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與AI深度融合開辟通信産業新賽道

網信天津 2024-05-05 14:00:13

在日前召開的2024全球6G技術大會上,通信與AI的融合成爲與會嘉賓熱議的話題。大家普遍認爲,通信與AI深度融合是通信演進的重要方向,將不斷降低網絡的運營成本,提升網絡性能,帶來的新業務能夠開辟通信産業新賽道。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認爲,AI憑借強大的數據處理和學習能力,爲6G發展注入新活力。隨著大模型技術發展,開辟了通信與AI融合的新階段,進一步推動泛在智能的實現。他指出,要考慮保證AI算法在通信網絡中應有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高模型和數據的傳輸效率,降低能耗,設計簡潔高效的分布式AI架構。

  中國聯通此前發布的《6G白皮書》提出,讓AI內生于網絡的資源層、功能層、管控層和服務層,以此提供有QoS(服務質量)保證的AI服務。“目前,AI的發展已經進入大模型階段,通信大模型能夠實現自主化網絡和智能化服務,支撐網絡的運營優化,提升網絡的效能。“中國聯通研究院副院長唐雄燕表示。

  可見,AI將使能6G實現網絡自治,但面臨綠色發展需求、實時性要求和性能不確定的挑戰,中國科學院院士、紫金山實驗室主任、未來移動通信論壇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尤肖虎提出基于數據知識圖譜的原生AI,通過從無線大數據中甄別挖掘出關鍵少量特征數據並實時驅動智能優化,可以高效滿足6G網絡智能的綠色和實時性要求;通過進一步發展特征數據驅動的網絡數字孿生,讓AI方法在實際部署前在孿生體中進行性能預驗證,能高效解決網絡AI的性能不確定性問題。

  相比5G,6G對終端芯片的要求更高,AI的運用有望降低芯片複雜性挑戰。中國工程院院士邬賀铨表示,發展6G需要有更開拓性的思路。比如,6G終端芯片爲適應多模式或多架構,可以考慮發揮AI技術的優勢,以計算代替調制和編碼及射頻前端處理,探討降低終端芯片複雜度的可能性。

  在6G發展當中,除了網絡傳輸、運營等可采用AI技術,一些被AI所賦能的終端和場景也是6G非常核心的應用。

  在終端産品層面,GSMA聯合其會員于2月發布的《6G終端願景白皮書》闡述了6G終端的9大潛在典型場景,涉及智慧家居、遠程醫療、數字孿生等,提出“AI技術將成爲未來6G終端不可或缺的關鍵能力之一”。

  榮耀終端有限公司無線通信首席專家龔衛林表示,整個6G終端對信息處理的能力要求會顯著提升,甚至是爆炸式指數量級的提升。需要利用包括AI、多設備協同,共同去提升終端能力。6G終端是我們整個用戶和整個智慧連接的一個通路,它作爲一個連接數字世界的載體,可能會把整個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連接起來。

  雲端機器人有望在6G賦能下迎來大規模普及,走進千家萬戶。“如果我們部署了大量以AI爲核心的應用,那就意味著我們的6G網絡除了要支撐信息的傳輸外,還要對整個應用本身進行一個網絡級別的優化。”達闼機器人創始人、CEO黃曉慶以人形機器人爲例介紹說,從雲端大腦到邊緣再到機器人本體,存在一定的傳輸距離和處理時間。所以在6G網絡的建設中,要把握AI機遇優化網絡系統,在網絡邊緣提高機器人的反應速度。

  在黃曉慶看來,由于有了AI技術優化,讓6G變得非常有用,6G會成爲雲端智能機器人的神經網絡,屆時人形機器人的未來就得到保障,通信行業也開辟出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空間。

來源:新華網

審核:郦陳雪

編發:馬 凱

素材整理:施嬌嬌、呂昕洺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