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計劃有多瘋狂?中國專家:我們智能加速追趕

園圓說車 2023-05-13 16:37:24

就在美國空間探索公司幫助美國恢複載人航天能力幾天之後,北京時間上午9點25分, SpaceX公司的“星鏈”計劃第八次發射成功,再一次將60顆人造衛星送入軌道。《環球時報》記者就“星鏈”計劃的熱點問題,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研究所南京創新研究院的有關負責人進行了交談。

這是今年 SpaceX公司第六次對“星鏈”網絡發射。自從去年五月的網絡發射開始,到目前爲止,該公司已經通過八次發射把480顆“星鏈”網絡衛星送入軌道。根據計劃,“星鏈”計劃將發射數以萬計的衛星,形成一個由近地軌道上的大型星座。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研究所南京創研院的一位負責人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對“星鏈”項目的前景表示,“星鏈”項目雖然看起來很瘋狂,但也不是沒有可能。從國家層面來看,美國是航天大國,在很多方面都處于領先地位。在企業層面上, SpaceX公司在航天領域的技術積累是領先的;再加上馬斯克這個執行力極強,號召力極強的家夥。從個人的角度來說,他更傾向于“星鏈”星座,因爲它與我們未來交流的需要是一致的。但是,在全球範圍內,低軌道寬頻通信系統並不只是個技術問題,它還涉及到政治,商業,以及其他許多因素。比如頻率、軌道位置的問題,以及國家在政治安全方面的問題,都會影響到整個計劃的執行。

從技術上來說,這顆超級星座究竟會給太空帶來什麽樣的變化?專家認爲,首先,衛星在設計和開發上向多功能和小型化方向發展。小型衛星輕巧,小巧,造價低廉,部署迅速,如“星鏈”,一次發射可發射60顆星球。二是我國火箭發射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取得了重大進展。而美國 SpaceX公司的“一箭多星”技術,更是將發射成本拉低了不少,將載重能力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三是波束賦形、抗幹擾性、抗衰耗等通信關鍵技術的突破,如采用 Ku/Ka頻段等頻段,對接收終端進行更高靈敏度的跟蹤。此外,從終端多樣化的觀點來看,低功耗和小型化也將成爲未來的發展方向。SpaceX並沒有透露太多的通訊技術細節,但這麽大的一個星座,在資源調度、訪問控制、波束精確指向控制等方面,絕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對于“星鏈”的高頻發射,將會對全球産業造成什麽樣的影響,這位負責人表示,相比起美國的銥星系統,我國在低空衛星通信方面的發展要晚一些,但也不是完全不受重視。近年來,我國在低軌衛星通信星座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中國在“2030科技創新重大專項”中明確提出了“天-地一體化信息網”,並對其進行了深入研究。“鴻雁”、“虹雲”等航天器也已經完成了第一次發射,雖然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和其他國家在技術上還有很大的差距,但很多企業和研究機構都在爲自己的航天事業而努力著。

在此之前,就有業內的文章指出,“星鏈”計劃在軍事上有很大的潛力。這位專家認爲,“星鏈”計劃絕不可能只是一項單純的商業計劃,事實上,對太空資源的爭奪,曆來都是大國之間相互較量的“戰場”。在技術上,我們只能加快研發進程,在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盡早申請搶占頻譜資源。以此爲基礎,積極參與國際標准化組織(ITU)、3 GPP (3 GPP)等組織的衛星標准的制定,爭取在衛星標准的制定中占據主導地位。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考慮與歐洲、俄羅斯等國家在衛星互聯網等領域進行戰略合作,並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制定國際標准,提高我國在衛星領域的影響力。我們應該對國家充滿信心,堅守崗位,爲國家做出貢獻,爲國家做出貢獻。

0 阅读:46

園圓說車

簡介:謝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