歐元,同比下降34.5%。

另外,豐田2023財年前三季度銷售收入達34.02萬億日元,約合2852億歐元。經營利潤4.24萬億日元,約合355億歐元,較同期增長了2.14萬億日元,同比增長102%,淨利潤3.95萬億日元,約合331億歐元,同比增長107.9%。

在電動化發展趨勢下,BBA在2023年均出現營收同比顯增,但淨利同比顯降態勢。三家給出的解釋不盡相同。

奔馳淨利僅下降1.9%,官方解釋爲,淨定價、較低的原材料價格和生産成本的改善,與較高的通貨膨脹費用和供應鏈相關成本所抵消。通俗解釋,通貨膨脹和供應鏈制約的大趨勢下,奔馳通過上調車價以及降低生産成本,達成營收上漲和淨利潤僅微跌的態勢。

奧迪的原因,主要是受原材料套期保值波動的負面影響,寶馬同樣是受原材料價格和制造成本的影響。

2024年,BBA似乎並不看好今年的盈利預期。奔馳預計,今年的營收將于去年持平,但回報率將下降;寶馬預計2024年汽車業務息稅前利潤率將略低于預估;奧迪2024年經營銷售利潤也將略低于去年。

具體原因還是全球經濟形勢和汽車市場的不確定性,以及部分零部件緊缺的風險。也就是說,在2024年利潤率繼續微降,在BBA看來是可接受的,畢竟在技術轉型階段,而且中國市場作爲BBA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車市的不確定性尤其明顯,BBA也無法保證穩定的盈利上漲,必須做好利潤下降的准備。

燃油車爲主的豐田繼續作爲盈利能力最強的車企,而加速電動化轉型的BBA利潤下降,是不是說明做燃油車的盈利能力要高于做新能源車。實際上,從銷量數據上看,BBA代表的歐洲汽車工業,在集體電動化轉型下,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果,而以豐田爲代表的日本汽車工業,雖然依舊能保持大幅盈利,但從長遠來看,轉型是必經的過程,只不過豐田還沒深度入局而已。

寶馬證明了電動化轉型沒問題,豐田還能保住利潤?

2023年,奔馳全球銷售的249.2萬輛車中,純電車型銷售了24萬輛,占比9.6%;寶馬全球銷售255.41萬輛車中,純電車型銷售37.5萬輛,占比14.7%;奧迪全球銷售的191.9萬輛車中,純電車型銷售了17.8萬輛,占比9.3%。

其中,算上插電混動車型,寶馬新能源車銷量超過56萬輛,已經成爲全球僅次于特斯拉和比亞迪的,純電車型賣得第三多的車企,說明寶馬的電動化轉型已經初見成效。奔馳和奧迪電動化産品也開始形成規模,並處于快速增長趨勢。因此,雖然奔馳在此前推後了電動化計劃,歐盟也隨之表示電動化政策推遲,但並不意味著,國外車企的電動化進程就此停滯。

BBA今年的計劃,首先提出的就是持續電動化轉型,還包括智能駕駛等一系列電動化增值産業的推進,不難看出,BBA每年提高的研發投入成本,大部分都給了電動化發展。

再結合奔馳表示的淨定價上漲,以及寶馬銷售總監在3月21日表示的今年將對電動化車型進行合理上調價格,就不難判斷,電動車似乎對BBA的淨利潤有一定影響。

但從另一角度來看,尤其是寶馬2023年在電動車領域的表現,目前BBA在電動車銷量大幅增加的情況下,仍能保持連年營收穩增,並且從研發成本投入來看,BBA三家每年增加的研發成本,奔馳2023年增加了15億歐元的研發成本,寶馬2023年研發投入也增加了10億歐元。也就是說,有很大一部分利潤下降的原因,是來自研發成本的增加。

上面數據驗證了,傳統頭部車企在電動化轉型下,雖然受到一定的利潤積壓,但影響相對較小。而且從長期來看,前期加大投入,加速轉型,後期新能源産品上量後,有利于營收的穩定上漲。寶馬就在發布財報前表示,去年營收大幅上漲,重要的原因就是來自電動車銷量上漲。

實際上,奔馳此前宣布的推遲純電動車銷量計劃,並不表示奔馳放棄電動化,相反,奔馳一直宣傳的是加速電動化進程,從市場需求,以及原材料成本,生産成本和技術發展來看,寶馬已經證明了電動車能帶來可觀的營收。

形成對比的是豐田。豐田2023財年淨利潤暴漲,原因就在于其電動化投入相對較小。2023年5月,豐田才宣布到2030年前,投入5萬億日元,加速電動化轉型,這樣的投入僅爲大衆集團計劃電動化轉型投入的20%。

以中國市場爲例,燃油車不僅在銷量上受到進一步壓縮,在利潤上也是如此,而新能源轉型,未來也會影響全球市場。也就是說,豐田依然以燃油車爲主,未來還能不能保持這樣的盈利能力,目前並不好說,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豐田加入電動化轉型,投入逐步加大後,在前期銷售還沒上量時,會經曆利潤下降的階段,這也是其他以燃油車爲主,且電動化轉型較慢的車企,共同面對的問題。

結語

雖然BBA在中國市場新能源銷量不及中國品牌,甚至比不上一衆造車新勢力,但寶馬、奔馳包括大衆的表現,已經說明了歐洲車企在新能源轉型上初見成效。寶馬2023年56萬的新能源銷售成績並未被太多人關注,但數據不會騙人,僅有特斯拉和比亞迪在新能源銷量上超越寶馬。奔馳的24萬輛純電動車銷量,放眼全球市場排名,也非常優異,畢竟奔馳在新能源車的淨定價上,要高于一衆新能源車型。而大衆ID.系列,已經在中國證明了,有跟傳統新能源品牌競爭的實力。也就是說,歐洲車企非但沒有放棄電動化轉型,反而在加速。未來全球電動化的格局,依然充滿變數。

0 阅读:68
评论列表
  • 2024-03-22 18:52

    寶馬新能源簡稱寶新能源[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路咖汽車

簡介:秉承專業態度,創作有趣的汽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