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拜登是一丘之貉,中國正在爲更殘酷貿易戰做准備

包明 2024-05-20 11:28:56

2024年的美國大選正在臨近,剩下不到半年時間了。特朗普和拜登使出渾身解數,競相表現自己才是那個應該坐進白宮的人。在對華貿易問題上,兩人的立場基本相同但也有區別。無論特朗普還是拜登,都認爲應該對中國強硬,越強硬越好,要通過增加懲罰性關稅、禁止中國優勢産品進口,來壓制中國經濟發展。區別在于,拜登是現任總統,可以采取實際行動來打擊中美貿易,特朗普就只能口頭威脅了。因此,無論誰上台,中美關系將繼續處在嚴寒當中,貿易戰會變本加厲。對此,諸多的中國企業正在做准備。

從目前的選情看,特朗普似乎占據優勢。美國著名研究機構經濟學人智庫在5月2日發布研究報告,認爲特朗普可能一上台就取消與中國的正常貿易關系。這項關系曾經叫做最惠國待遇,也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先決條件之一。特朗普不但要取消這個待遇,還要把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60%。作爲著名的“闖王”,特朗普完全有可能幹得出來,而且共和黨把持的衆議院還會支持他。民主黨人主持的參議院也不敢正面反對。中美作爲世界上兩個最大的貿易國,如果美國做出這樣的舉動來,那就意味著世貿組織的滅亡。國內外專家普遍分析說,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中國肯定會尋求和美國談判,並且設法從墨西哥之類的第三國轉口。

若是拜登勝選繼續執政會如何呢?事情也不會有太大差別,拜登未必會對中美貿易搞一刀切,但是會采取切香腸戰術,一點一點扼殺兩國貿易。比如這次拜登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鋼鐵、半導體等貨物加稅,涉及貿易額180億美元,總量似乎不大。中美之間的直接貿易雖然已經超過了6600億美元,但這樣一次次制裁,一片片地切“香腸”,結果不會好的。

因此,大量中國企業已經走出去,在第三世界國家設廠,試圖繞過美國設置的關稅壁壘。但是,這樣的被動方式能解決問題嗎?恐怕不行。中國是當今世界最主要的電動汽車、锂電池和綠色能源供應者。其他國家並不是不想爭奪這塊市場,而是根本就搶不上。中國企業即使把最後一道工序放在墨西哥,核心産品還是要從中國提供。對這一點,美國政界和商界是很清楚的。實際上,美國政界一直在叫囂,對于轉口而來的中國産品,一樣要進行制裁。這樣的制裁落地,只是個時間問題、強度問題。特朗普上台,制裁會來的更加猛烈一些。拜登上台,制裁會采用溫水煮青蛙的模式。所以,中國出口産品面臨更嚴厲制裁,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美國市場的風險不僅僅是貿易保護,還有購買力問題。美國政府和民間的購買力,很大程度上是靠舉債維持的。隨著債台高築,美國從政府到消費者,購買力崩盤的前景越來越明顯。到那個時候,中國企業就算想再多的辦法,也無法解決客戶消失帶來的危機。如果特朗普上台,以他魯莽的行政方式,和他在共和黨內的影響力,這場危機可能來得很快。中國從政府到企業,不做未雨綢缪的工作恐怕是不行的。

這也是中國近期加強一帶一路倡議合作,推進與俄羅斯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的原因所在。這個世界如果擺脫了美國的控制,很多購買力就能回到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手中,那中國制造的各種産品,就能在這些新市場上找到銷路。至于用什麽貨幣來支付和結算,是一個暫時比較困難、但一定可以克服的技術問題。可能這些國家要求中國提供一定的技術轉移和當地生産,但核心技術與核心産品始終還是掌握在中國手裏。畢竟,世界上找不出第二個中國,也不太有人能複制中國的産業發展路線圖。

到了那個時候,美國想制裁什麽,就讓他去制裁好了。美國獨斷專行,打斷不了全人類追求幸福生活的努力。

1 阅读:654
评论列表
  • 2024-05-21 06:25

    說過了頭,扯到全面脫鈎地步了,所以不知所雲,這就是不專業的表現,!

包明

簡介:資深軍事評論員,軍事後勤學碩士,作戰指揮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