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現場實錄)

人民法院報 2024-03-08 14:33:47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2024年3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張 軍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全國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2023年工作回顧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下,最高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聚焦“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堅持能動司法,做深做實爲大局服務、爲人民司法,推動審判工作現代化邁出堅實步伐。

一、做實爲大局服務,以能動司法保障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

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堅持“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

促進公共安全治理。依法嚴懲重大惡性犯罪,對殺害多人、潛逃多年的勞榮枝依法核准、執行死刑,對大宗走私、制造毒品犯罪分子、累犯等堅決重判。嚴厲懲治境內外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堅持寬嚴相濟,嚴懲幕後“金主”、組織頭目和骨幹分子;對受蠱惑出售出租“兩卡”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淪爲電詐“工具人”的在校及剛畢業學生等依法從寬處理,加強教育警示。

在反腐敗鬥爭中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審結貪汙賄賂等職務犯罪案件2.4萬件2.7萬人,同比增長19.9%。落實受賄行賄一起查,嚴懲多次、巨額、向多人行賄犯罪。審結外逃人員回國受審案件371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沒收違法所得特別程序案38件,追繳違法所得4.5億元及價值數億元房産等,堅決打破腐敗分子“一人逃亡、全家得利”的迷夢。

助力加強金融法治建設。加大對資本市場財務造假、欺詐發行、操縱市場等違法行爲判罰力度。某新三板公司在股票發行中虛增營收3億元、少披露銀行借款10億元,欺詐增發股份,法院判令其賠償投資者4900萬元,公司高管承擔最高100%連帶責任,疏于核查驗證的中介機構承擔20%連帶責任。金融行爲須合規,高管違法要嚴罰,中介失職必追責。

依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堅決糾正把經濟糾紛當犯罪處理,一、二審對16家企業、34名企業主和管理人員依法宣告無罪。力解中小企業急難,推動清理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執行到位金額187.8億元。有力支持民營企業反腐敗、“打內鬼”,審結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職務侵占案件6700余件8100余人,同比增長26.6%。對658家涉案民營企業適用刑事合規程序。司法當好民營企業“老娘舅”,重在真厚愛真嚴管!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從刑事領域拓展至民事、行政、執行領域,相關案件已達1700余件。某紡織印染企業超標排汙多次被罰,促其合規整改,去年四季度産值同比增長85.7%。司法助力企業走出困境,有政策、有空間,攜起手,更有作爲!

破産審判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審結破産案件2.9萬件,同比增長68.8%。引導可重整的不清算,助“危機”企業尋“新機”,審結破産重整、和解案件1400余件,762家陷入困境企業成功重整,盤活資産8790億元,11.8萬名員工穩住就業。梁某被裁定個人破産重整,與債權人協商免除利息、償還本金,梁某努力打拼,提前完成履約,我國境內首宗個人破産案審結執結。個人可破産、可重整,更可再創業!

服務創新驅動發展。依法嚴格保護知識産權,適用懲罰性賠償319件,同比增長1.2倍,判賠金額11.6億元,同比增長3.5倍。審理“蜜胺”發明專利侵權案,在判令侵權方賠償2.18億元基礎上,執行中促成全面和解,侵權方獲得使用許可,權利人最終獲償6.58億元,刷新國內知識産權案件紀錄。

服務美麗中國建設。審結環境資源案件23.2萬件,同比下降5.8%,其中涉環境汙染案件5300余件,同比下降11.5%,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嚴懲環評造假,對弄虛作假、情節惡劣的“環評報告販子”定罪判刑,終身禁業。某電力公司未履行全額收購風電和光伏發電法定責任,被提起公益訴訟,經訴中調解,承諾投資數億元用于新能源配套電網建設,促進形成共識:法定義務須履行,“棄風棄光”不可行。

服務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涉外司法效能,審結涉外民商事案件2.4萬件、海事案件1.6萬件,同比分別增長3.6%、5.3%,平均審理時間縮短近10天。便捷規範化解國際商事糾紛,成功調處一中外企業間標的額10億元糾紛,促使雙方各自撤回境內外多起關聯訴訟,合作關系得以修複。調解這一“東方經驗”漂洋過海,彰顯中國法治智慧。

