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恐襲,槍手見人就殺,幕後真凶的可怕計劃,美早已提前獲悉

兵器視頻 2024-03-25 15:46:04

美國提前預警俄羅斯,莫斯科將有一件大事發生,轉眼就有4名槍手恐襲,造成上百人死傷,幕後真凶囂張認領“戰果”。

前言:莫斯科附近郊區拉斯諾戈爾斯克市“克羅庫斯城”音樂廳發生恐怖襲擊,結合各方報道可得知,槍手抵達目的地後,立即朝手無寸鐵的安保人員發起射擊,而後從正門闖入,除無差別掃射外,還投擲手榴彈和燃燒彈,造成上百人死傷。這其中,三大疑點表明,這件事並不簡單。

(圖解:莫斯科一音樂廳發生槍擊事件)

1、莫斯科恐襲:裝備精良、精心策劃

一場音樂會變成一場噩夢,引發全世界擔憂與關注。

從這次恐襲的先關報道中看,我們大致能提取到以下幾個信息點:

首先,幾名槍手裝備精良。身穿迷彩服與戰術背心,手持自動步槍,還攜帶瞄准鏡與戰術背包,包中有十多個彈夾、四五百發子彈以及多枚手榴彈和燃燒彈。

據知情人士說,手榴彈和燃燒彈引發大火和爆炸,導致這一可容納6000多人的音樂廳,瞬間被火焰吞沒。目前已知死亡人數已經超過130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死于燃燒物中毒,最小的一名遇難者,僅7歲。

其次,這些槍手訓練有素,從發動攻擊到撤退路線,都能看出這一危險計劃,是經過精心制定的。

他們兵分兩路,一部分人從正門闖入,見人就殺,時而單發射擊、時而移動掃射,安保人員和音樂廳內無辜民衆無一幸免。另一部分則繞道鄰近展覽中心窗戶進入,從背後發起偷襲。

俄執法機構發布報告稱,在1名槍手全場掃射時,其他幾人還封鎖出口。等警方駛來後立即駕駛白色轎車駛離。

只不過,最終還是在逃往俄烏邊境途中,被警方逮捕。

(圖解:被抓捕的4名嫌疑人)

2、真凶主動認領,普京做出指示!

被抓後,這些槍手在審訊過程中稱,自己是受雇于人才發起恐怖襲擊的,最初暫定報酬爲100萬盧布,也就是人民幣7萬元,但最終交易價格只定在25萬盧布,相當于2萬元人民幣。

也就是說,這些人居然爲了這一點錢,去殺害上百人,甚至最後有可能搭上自己的性命。

環球網報道稱,因爲俄羅斯在很早以前就廢除死刑,所以這一次制造恐怖襲擊時間的人,很可能無法被判處死刑。

爲此,俄杜馬提議修改憲法,恢複死刑,拿議員話說就是,“殺人不償命是不合理的,不能單純強調殺人者的人權,而忽視了被害者的人權。如今,幾個恐怖分析無法被判處死刑,恰恰說明了法條的不合理,需要變通。”

此類事情還發生在2004年,一起慘案造成300多名兒童與教師死亡,但最終那些武裝分子也沒有被判死刑。

除了對槍手的判決結果有異議外,對于整件事,其實還有部分疑點沒有解釋清楚。

比如國籍問題。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發布消息稱,涉案人員約11名,其中1名19歲青年,因拒捕被揍的眼睛都閉不上,加上他,共4人被抓,全部是塔吉克斯坦公民。

但塔吉克斯坦外交部卻第一時間否認,並發布官方聲明稱,通緝名單上的幾名塔吉克斯坦公民並沒有參與襲擊,其從2023年11月之後就一直在國內居住,與莫斯科發生的事情無關,

(圖解:美國聲稱早已提前受到恐怖襲擊的可靠情報)

3、大有來頭?美國提前做好預警

再比如雇傭這些人制造慘案的幕後真凶是誰?

一開始,很多人都猜測與烏克蘭和美國有關,但很快伊斯蘭國分支“伊斯蘭國-呼羅珊”就宣布對此事負責。

值得一提的是,與俄羅斯上述抓捕襲擊者說法不同,該組織宣稱襲擊者已全部返回基地。

對此,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講話稱,這次恐襲組織者,正在爲血腥恐嚇行爲做准備。外界猜測,這或許是對普京的一次“下馬威”。

“伊斯蘭國-呼羅珊”是常年活躍在阿富汗、巴基斯坦等部分地區的激進分子,與“伊斯蘭國”組織一拍即合後加入,成爲分支之一。

當年,該組織遭到國際社會沉重打擊,特別是在敘利亞,一度遭到美國和俄羅斯的強力打擊,隨著俄烏沖突、巴以沖突接連爆發,美俄注意力被扭轉,該組織殘余力量便瞅准機會,想要“死灰複燃”。

據悉,美國早在3月8日的時候就已經得到“伊斯蘭國-呼羅珊”這一可怕計劃的可信情報,並稱提前向俄羅斯發出預警。同時,也警告美國公民不要前往莫斯科音樂廳。

不過,俄羅斯駐美大使阿納托利·安東諾夫則否認到,“沒有事先收到美方通知”。

有心人士注意到,伊朗此前也發生相似恐怖襲擊事件,美國同樣強調自己提前收到了消息,這或許說明,美國已經將恐怖襲擊行動視爲輔助戰略工具。

總的來說,伊朗也好俄羅斯也罷,恐怖襲擊事件頻發,表明“反恐”已經迫在眉睫,美俄有必要做出調整,深化合作,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威脅。

0 阅读:278

兵器視頻

簡介:讓我們一起暢聊國內外最新資訊、最前沿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