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九王八侯定宋室,宋太祖趙匡胤冊封的九王八侯都是誰?

李柒夜 2024-04-19 10:55:45

《楊家將》的故事在民間廣爲流傳,伴隨了我們幾代人的成長。

在楊家將的故事中,自然是以楊家的老令公楊繼業、七郎八虎爲主。同時,楊家將的故事中也湧現了不少其他家族的武將,比如呼家、高家、鄭家、曹家,都是與楊家齊名的大家族,是開國將門家族。

楊家將評書中,也多有幾家老令公之說。而在早期版本的楊家將相關故事中,有的是“九王八侯定宋室”,是曾跟隨過宋太祖趙匡胤的十七位猛將。

那麽,九王八侯到底是誰呢?

建隆九王

宋太祖趙匡胤開宋後,在建隆年間冊封了功勳卓越的九位王爺,是爲建隆九王。

1、金刀令公山王楊繼業

九王中的第一位就是楊家將的楊繼業,爵位爲山王。

山王的爵位,來源于火山王。楊繼業的父親就是火山王楊衮,是五代時期叱咤風雲的人物。

當時由于後晉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遼軍屢屢侵犯河東。楊衮就聯合了河東三十六寨的英雄豪傑,自立爲火山王,打出扶漢滅遼的旗號,替後漢王劉知遠解了遼軍圍困太原之圍,驅逐了遼軍。不過,劉知遠爲人是非不分,楊衮就帶著火山軍回了火塘寨,當了個聽調不聽宣的火山王。

劉知遠死後,郭威建立了後周,劉崇則建立了北漢。兩國連年征戰不斷,後周軍在趙匡胤的帶領下屢屢攻破北漢城池。北漢王就請出了火山王楊衮對抗趙匡胤,楊衮在陣前連敗趙匡胤麾下名將,但他知道北漢王昏庸,又看出趙匡胤有承命歸統之主的氣魄,沒有趕盡殺絕。最終,楊衮和趙匡胤銅錘換玉帶,讓後代兒孫保他,趙匡胤也許諾楊家保趙家就封爲王侯第一家。

到楊繼業時期,依然效命于北漢。趙匡胤三下河東,才恩收了楊家將,楊繼業和七郎八虎歸宋,入住金水河畔清風無佞府。後來,楊繼業帶軍橫掃雁門,被封爲火山王,後又改爲山王。

自此,楊繼業一直忠心耿耿的帶領楊家兒郎爲大宋而戰,直到最後撞死李陵碑。

2、東平王高懷德

九王中的第二位是高家將中的高懷德,爵位爲東平王。

高懷德是白馬銀槍高思繼的孫子,高行周的長子。當年的“高老鹞子”高行周也是五代威震一方的猛將,深深被“郭雀兒”郭威忌憚。

郭威建立北周後,曾夜夢趙匡胤射傷自己的龍目,醒來也是疼痛難忍。不過,郭威又不好直接殺了趙匡胤,就派他去高平關取來高行周的首級。趙匡胤哪裏是高行周的對手,但高家和趙家是故交,高行周也看出趙匡胤有帝王之姿,不願意爲難他,就把人頭借給了他。趙匡胤也許諾日後能稱尊,必讓高家子孫世世代代披蟒挂玉。

在高行周死後,高懷德流落于江湖。直到後周世宗柴榮演武之時,高懷德力舉石獅子,藝壓全場,成爲了趙匡胤麾下的正印先鋒官,並娶了趙匡胤的妹子。自此,勇冠三軍的高懷德成了趙匡胤麾下的頭號戰將,南征北戰,爲北宋立有無數戰功。

高懷德身爲驸馬和東平王,家族在北宋很是顯赫。不過,高家將的結局都不大好,在七郎八虎闖幽州的那場幽州大戰前,年老的高懷德已經率先戰死于幽州城下。

3、汝南王鄭恩

九王中的第三位是鄭恩鄭子明,爵位爲汝南王。

鄭恩是個賣油郎出身,脾氣暴躁,力大無窮。早年的趙匡胤還未發迹的時候,爲賣傘的柴榮出頭,遭遇一群強寇圍攻,因勢單力薄而陷入危機。正在河邊洗油簍的鄭恩看到後,赤身沖來,拔下一棵酸棗樹橫掃賊寇,救下了趙匡胤。三人因此結緣,在黃土坡結拜爲兄弟,是爲雙龍一虎。

從這時起,柴榮、趙匡胤、鄭恩就一起流浪江湖。這其中又以鄭恩和趙匡胤交情最爲深厚,兩人走南闖北,又到柴榮姑父郭威麾下投軍,南征北戰,一起經曆了太多太多。

到柴榮即位後,趙匡胤被封爲了南宋王,鄭恩被封爲汝南王。這一時期,三兄弟也是相安無事,鄭恩雖然魯莽,但柴榮知道他的性格,也是不多計較。

到柴榮去世後,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了大宋。鄭恩依然是趙匡胤的支持者,平掃四方時也是多有戰功。不過,天下太平後,魯莽的鄭恩幾次頂撞趙匡胤,讓他很是不滿,最終假借醉酒斬殺了他,來了個殺雞儆猴。

