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稱或將放寬標准允許中企投資,還有企業敢去?如何向中國學習

照理拍案 2024-05-12 13:22:54

改革開放40多年來,爲什麽中國經濟能夠全球一枝獨秀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原因自然很多,但是我覺得有一個原因很重要,就是40年來我們都一直堅持引入外資這個基本的政策。尤其是過往十幾年間,我們眼睜睜的看著兩個大型外資的引入,使得我國兩大産業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一個是我們引入蘋果一個是我們引入特斯拉,我們經常說這兩次外資的引入絕對是一種雙贏。

蘋果今天在手機行業的地位是人所衆知的,誰能想到一個從來沒有造過手機的企業突然造了一款手機最後就統治天下了,今天所有手機的樣子幾乎都是初代iPhone的樣子。而另一方面特斯拉的成功更爲耀眼,要知道在特斯拉選擇在我國上海建立超級工廠之前,馬斯克最大的困擾就是産能不行,它有雪片般的訂單,但是它沒有足夠的産能,所以馬斯克經常說特斯拉下個月就要破産了。

然而自打在中國建立超級工廠之後,産能上的瓶頸被徹底解決,馬斯克也被推上了世界首富的寶座,所以很顯然特斯拉正是在中國建立了生産線建立了超級工廠,才真正成爲全球電動車的霸主。而另一方面,在我們成就了兩個美國偉大企業的同時,我們也真的使我國的手機行業和電動車行業發生了根深蒂固的變化,這兩條鲶魚被引進之後,成功地撬動了兩大行業。

而美國的設計加上中國的工業制造能力,真的是獨步天下的,10多年前誰能想到中國國內的手機市場,除了蘋果之外統統都是國産手機,外資手機真的一杯羹都分不到了,甚至我們大量的手機還走出國門。5年之前,誰能想到有一天我國會成爲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今年我們的汽車出口有望超700萬輛,明年有望超1000萬輛,而誰又能想到我國的電動車滲透率在今年4月份就已經超過50%了,我們已經真正迎來了新能源時代。未來買電動車是主流,而買燃油車成了小衆的行爲,而到今天爲止全球三分之二的新能源車都是我們生産的。

甚至前兩天歐洲還有媒體評論說中國你太不像話了,你憑什麽在歐洲市場賣的電動車的售價是國內的兩倍以上,你這不是欺負人嗎?拜托歐盟前一陣子還要搞反傾銷調查,他們還要說中國正在大把的往歐盟傾銷便宜車以圖搶占市場,可是你看看我們在歐盟賣車的售價已經是國內的兩倍了,你見過這樣的低價傾銷嗎?那麽請歐盟給我們拿個主意,我們到底是要賣高價車還是要賣低價車,怎麽兩頭都不行了呢?是的電動車領域,我國已經成爲全球霸主了,而很顯然這兩大行業的成就都是因爲我們持之以恒地引入外資。

所以咱們的鄰邦印度就一直特別想學習我們,印度也清楚它和我們一樣有著14億人口,但是它的人均GDP大概只有我們的五分之一,它如果想在經濟上追趕中國的話,那麽它也要大把的引入外資,所以莫迪過往10年執政確實通過了很多法案,邀請跨國公司到印度來開生産線到印度來投資。可問題是咱們也知道印度先天不足,比如說馬斯克上個月本來都講好了,要到印度去訪問要到印度建他的超級工廠,可是到最後馬斯克突然改變主意了,不去印度而來中國了,爲什麽?馬斯克非常清楚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尤其是中國工廠的巨大産能,所以印度那個事可以往後放一放,不太著急,中國市場卻是必須來搶的,否則中國國産電動車真的有可能把特斯拉擠出去。

而另一方面印度在引入外資這個問題上其實犯了非常大的錯誤,印度固然希望引入歐美的外資,但是以印度經濟的現狀,實際上它引入大量的中資是更爲合理的,爲什麽?咱們都知道,印度雖然有14億人口,但是印度的消費市場非常小,印度的人均GDP連我們的五分之一都沒有,特斯拉這種車在我們這賣20多萬就算是個中檔車吧,中産階級家庭都買得起,可是在印度加上關稅,可能要賣四五十萬,妥妥的奢侈品,印度普通老百姓怎麽買得起?

