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兵團司令爲何不選王必成,而選宋時輪?資曆大于能力

文史茶館 2024-04-21 16:12:15

1949年,第九兵團成立,司令員選擇了宋時輪,這個任命是很有爭議,很值得商榷的。後來第九兵團入朝作戰,在長津湖戰役中釀成重大損失,宋時輪這個司令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左一王必成,坐著的左邊那位是宋時輪)

那麽,很多人就質疑,讓宋時輪在當這個兵團司令員,是否合適?是否是最優選擇呢?

華東野戰軍的縱隊有十幾個之多,但是縱隊和縱隊之間也是有差別的。有些是主力,有些不是主力。粟裕在指揮作戰的時候,用的最順手,他最器重的是一縱,四縱,和六縱。

這三個縱隊當然是華東野戰軍的精英部隊,王牌部隊。作爲六縱司令員王必成,在萊蕪戰役和孟良崮戰役中都有突出的表現,可以說是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王必成有個綽號叫王老虎,攻勢淩厲,如猛虎下山,不給敵人喘息之機,他深得粟裕兵法的精髓。而宋時輪擅長防守,有“排炮不動,必是十縱”的說法。

同樣都是縱隊司令員,王必成的六縱,戰功要比宋時輪的十縱大。爲什麽宋時輪能當上兵團司令員,而王必成卻不行呢?

首先還是看資曆。資曆很重要。宋時輪比王必成大5歲,入黨時間比王必成早3年。宋時輪畢業于黃埔五期,而王必成則是泥腿子出身的大別山將領。

(粟裕和王必成)

宋時輪跟隨中央紅軍走完了長征,是中央紅軍的高級將領,長征到達陝北,宋時輪擔任紅30軍軍長,在劉志丹不幸犧牲後,宋時輪接任紅28軍軍長,他是正軍級將領。

王必成跟隨紅四方面軍走完了長征,他最高的時候當過副師長。抗日戰爭時期,宋時輪是八路軍最早的一批團長,而王必成當上新四軍團長的時間稍晚一些。

從資曆上講,王必成不如宋時輪。

資曆還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山頭。第三野戰軍的前身是華東野戰軍,而華東野戰軍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陳毅領導的山東野戰軍,另一部分是粟裕領導的華中野戰軍。

粟裕爲人比較謙虛,當然他的革命資曆也沒法跟陳毅相比,所以兩大野戰軍合並,粟裕自己當了副職,他提出華中野戰軍的將領盡量都當副職,讓山東野戰軍的將領當正職。

山東野戰軍將領的軍職相對較高。比如山東野戰軍的政治部主任唐亮,就當了華東野戰軍的政治部主任,而華中野戰軍的政治部主任鍾期光,只好屈居唐亮之下,當了政治部副主任。

到第三野戰軍成立,原粟裕華中野戰軍的將領在任職上,還是很吃虧。四大兵團司令員,只有葉飛是粟裕老部下,其他三位王建安、陳士榘和宋時輪,都是陳毅山東野戰軍的將領。

這樣也只好委屈王必成了。從某種意義上講,王必成就是粟裕的一個縮影,能力很強,戰功很大,惜乎資曆太淺。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宋時輪統領第九兵團進入朝鮮,因爲各種原因吧,准備不足,倉促上陣,致使損失慘重,很多將士被凍死凍傷。對此,宋時輪難辭其咎。

所以從朝鮮回國後,宋時輪就不再帶部隊了,而是到軍事院校任職。宋時輪回國後,王建安進入朝鮮擔任第九兵團司令員,王必成擔任副司令員。因爲王建安身體不好,事實上是王必成在指揮第九兵團。

可惜的是,朝鮮戰場已經沒有大仗可打了,王必成來的太晚了。如果是王必成帶領第九兵團入朝作戰,恐怕後就不會有那麽多損失了。

從朝鮮回國後,王必成一直在大軍區任職,擔任過南京軍區副司令員、昆明軍區司令員和武漢軍區司令員。軍委對他相當器重。

(參考書籍:《虎將王必成》)

11 阅读:4369
评论列表
  • 2024-05-01 14:07

    其實華東軍區應多設幾個副司令安排這些老資格將領,陶勇王必成都能當兵團司令員,栗裕指揮也更順暢一些。

  • 2024-04-22 13:00

    是的,沒資曆很難鎮場子

  • 2024-04-21 22:18

    沒選陶勇 陶勇副司令員 導致他只授了一個中將

  • 2024-05-13 13:11

    大別山盡出猛將啊

  • 2024-04-22 13:23

    九兵團主力是20軍27軍,改編前是華野葉飛1縱、許世友9縱。應該讓此二人任兵團司令。不知道爲什麽讓來自28軍華野十縱的宋時輪來自己不熟悉的部隊。

    東風浩蕩 回覆:
    許已調山東軍區司令
    東風浩蕩 回覆:
    葉飛十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