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爆了!“五一”假期牛欄坑肉桂依舊成爲頂流,它究竟有何魅力

小陳茶事 2024-05-03 22:58:47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大魚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2024年5.1小長假的第3天,動車站堪比春運。

候車室裏烏壓壓一片。及至到了站台,對面停下一輛車,蜂擁而出的,仍舊是烏壓壓一片。

想來,武夷山的景區裏,今天亦是人滿爲患的。

果真,還沒到牛欄坑,只到坑外,便又見烏壓壓——坑口整條路都停滿了車子,只不見人影。

人,都進坑了。

武夷山胡歌就曾經調侃道:“牛肉”采摘堪稱岩茶版“華山論劍”。各路英雄好漢雲集,只要你身處在岩茶江湖,就免不了到此打卡。

不然,別人還以爲你退圈歸隱,從此不問江湖事了。

連“牛肉”采摘都缺席,還算圈中人麽?

《2》

今年的牛肉采摘,一如往常地熱度不減。

滿坑裏,采茶的、挑青的、帶山的、路過的,幾乎要錯不開身。

早早就查了天氣預報,今天是個陰天,溫度在26左右。

這會子呆在坑裏,果真極爲舒適,不冷不熱,還有微風徐來。

早起下了一點兒小雨,大概到九點十點就停了。

接下來就是漫射光溫柔地撫摸著茶樹,風徐來,天空晴開。采茶工們便陸續上山,開始了采摘。

剛走到坑口時,山壁上的茶已經開始采了。

再往前,有一片肉桂茶樹被采得幹幹淨淨,采光了,樹冠上僅殘留采剩的大葉。

一路往裏走進,不時間錯身讓道,將路讓給挑青工。

岩茶的挑青,極度考驗體力。

一大筐茶青,連筐帶茶,重達百斤並不稀奇。

爲了保持平衡,用一根扁擔挑兩筐茶,一前一後加起來就是兩百斤。

狹路相逢,如果避讓不及,采工容易閃到腰。

所以,采茶季的時候,遠遠看到前面有人挑青下山。

及時讓出道,別擋在面前是大家的共識。

好在牛欄坑作爲一條東西走向的坑,前後兩端各有出口。

挑工們不需走太遠太陡的路,將剛采下來的“牛肉”茶青挑到路口後。

就能趕緊裝車,運送入廠。

細看了一圈今年的“牛肉”,青葉摸起來手感特別舒服,柔軟、柔亮、鮮活。

摸在手上,似輕撫質感極好的綢緞,聞起來清香撲鼻,未來做出來想必亦同往年一樣是極好喝的。

《3》

坑裏除了采茶,還有許多帶山的山場主——對待自家的“牛肉”采摘,各家都護得像眼珠子似的。

親自帶山,且早早就安排好了人手。

只要天氣放晴,便趕緊拉上一車人馬,帶上工具,進山去。

因爲天氣的原因,今年各家安排的采工數量更多——雨水較多,不趁著天氣好搶著采,哪裏夠賣?

尤其“牛肉”這麽精貴的茶,采茶過程完全不容馬虎。采摘人手自然是按最大富余量來安排,甯多勿缺。

采茶工多了,便會出現一個個經典的場景——二十幾株茶樹的小小茶地,也湧進了十幾位采茶工站在裏面,跟插蛏似的站著。

換成往年,如果家裏茶樹多,盡可以不慌不忙,分成兩天去采——今天采不完的, 留到明天。

但今年的天氣多變,無法預測晴雨,趕緊下手,先采了再說,是今年大家對待采茶的普遍心態。

《4》

巡了一遍坑裏,發現遊客並不多。

(PS,後來看新聞才知道,來武夷山旅遊的外地遊客,大隊人馬堵在了天遊峰。)

往年那些熱衷于擺拍的、直播的、趁熱度的人,也少了很多。

畢竟,現在消費者的鑒別能力也提高了,大家也都知道,很多人是進來“蹭山場”的。

比如說,某茶界網紅在牛欄坑采摘現場,拍圖片,拍視頻,拍了半天,還直播搞了半天。

結果他一斤牛欄坑肉桂的茶都沒有拿,全部都是賣外山的茶。

借牛欄坑的熱度,賣外山的茶, 這種騙局因爲屢屢被人識破,所以“蹭山場”的人也覺得沒勁。

屢屢受挫後也不再跑來做無用功,跑來這邊曬太陽、餵蚊子了。

今天從坑頭走到坑尾,一路上總共就看到兩路拿著照相機的人,還都是茶農帶隊,自己拍自己家的茶園。

這兩年,稍有宣傳意識的茶農,在采茶季,會著重對自己家的茶園進行宣傳。

請上幾位年輕妹子。穿上漢服、穿上旗袍、穿上馬面裙,然後現場拍上美美的宣傳照。

爭相在互聯網上出圈,是當下茶農們極力想抓住的生存出口。

《5》

今年坑裏在地理上也有新變化,那就是,相比往年同期,坑內地上的土壤更潤澤,空氣中的水汽比較豐盈,小溪裏的水也變多了。

但土壤依舊松潤——身處正岩核心,土壤當中的風化岩碎屑多,多砂礫質,土壤比較疏松透氣,雨水並不會令土壤産生泥濘感。

正岩風化砂礫壤的透氣性,可見一斑。

走在坑內的溪流旁,明顯能感到今年的溪水更多。

往年能在牛欄坑內看到的澗流,是淺淺的一條溝。今年再一看,清溪潺潺,有的部位溪流還比較湍急。

溪水頗清澈,能倒影出周圍的植被。

靠近溪流邊,能感覺周圍的氣溫明顯又涼快許多。

這條貫穿牛欄坑的清溪,對調節坑內的清涼小氣候,可謂一大助手。

由于水汽充足,加上土壤足夠通透,今年的牛欄坑肉桂茶樹,很幸福。

水潤萬物生,茶樹的天性就是喜陰喜濕。

豐盈的水汽滋潤下,茶樹鮮葉內的光合作用運轉更高效率,能積攢更多茶味物質。

産出來的“牛肉”茶青,能像出水芙蓉般水靈靈的。

讓我們一起期待今年的“牛肉”成品吧。

天氣不冷不熱、有微風、日光和煦、采茶人手足,青葉柔軟似綢緞。

天時地利齊全,只要後期制茶順利,想必亦會如往年一般,香糯稠滑,令人迷醉。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