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許世友爲王近山求情,毛主席:放虎歸山,哪個軍區敢要?

曆史典錄 2024-03-05 10:00:37

王近山中將是二野的“虎將”,是解放軍最能打的將軍之一,他也是《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人物,他一生爲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因爲骁勇善戰在軍中被稱爲“王瘋子”。

李德生,尤太忠,秦基偉三位上將都曾是他的老部下,是劉鄧大軍最能打的縱隊司令員,但是1955年授銜儀式過後,王近山卻因爲婚姻問題而被調到農場,多年後,許世友爲王近山求情,請求毛主席可以讓他出來工作……

膽識過人,受到毛主席的接見

王近山自幼家貧,出生于湖北黃安縣,父親爲他取名王近山,在多年的貧苦和饑寒交迫中,王近山從小成爲大戶人家的放牛娃和小長工。

1930年,革命的浪潮越來越勢不可擋,紅安迎來了紅軍,年僅15歲的王近山成爲他多認識的第一個共産黨人的警衛員。

臨行前,王近山問父親:

“爹,你說我能打好勝仗嗎?”

父親堅定地回答:

“你當然能,你是成吉思汗的後人呢!”

“我真是愧對先人呢,近山,就靠你了!”

王近山的父親感歎道!

王近山信誓旦旦應允道:

“爹,你放心,立不下大功我不會來見你。”

就這樣王近山懷著先人的遺志和父親的重托揮別故鄉,開啓了十八年的一去不回返的遠征。

1937年8月25日,奉中央軍委的命令,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二十九軍,第三十軍,陝甘甯獨立第一,二,三,四團和第第十五團,騎兵團等改編成八路軍第一二九師。

而此時的王近山一直是在跟隨著徐向前南征北戰,由放牛娃,士兵,成長爲紅軍指戰員的他,剛滿20歲,就當上了紅十師師長。

王近山總是和別人談起自己的成長過程,他說:

“我是在毛主席和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的影響和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勇敢是向徐帥學習的,指揮是向劉帥學習的,果斷是向鄧政委學習的。”

而真正讓王近山得到毛主席賞識的,還是在保衛陝甘甯戰役中。

1943年10月,太嶽二分區司令員王近山,剛吃過早飯,接到劉伯承師長的親筆信,師長在信中說:

“奉黨中央命令,派你帶十六團赴延安擴編部隊,保衛陝甘甯地區,現在日寇正集中在重兵在太嶽地區掃蕩,敵情複雜,形勢緊張,路上一定多加小心,特別要摸清楚敵人的情況,在這方面我們有些地方不如敵人,比如敵人能夠印出我抗戰幹部的履曆,相片,我們機關部隊所在地和腹地某些險要地形等……”

劉伯承一再囑咐:

“此次西行,你是獨立作戰,在敵我利寡時機變換很快,而上級又無法及時指導的條件之一必須發揮我軍機斷行事的優良傳統。”

王近山也是很清楚這次作戰的重要性,他帶領十六團接近韓略村時,他令團長陳景玉和團政委場詳考把部隊暫時隱蔽起來,自己挑選了幾位精明能幹的戰士,組成便衣小分隊,偵查韓略村附近的敵情和地形。

王近山在同鄉親們的閑談中,把敵人的活動的規律,車隊經過韓略村的時間,韓略村附近的地形,進出路線,摸得清清楚楚。

隨後,他將十六團埋伏在韓略村附近,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在他的指揮下,十六團指戰員經過三個小時的戰鬥,截擊了13輛滿載日寇軍官的汽車,殲敵120余人。

這一仗打的非常漂亮,到了延安後,毛主席接見了王近山,表揚他勇敢,果斷,有膽略,沒請示上級,就主動積極地打了一個漂亮仗,劉鄧首長後來讓人帶口信告訴王近山,表揚他有勇有謀,鼓勵他呀戒驕戒躁,不斷進步!

之後的收複爺台山,定陶戰役,襄樊戰役,淮海戰役,以及新中國成立後的抗美援朝戰役,奪取五聖山,王近山都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勇敢無畏的戰鬥精神,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但是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因爲婚姻問題,王近山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許世友爲王近山求情,毛主席:放虎歸山,哪個軍區敢要?