所以相對廉價的中國手機、中國電腦、中國家電、中國電動車本來應當是更爲便宜的,尤其是大量的中國企業其實早就想到印度去投資了,我們也想做産業轉移,畢竟印度擁有更爲廉價的勞動力,如果中印雙方能夠很好的結合的話,那麽在亞洲打造一個中印領銜的雁行模式,也是很有可能的。可是印度在引入中資問題上是非常的不自信的,前幾年印度甚至通過了一個相關法案,說所有在陸地上和印度接壤的國家如果要到印度投資,那麽各個邦是不可以批准的,必須拿到中央政府層面來批准,這個法案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就是對著中國去的。

在陸地上和印度接壤的國家沒幾個,那幾個小國有什麽投資能力嗎?當然沒有,所以印度這個法案就是要阻止中國企業到印度投資,而且印度不但阻止新的投資,對以往的投資也不斷的打壓。過往這幾年,中國手機公司在印度吃了多少苦大家都清楚,本來我們憑借自己的産業優勢已經拿下了印度手機的半壁江山,多個企業在印度耕耘多年好不容易賺到點錢,結果被人家印度盯上了。

印度一方面眼饞中國企業賺了這麽多錢,另一方面對中國又有極強的警惕心嫉妒心,所以中國的每一個在印度發展的手機企業都遭到了印度政府的刁難,要不然把你的人抓進去,要不然把你的銀行賬戶查封,總之中國這些手機企業在印度就沒好日子過。說實話這還是不錯的,大家記得兩三年前吧,印度政府更是在一夜之間封殺了超過200個中國公司生産的手機APP軟件,很多公司是血本無歸。在印度經營多年,好不容易事業上了正軌了,軟件的下載量不斷攀升了,結果人家一夕之間把你軟件都給封了。

從這一點上看美國政府相對還講點道理,美國要求字節跳動剝離TIKTOK,好歹給了快一年的時間,而印度政府一天都不給你,今天下令明天你那個軟件就得下架,這樣一個營商環境誰敢去投資?這也難怪印度在過往20年間被稱爲“跨國公司墳墓”,不光中國的大量企業在印度沒吃到好果子,歐美那些也沒吃到。對于大把的跨國公司來講,他們到印度投資要不然就是水土不服賺不到錢,印度人那個狀態咱們也清楚,雖然他勞動力便宜,但是他勞動力質量極差。

而另一方面你好不容易賺到了一點錢,很有可能就像中國手機廠商一樣被印度政府盯上,賺到錢你也拿不回去,我要給你沒收掉,甚至印度政府向中國企業提了一個非常無理的要求,說你們如果想繼續在印度生存下去,那麽就請你們把所有的高管統統換成印度人。當然也有很多人問,既然印度人都這樣不待見咱了,咱爲什麽要到印度投資呢?這不還是考慮人家有挺龐大的市場,而且近些年來印度經濟發展還不錯,我們還是想著雙贏的,關鍵是印度人他想不想雙贏?

6月份印度大選就要結束了,莫迪老仙可以很順利得開啓他第三個任期,所以印度似乎在投資方面有了點松動,最近印度高官就表示說莫迪開啓第三個任期之後有可能印度要放松對中資投入的准入制度,畢竟印度國內也有大量的企業天天叫苦連天,他們本來和中國企業都談好了,中國企業過來投資帶來資金帶來技術,在印度生産可以讓這些印度企業也賺到大錢。但是就是因爲政策原因,這個投資進不去,印度人我覺得他始終要明白一點,那就是在今天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一國要發展經濟一定要勇于接納外資。

40多年前咱們是怎麽做的,我們說歡迎“剝削”歡迎外國企業來我們這兒賺大錢,一輛桑塔納在巴西賣7萬在我國賣18萬,我們不知道人家賺錢嗎?我們當然知道,但問題是他們過來賺錢的同時,我們的産業也能跟著提升,我們走的是拿市場換技術的道路,而不是像印度那樣,人家的雞剛能下幾個金蛋你就殺雞取卵。

公理公道的講,印度經濟在過往10年間攀升的也很快,甚至莫迪下一個5年任期之內,印度經濟真的有可能超過德國超過日本,來到全球前三,但是當然它這個第三名和我們這個第二名總量上的有四五倍之差。但是印度如果真的想奮起直追學習中國經驗的話,我覺得你真得好好向中國學學如何利用外資並善待外資,商業從來講究的都是雙贏,一個跨國企業到你這個國家來投資,如果你讓人家賺不到錢或者賺到錢拿不回去,那麽以後還有誰敢再來投資?

而另一方面,印度如果此番真的放寬中資准入的話,那麽還會有多少中國企業敢到印度投資呢?畢竟中國手機軟件廠商,中國手機廠商的前車之鑒教訓是極爲慘痛的。對于印度來講它還應當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信任比黃金還重要,如果此次它真的再放大把中國企業進入的話,那真的要給這些中國企業做好服務,讓這些中國企業能夠賺到錢,那麽繼而才會有更多的投資進入,中印兩國攜起手來經濟才能共同發展。反過來講,如果你過個三五年,再搞這個殺雞取卵的把戲,再封掉中國的軟件,封掉中國企業的銀行賬戶,那麽恐怕以後別說中國了,其他國家的外資又敢再進去嗎?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