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王近山彌留之際,對身旁的子女喃喃道:快呼叫炮兵火力支援

南書房 2024-05-11 13:59:14

“王近山同志,中央現在對領導幹部離婚問題,非常反感,你真要離了,後果很嚴重啊!”

上世紀六十年代,王近山離婚案轟動了整個黨內,連毛主席、劉少奇都關注到了這件事。

王近山堅定選擇離婚後,從此,他的軍職沒了,黨籍沒了, 他的人生走向了另外一個拐口……

一、二野“朱可夫”

早在紅軍時期,王近山就有了“瘋子”之名,其打仗不要命的戰鬥風格,讓戰友們非常欽佩。

一次戰鬥中,子彈打光的王近山直接揮舞著大刀,和國民黨士兵肉搏,最後,王近山直接抱著敵人,一起滾下懸崖。因爲王近山的不畏犧牲,這一戰,紅軍戰士們士氣大振,贏得了勝利,而當戰士們以爲王近山犧牲了的時,王近山卻成功活了下來。

抗戰前夕,打仗英勇的王近山,成爲一名紅軍師長。

而讓王近山真正成名的一戰,還是韓略村伏擊戰。

1943年底,日軍展開了對我延安腹地大規模掃蕩,爲保護黨中央安全,陳赓命令王近山帶一支部隊,急行軍增援延安。

考慮到王近山“瘋子”一般的性格,陳赓再三叮囑他,一切以毛主席等領導人安全爲重,切不可戀戰。

在地下黨同志的幫助下,王近山帶著部隊很快抵達了延安不遠的韓略村。

通過仔細偵察發現,韓略村很明顯是日軍掃蕩延安的後方物資支援中心,王近山想到,如果自己可以率軍端掉這裏,那麽敵人沒了彈藥等後勤物資,延安之圍自然就解開了。

于是,王近山沒有按照事先的部署,而是精准得抓住了戰機,打了一個伏擊戰,此戰,不但摧毀了敵人大量的後勤物資,還消滅了一支由一名少將,4名大佐等衆多軍官組成的日軍觀察團。

戰後,毛主席親自接見了王近山,並給予了高度評價,毛主席指出,王近山敢于打一場沒有命令的硬戰,足可見其能力和膽識。

解放戰爭時期,王近山同樣戰功赫赫,其率領的部隊是中野一支鋼刀,王近山後來甚至有了“二野朱可夫”的稱號。

二、王近山臨終前高喊“頂住”

1964年,由于種種因素和誤會,王近山鐵了心,要和結婚26年的妻子韓岫岩離婚,當時,解放軍內部出現了另娶年輕妻子的不好作風,爲此,中央多次召開會議批評,在此“整風運動”下,王近山的離婚事件,很快被當成典型處理。

韓岫岩爲了挽回這段26年的婚姻,她甚至寫信給中央,毛主席親自指示劉少奇處理這件事。

盡管無數人勸說,可是,性格剛硬的王近山,還是選擇了離婚。

中央爲此作出決定,王近山由中將降爲大校,一切黨政軍職務被撤掉,不久,王近山被安排到河南農場勞動。

1969年,趁著九大召開之際,時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將王近山想出來帶兵的信件,轉交給了毛主席。

在許世友等老同志幫助下,1970年,55歲的王近山重新回到部隊,擔任南京軍區副參謀長。

遺憾的是,正當王近山大展拳腳時,王近山卻被查出了癌症。

1978年5月,王近山在臨終前,特意交代幾個孩子,絕不同意韓岫岩參加自己的追悼會。

雖然王近山始終沒有原諒韓岫岩,可韓岫岩從來沒有忘記王近山,在王近山去世時,韓岫岩在家裏擺上了丈夫的遺像,祭奠了丈夫,在之後的日子裏,韓岫岩經常和兒女們講述王近山的革命故事,以及二人相愛的革命愛情故事。

王近山臨終之前,他的意識已經完全模糊了。

王近山幾個兒女全部守在他身邊,只見王近山喃喃自語道:“頂住,一定要頂住,快呼叫炮兵部隊火力支援。”

王近山兒子王岩一邊流淚一邊說道:“父親,頂住了,李德生叔叔頂上去了。”

王近山彷佛放下了什麽說道:“李德生上去我就放心了。”

不久,王近山安詳得去世了。

三、王近山和李德生生死戰友情

那麽,爲什麽王近山兒子說“李德生頂上去了”,王近山就說放心了呢?二人之間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1934年,李德生調到紅4軍10師,擔任班長,而王近山正是第10師28團團長。這一年,李德生18歲,王近山19歲,因爲共同的信仰,年齡差不多大,二人很快成爲好朋友。

1935年,因反對張國焘另立,李德生被一些陰謀分子陷害開除黨籍,撤銷了班長職務。雖然如此,李德生仍然堅信自己所走的革命道路是對的,他相信總有一天,黨會還自己清白。

之後,李德生帶著冤屈開始了長征。而李德生能夠走完長征,王近山對他的幫助非常之大,因爲李德生被開除黨籍,因此,他的處境是非常艱難的,很多同志不敢接近他,然而,性格剛硬的王近山,卻仍然一如既往得和李德生在一起。

抗戰爆發後不久,王近山擔任769團團長,李德生正是王近山麾下的營連長。解放戰爭時期,二人又是長時間在中野6縱一起並肩作戰,王近山是6縱一把手,李德生則是6縱一名旅長。

當然,二人共同指揮的戰役中,上甘嶺戰役無疑是影響力最大的。

1952年,上甘嶺戰役爆發後,美軍範弗利特將軍,發動了極其猛烈的炮火攻勢,面對志願軍駐守的不足4平方公裏的陣地,美軍每天足足砸下了幾千噸炮彈,整個陣地被足足削平了好幾米。

最初,堅守在陣地上的是15軍,面對美軍強勁的炮火攻勢,15軍傷亡非常慘重,在這種情況下,負責上甘嶺戰役指揮工作的王近山,果斷將准備修整的12軍調了上去,而李德生當時正是12軍副軍長。

在12軍和15軍的共同死戰下,在李德生和15軍軍長秦基偉的配合下,志願軍創造了堅守43天的上甘嶺戰役勝利奇迹。

根據王近山身邊警衛員回憶,當王近山得知李德生已經帶著12軍進入上甘嶺陣地時,王近山明顯精神緩和下來,他緩緩得說了一句話:李德生上去了,我就放心了。

王近山晚年雖然從中將,被降到了大校,但不管如何,王近山對黨始終是忠誠的,戰爭歲月中,王近山對革命的功績,是誰都抹殺不了的,這是一位值得後人銘記的鐵血軍人。

1 阅读: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