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各大博物館集體“嗨”起來

中原網 2024-05-18 11:00:16

  免費欣賞的華夏古樂、陣容強大的專家團現場義務鑒寶、零距離觀摩並能親手嘗試的文物修複……“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河南各大博物館紛紛拿出看家本領,向民衆發出盛情的文化邀約,讓博物館變得親和而可及,文物變得鮮活而有趣,讓前來參與的“博物館發燒友”們過足瘾。

  “剛剛鑄造完成的青銅器是金色的,曆經漫長歲月裏溫度、濕度的反複磨煉,才逐漸褪去高貴的金色,變成現在我們眼前沉穩的銅綠色。”走進河南博物院,這裏一片青綠,莊嚴而神奇,定制講解“‘5·18’國際博物館日”特輯——“青銅王國故事多”吸引了衆多小學生報名參加。

  “我們將通過知識講座、研習中原地區青銅時代集大成者和創意實踐的方式,與孩子們搭建起各種互動平台,向孩子們展示博物館不一樣的‘新玩法’。”河南博物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題,河南博物院推出一系列定制化講解,重點面向7到12歲的學生,增強博物館與孩子們的互動性,不斷激發孩子們對文物的興趣。

  在鄭州博物館,這裏也在5月18日當天啓動充電站計劃——“生機勃勃的博物館”,小朋友們化身“小小動植物學家”,在博物館這個文物寶庫中發掘傳統文化裏不同動植物意象所蘊含的內涵,撰寫屬于自己的研究報告,發揮創意爲文物設計花卉紋樣;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舉辦“研之有物·學而廣博”公益研學活動,“食”在八方,從山珍野味到五谷六畜,探索舌尖上的商都。

  在安陽殷墟博物館南廣場,文物也趕起了潮流,搖身一變成爲公衆手中的“時尚單品”。文創區亞長牛尊冰箱貼、“四乳神獸紋”隨身鏡、精忠坊模型等千余件特色文創産品將令觀衆“大飽眼福”;打卡區將開展集章打卡活動,並提供2000份集章折頁,讓觀衆實現各大博物館“一站式”打卡。同時,全市博物館、紀念館推出“銀浦流雲——館藏民國銀飾展”等陳列展覽、開展“商傳千年鑄未來”“萌寶尋商記”“探尋考古奧秘,傳承中華文明”等社教活動,爲遊客提供制作甲骨文書簽、挖掘文物考古盲盒等沉浸式體驗,增強博物館與觀衆的互動性。

  比起傳統的科普,“雲享”和“暢遊”更能讓公衆在娛樂互動中潛移默化地了解曆史。開封博物館聯合多個網絡平台共同發起“‘5·18’國際博物館日”直播月活動,運用雕塑、場景複原、多媒體等表現手法,再現曆史長河中的精彩瞬間;二裏頭夏都博物館、鄭州商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通過數字化展示、沉浸式體驗、移動端傳播,讓博物館裏的文物“活”了起來,穿越時空同遊客“對話”。(記者 余嘉熙 通訊員 葛慧君)

工人日報

kk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