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國勞動學會會長楊志明:數智賦能城市品牌高質量發展

中國城市報 2024-05-19 19:36:52

新時代呼喚創新性城市品牌發展。“數智賦能城市品牌發展需要著力推進五個創新。”5月18日,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國勞動學會會長楊志明在2024城市品牌論壇上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創新城市品牌發展理念是新時代城市發展的關鍵。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國勞動學會會長與人社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楊志明(左)在2024城市品牌論壇上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右)采訪。

楊志明認爲,品牌是可溢價的無形資産,數實融合正使城市品牌在創新的賽道上增值,數據這個新的生産要素嵌入城市品牌發展將産生超乎想象的效果。數字經濟成爲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先導力量,深刻改變著人力資源的配置方式,一批融合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新型建築、旅居康養等現代服務新業態的品牌企業正在形成數智賦能城市品牌的支柱力量,使“資源城市”“産業城市”向“數字城市”“智慧城市”躍升。每一個進入數智賦能城市品牌發展的人都受到創新的熏陶和數字的感染。人才與産業同向發力、同頻共振,才能爲互聯網技術與人力資源融合的新一代數智城市品牌注入新動能。

“思路有了創新點,改革就有突破點,開辟城市品牌新賽道就有切入點。”楊志明指出,一是加快激發數字經濟活力的機制創新。實踐說明,數字經濟等新業態中的數據是“金礦”,挖掘才更有價值,運用好加“數”度,才能點亮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最大限度地釋放勞動技術、管理資本等數據要素的能量,才能讓數字經濟創造財富的源泉在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中迸發。

二是加快數智賦能的技術創新。在廣泛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時代,必須努力打造透明化生産、數字化工廠、智能化礦山,加快智能制造叠代升級,才能在構建“新質生産力”的過程中,由“頭部企業”引領一大批中小企業快速提升到智能制造時代。工業時代消耗多的是電力、材料和人工,而智能制造“吃進”更多的還有數據、算法和算力。

三是加快産業融通和智慧場景的創新。推進工業互聯網的産智融合、智慧城市建設的城智融合,以及人力資源服務業線上線下人智融合,新制造正與新營銷形成新産業鏈條。智慧場景正在用智能與算力不斷延伸和放大人類腦力體力的極限,破解著城市品牌發展曾經難以解決的問題,特別是人才開發嵌入數智化的場景,正在使産智融合延伸到人智融合的創新維度。

四是加快數字經濟的人才創新。“兩才” (高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並重、“兩歸”(海歸、城歸)並用是數字化轉型中加快人力資源縱向提升、激活蟄伏的人力資源潛力的戰略導向。中國勞動學會課題研究顯示,我國將進入高水平工程技術人員引領的“人才時代”、高技能人才引領的“技工時代”,將從“人口紅利”向“技能紅利”轉變,從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躍升。因此必須讓數字人才集中地率先打造“數智人才高地”。

五是加快數據要素聚集的環境創新。數智融合過程中,産業聚才需有項目,待遇聚才需有收入,感情聚才需有環境,讓人才流、物質流、資金流、技術流、數據流源源不斷地流入“品牌強市"、流入數字經濟“窪地”、流入數智人才高地,使每個進入人力資源數智賦能“雲”時代的人才就如同進入“磁場”一樣,能沉浸式、故事性、生成式地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斷“刷新自己”,釋放潛能。

■來源:中國城市報記者 葉中華

0 阅读:6

中國城市報

簡介:用專業視角發掘新聞,城市觀點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