二、做實爲人民司法,以能動司法保障和增進民生福祉

貫徹實施好民法典。制定民法典合同編通則司法解釋,弘揚契約精神、促進公平交易。准確把握民法典醫療機構免責事由規定,明確醫療機構善盡診療義務或限于當時醫療水平難以診療的不擔責,讓符合規範的診療活動有保障,全力救治患者的醫生受保護。

用心辦好百姓身邊案。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審結涉新業態勞動爭議案件14.2萬件。破除以勞務連環外包、誘導注冊個體戶等方式規避用工責任的“障眼法”。明確把“付出實質性勞動”和“明顯占用時間”作爲線上“隱形加班”的認定標准,讓在線工作有收益,離線休息有保障。有力支持依法維權。依法審理“寵物傷人”案件,明確飼養寵物是個人權利、管住管好是法定義務。李某向多地制銷30余種不合格農藥,嚴重危害收成、農民損失慘重,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昭示:坑農害農、國法不容。

用情斷好百姓家務事。審結婚姻家事案件217萬件,同比增長19.5%。家暴不是“家務事”,反家暴是國家、社會和每個家庭的共同責任。對以“愛”之名家暴未成年人、離異後搶奪藏匿未成年子女等予以司法規制。發出各類人身安全保護令5695份,同比增長41.5%。牟林翰淩辱同居女友致其自殺,以虐待罪判處有期徒刑,確立了婚前同居施暴須以家庭成員承擔刑事責任的司法規則。社會在發展,司法須前行。

從嚴懲治網絡暴力。針對網絡暴力“按鍵傷人”、“按鍵殺人”,出台司法政策,嚴懲網暴惡意發起、組織及屢教不改者。明確網絡侮辱誹謗,造成被害人、其近親屬身心嚴重損害後果,或者隨意以普通公衆爲侵害對象等,以公訴案件追究刑事責任。楊某爲泄私憤在網上散布未成年人私密信息,致被害人不堪受辱自殺身亡,被提起公訴,法院以侮辱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公權力要爲受害者撐腰,網暴行爲必須付出代價。

全方位呵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審結案件4.1萬件6.1萬人,同比增長28.5%。督導失責父母當好合格家長。依法引領校園保護。小學生體育課意外受傷,家長起訴學校,校方已盡必要教育管理責任和救助義務,法院判定學校不擔責。對學校依規組織體育活動等不施以苛責,有利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學生校內“抽凳子”玩鬧受傷,學校強調學生守則,老師經常提醒,已充分盡職,法院判決由“闖禍”孩子家長擔責。孩子雖在校,家長也有責,校園安全須共同守護。

久久爲功解決執行難。執結案件976萬件,執行到位金額2.2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4%、13.1%。注重區分失信與確無財産可供執行的“失能”,對確無能力履行義務的,不納入失信名單,記錄失信320.7萬人次,同比下降3.1%;爲努力償債的被執行人及時修複信用208.3萬人次,同比增長15.9%,依法執行、人性化執行受到稱贊。做實以執行促發展。善用“活封活扣”、執行和解等措施,以“放水養魚”更實保障各方權益。力推異地法院交叉執行,排除各種幹擾,攻堅難案積案。去年10月以來,異地交叉執行1萬余件,取得實質進展4200余件,執行到位金額206.7億元。

強化人權和訴訟權利保障。做實人權司法保障,以程序促公正。針對涉訴信訪多爲重複訪的情況,以“就是頭拱地也要把人民的事辦好”的決心推進“有信必複”。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帶頭,各級法院領導包案辦理疑難複雜信訪案件,妥善化解“停屍不化”14年“骨頭案”等一批陳年積案。

強化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合法權益保障。探索“海內+海外”、“線上+線下”僑益保護路徑,便利僑胞訴訟。台胞調解員以同鄉同音優勢促成調解,維護爭訟雙方合法權益。加強與港澳司法機構交流合作,創設內地與香港法官雙向交流機制,第七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司法高層論壇在澳門成功舉行,共同爲中華法治文明進步貢獻力量。

