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光棍的春天到來,中國人形機器人技術獲突破,預計2025年量産

艾牛科普君 2024-04-29 17:07:47

近些年我國一直在加大對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投入,因爲這是開啓第4次科技革命的鑰匙。去年11月,我國就已經定下了人形機器人的宏偉發展目標:要在2025年前實現量産,要在2027年前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就在今年4月下旬,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發布了全球首個能夠“像人類一樣奔跑”的完全由電機驅動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雖然奔跑速度比較慢,只有6公裏,比走路快不了多少,但這標志著中國機器人研究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而且隨著技術的叠代改進,人形機器人的能力只會更強,變得越來越像人。

這一全尺寸機器人叫作“天工”,身高163厘米,體重43公斤,完全由內置的電池驅動,可充電,活動範圍不再受電纜限制。

“天工”機器人不僅可以平穩地奔跑,還可以上下樓梯,通過斜坡,安全地跨越障礙物,而這一切都是由機器人的智能大腦自主決策實現的,沒有人工的幹預。

“天工”對複雜環境具有非常強的適應性。這得益于它采用了一種被稱爲“基于狀態記憶的預測型強化模仿學習”的全新人形機器人運動技能學習方法。

並且其裝備了多個先進的高精度傳感器,比如慣性測量單元、3D視覺傳感器等,這些先進的傳感器再配合成熟的算法、算力強大的AI芯片,能夠讓機器人擁有精確的力量反饋,在避免自身摔倒的情況下,從而實現行走、奔跑、轉身甚至跳躍。

在擬人機器人上,這種精確的力量反饋十分重要,只有這種技術成熟,比如讓機器人的手可以抓握、拿放物品,同時又不會對物品造成損壞,這樣才能將它應用于現實世界中,從而爲人類提供服務。

諸如ChatGTP、文心一言等使用了AI大模型的應用,相信很多人都體驗過,這類AI已經可以像人類一樣處理自然語言,除了缺少情感,在語言交流、邏輯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已經接近正常人類的水准了。通過不斷叠代,未來只會越來越接近通用人工智能,最終超越人類的智能水平。

如果算力跟得上,能夠將這類大語言模型離線化到本地,那麽人形機器人也將擁有以自然語言方式與人類進行交流的能力。到那時,曾經只存在于科幻電影中的人形機器人將面世。如果硬件和軟件超越某個臨界點,AI甚至有可能覺醒自我意識。

目前已經有一小部分群體在使用AI交友軟件,與其在線聊天的不再是真人,而是像真人一樣的可以定制的AI數字人。機器人技術以及人形機器人技術日趨成熟,如果再配上這個“靈魂”,人形機器人就完全可以應用于現實生活中了,通用式AI將不是夢。

類似真人一樣的機器人面世,將極大地改變這個世界。這對許多老年人、老光棍和單身人士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福音,人形機器人不僅能夠定制外形、聲音、性格等,還可以像保姆一樣幹家務,照顧老人小孩,起到陪伴作用。對出現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國家很重要。

除了應用于民生、服務業,人形機器人還可以應用于工業、軍事,替代真人執行危險的或者枯燥重複性的工作。未來機器人從事農業生産、采礦等都不是夢。

目前除了我國,美國、日本、德國等機器人技術非常先進的國家,也在研究人形機器人,各大國都想占領這一技術高地。

不僅我國想要盡快實現人形機器人的量産,美國人馬斯克旗下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最快可能會在2025年年底之前正式對外銷售,據馬斯克稱,預計售價不到2萬美元。目前,Optimus已經能在實驗室裏執行工廠任務,馬斯克相信到今年年底,它將能夠在真實的特斯拉工廠裏執行任務。

2 阅读:31

艾牛科普君

簡介:科普創作者,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