1955年,剛剛被授予中將軍銜的王近山,卻因爲自己的婚戀問題,人生發生了猝了猝不及防的轉變,遭到了黨內的嚴厲批評,撤銷了他所有的職務,他被分配河南一個農所的副廠長,離開北京時候身邊只有保姆黃振榮願意跟著他。

1969年中蘇邊境緊張,王近山得知之後,想再次爲國效力,隨即他寫信給毛主席,檢討自己的錯誤,在信中他寫道:

“我叫王近山,今年53,要求再次爲國效力。”

這封信是由老部下肖永銀先送到南京軍區許世友的手裏,許世友看後也是認爲打仗不要命的王瘋子對他的處理太過于嚴重,一個中將,一個公安部副部長,去農場當副廠長,找個機會還得啓用他,于是,許世友決定幫一把王近山。

有一次,各大軍區領導開會,許世友瞅了空兒,對毛主席說:

“主席,我想向你報告個情況,這事只有你才能解決。”

毛主席望著許世友,微笑地說:

“說吧,麽事呢?別拐彎抹角的。”

戰爭年代有幾個人很能打仗,現在日子不好過,比如說王近山,我建議注意能夠過問一下。”

毛主席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

“噢!你說的王近山就是那個“王瘋子”吧!主席日理萬機,他似乎在回憶當年處理王近山的事兒還有沒有印象。”

許世友忙說:

“就是他!這個王近山對革命有大功,那個問題處理太嚴重,應該叫他出來工作。”

沉吟了片刻,毛主席望了邊上的周總理一眼,說道:

“這事叫恩來過問一下,還有誰?一並解決……你說的這個王近山瘋得很有水平呢,人也很有個性,下一步放虎歸山,哪個軍區敢要?”

“別人不要我要啊,我放在我們南京軍區。”

許世友趕忙回答。

就這樣,賦閑10余年的將軍出任南京軍區副參謀長。

1969年7月的一天,在南京夜裏一點多,從鄭州開往這裏的火車到站台,當年王近山的老部下,而今都是軍事幹部的尤太忠,吳仕宏,肖永銀以及一大群軍人在臥鋪車廂到處找人,好不容易才從人流中認出了王近山。

王近山是坐著硬座來的,大包小包全是新摘下的地瓜,玉米,南瓜之類,王近山拎著的竹籃裏裝著的三只“咯咯咯”叫的大母雞,幾位將軍快步迎上前來,逐個兒向老農似的敬禮,立正。

王近山對幾位前來迎接他的幾位將軍說:

“這雞是自家養的,全是吃地裏面的蟲子長大的,殺了舍不得。”

而許世友已經早早備好接風宴,酒過三巡後,王近山向許世友說了句話:

“許司令,只要你一句話,我王近山絕不含糊。”

之後,王近山複出工作,擔任南京軍區副參謀長,許世友還將自己房子讓給王近山住,王近山感到措手不及,許世友是司令員,把自己住了很久的房子讓給自己,實在是不好意思,一再推辭。

但是許世友堅持讓他搬,後來王近山也是經常教育子女,一定要懂得感恩,現在房子本來是許司令的,他搬出來讓給我們,一定要記住許司令對我們全家的照顧。

但是,就在許世友調任廣州軍區司令員不久,王近山便查出患有胃癌……

一代名將逝世

1974年,王近山病情加重,住院治療,鄧小平得知後指示:

“要盡一切辦法治療,不行就送到北京”,遠在沈陽軍區任司令員的老部下李德生聽說後,特意派人帶來了紅參。

1978年春天,王近山病重,老部下們得知後都痛心不已,昏迷中,王近山經常喃喃自語:“沖,殺,”兒子王少峰說:

“爸,李德生上去了,爸,尤太忠上去了,肖永銀上去了”。

5月10日,王近山彌留之際,時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聶鳳智來到他的病床前,俯在他的耳邊說道:

“近山,你還記得當年在延安偷看眉戶戲嗎,那時你是師長,我是團長,還有個師長徐深吉,彭老總派出的糾察隊由一個連長帶隊,抓了我麽兩個師長一個團長,那時的我們正年輕啊……”

此時的王近山已經不能再回答老戰友了,王少峰哽咽道:

“聶伯伯,父親,他走了……”

鄧小平得知王近山逝世後,十分悲痛,追悼會上,原定有500人參加,結果來了1000人,許多王近山的戰友以及老戰士,遠道趕來南京來參加追悼會,表達他們對王近山的哀思。

數年後,鄧小平親筆爲王近山題詞:

“一代戰將!”

1 阅读: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