三、做實抓前端、治未病,以能動司法促推國家和社會治理

深化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推進“總對總”多元解紛,攜手發揮行業專業調解優勢,成功調解糾紛近1200萬件。做實指導調解法定職責,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街鎮社區、各行各業落地落實。

堅持辦案就是治理。針對近年來涉彩禮糾紛增多甚至引發惡性案件,制發司法解釋和典型案例,明確禁止以彩禮爲名索取財物,讓婚姻始于愛,讓彩禮歸于“禮”。針對“知假買假”索賠有利懲治假冒僞劣,也存在借維權敲詐等亂象,發布典型案例,亮明懲治造假售假司法態度,明確只在“生活消費”範圍內支持懲罰性賠償,公衆、商家廣泛認可,延宕20多年“知假買假”裁判標准不一問題得到規範。2020年8月,制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的指導意見以來,對77名被告人以正當防衛宣告無罪。“法不能向不法讓步”不是口號,“第二十條”已被喚醒,還要持續落到實處。

充分發揮律師促公正、助治理作用。建立“四方會商”機制,推動解決制約律師作用發揮的堵點難點問題。對阻礙律師依法行使訴訟權利等問題及時調查處置,保障律師依法執業權利。

四、抓實審判管理和隊伍建設,以能動履職保障司法公正

以紮紮實實“學思想”促進“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深入開展向“時代楷模”鮑衛忠等英模學習活動,湧現出周淑琴等一大批秉公司法、公正爲民的好法官好幹部,黃光德等14名司法人員倒在法庭、犧牲在執行現場,爲黨和人民的審判事業獻出寶貴生命,永遠激勵我們奮力前行。

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持續深化司法公開,今年已上網文書216.5萬件,同比增長1.1倍;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上網文書3.5萬件,同比增長4.7倍。

統一法律適用標准。上級法院提級管轄具有指導意義、重大影響案件2200余件,同比增長1.1倍。創建“人民法院案例庫”,經最高人民法院審核入庫案例,法官辦案必須參考;同時向社會開放,供當事人訴訟、律師辦案、學者科研、群衆學法使用。

充分發揮科學考評“指揮棒”作用。完善符合司法規律的審判質量管理指標體系。將年度結案率調整爲審限內結案率,去年審限內結案率爲97.7%,同比增長2個百分點,多年難以解決的“年底立案難”問題從根子上得到治理。設定“案-件比”指標,強化案件全周期管理,努力促進一審案結事了。開展長期未結、久押不決案件專項清理,全國法院審結三年以上未結訴訟案件1900余件、久押不決案件2400余件6900余人,清理占比分別爲81.3%、86.8%。

把嚴管就是厚愛落到實處。狠抓防止幹預司法“三個規定”落實,把管住“案”作爲管住“人”、治好“院”的落點,靶向整治人情案、關系案、金錢案,121.1萬人次記錄報告信息193.8萬條,同比分別增長7.5倍、11.8倍。

五、自覺接受監督,以能動履職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各位代表,新時代新征程人民法院工作實現新發展,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得益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國務院大力支持、全國政協民主監督,國家監察委員會、最高人民檢察院監督,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無黨派人士民主監督支持,地方各級黨政機關、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衆熱忱關心、支持和幫助。在此,我謹代表最高人民法院表示衷心感謝!

我們清醒認識到,與黨和人民要求相比,法院工作還有許多不足。學深悟透做實習近平法治思想還有差距,強化訴源治理的認識和能力要進一步提升,審判管理制度落實仍有不少問題,全面從嚴管黨治院存在薄弱環節。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著力破解、改進。

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人民法院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努力以審判工作現代化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堅持能動司法,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履職盡責。依法嚴懲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等犯罪。依法服務發展新質生産力。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法治環境。狠抓提質增效,加快推進審判工作現代化。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促推訴源治理。完善監督體系,著力鍛造堪當重任的法院鐵軍。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貫通落實審判管理、政務管理和隊伍管理。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以廉潔司法確保公正嚴明司法。

各位代表,新征程上,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堅定信心、開拓奮進,求真務實、擔當作爲,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