4、太原王曹彬

九王中的第四位是曹彬,官位爲太原王。

曹彬的父親是曹芸,是後唐大將。因爲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借契丹兵滅後唐,曹芸就帶著四個兒子曹洪、曹彬、曹翰、曹海上了太行山落草。後來,到後漢重臣郭威反漢時,派了趙匡胤去刺殺後漢王劉承佑,曹家兄弟曾協助過趙匡胤刺殺劉王。

到後周時期,趙匡胤一直擔任元帥。曹彬則是副元帥,長期協助趙匡胤,南征北戰立下無數戰功。

等趙匡胤建宋後,曹彬成爲三軍主帥。在大宋初期,曹彬帶軍征南唐、掃北漢、滅西蜀,功不可沒。

直到幽州之戰時,年老的曹彬因敗陣羞愧而離去,出家爲道了。評書版本中,則說曹彬在幽州城下被遼將斬殺了。

5、安樂王張光遠

九王中的第五位是張光遠,爵位爲安樂王。

張光遠、趙匡胤、羅彥威三人,是一同長大的發小。這三人少年之時最喜歡打抱不平,每天在汴梁城中惹是生非,一起大鬧過勾欄,可謂是生死至交。後來,在禅州大結義時,柴榮、趙匡胤、鄭恩、張光遠、羅彥威、趙匡義一起結拜爲兄弟,開始了亂世爭雄。

在後周時期,張光遠就是趙匡胤麾下的一員猛將。這個人性格诙諧,雖然長相無比凶狠,手中使得也是一杆霸道的鳳翅鎏金镗,有著力敵萬人之勇,但他征戰交鋒卻很少取敵將首級,只是力服敵人于馬下。

趙匡胤即位後,很是擔心兄弟們也奪了皇位,就玩了一手杯酒釋兵權。再加上趙匡胤醉酒斬殺鄭子明,醒來逼走軍師苗光義,兄弟們人心失散。張光遠、羅彥威兩人與趙匡胤關系最近,依然給他幫忙維持著與衆人的情義,並在三下南唐時沖鋒陷陣賣命于陣前。

到歐陽方掃北時,歐陽通敵害了先鋒官呼延鳳。張光遠爲了調查實情,前去查探,卻又被歐陽方設計絆倒在陷坑給活埋,可謂淒涼。

6、清平王羅彥威

九王中的第六位是羅彥威,爵位爲清平王。

羅彥威和張光遠的情況一樣,都是趙匡胤的生死之交。這哥仨都是自小一起玩鬧,又一起征戰天下的好兄弟,關系可以稱得上是無比深厚。不過,趙匡胤當了皇帝後,與這兩個兄弟還是君臣有別,羅彥威和張光遠卻依然是過命的交情。

到張光遠被害後,歐陽方隱藏了真情。這件事的種種情況,只有呼延贊一個人知道,他知道羅彥威與張光遠的關系,就私下告訴了他。羅彥威又痛又怒,去找趙匡胤告狀,要他爲張光遠報仇。趙匡胤卻只是敷衍的不聞不問,羅彥威對他很是心寒,徹底意冷心灰。

後來,羅彥威與楊繼業對刀時,被他用刀掃中坐騎。羅彥威順勢就往一旁落荒而去了,這一去再也沒有回來,自此就沒有了蹤迹。

7、剛骨王史魁

九王的第七位是史魁,爵位爲剛骨侯。

史魁是白袍將史敬思的後人,後唐名將史建瑭的長子。將門世家出身的史魁,有著一身的好武藝,但在史建瑭死後一直流落江湖,早年趙匡胤在五索州遇難之時曾救過他一命。

在趙匡胤擔任後周大將時,曾被困于盤蛇谷。柴榮十分憂慮,出榜招募能熟知地形的人去救趙匡胤。此時的史魁正在對方陣營,也是有心救趙匡胤,就與柴榮裏應外合,救出了被困二十多天瀕臨絕境的趙匡胤。自此,史魁也是投入後周,立有無數戰功,被後周世宗柴榮封爲剛骨侯,後又被趙匡胤封爲剛骨王。

到宋太祖三下南唐時,史魁也是隨同參戰。在南唐軍圍困壽州城時,史魁中了老道余兆的毒砂,難以治愈而死。

8、河陽王石守信

九王中的第八位是石守信,爵位爲河陽王。

石守信是一員猛將,擅使一柄捆龍戟,勇猛善戰。早年之時,石守信也是與柴榮、趙匡胤結義,南征北戰立下無數戰功。後來,石守信又支持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了北宋,並在初期平亂之時多有戰功,是北宋的開國功臣。

大宋太平後,趙匡胤就開始杯酒釋兵權了。石守信很是機靈,明白老趙這是不放心自己這幫手握重兵的兄弟,率先交出兵權,自請去外當個閑散的官。

趙匡胤也沒有虧待石守信,讓他長沙府當了個養老王爺。不過,趙匡胤自己怎麽來的天下心裏明白,還是不放心石守信等人,怕他們在外招兵買馬造反。石守信也是明白這一點,在外專門斂財,召集民夫和工人修建寺廟也是不給工錢,雖被人斥罵卻也安了趙匡胤的心。

到趙匡胤三下南唐時,也找石守信借兵了。石守信爲了彰顯忠心,親自帶著兩個兒子前來助陣,但帶的只有兩萬兵,一多半還都是老弱病殘。要是靠著石守信帶的這些人馬,別說打南唐了,趙匡胤都得被困死壽州城。趙匡胤很是生氣,但內心卻很是滿意,以後也不管長沙的事了,還把公主許配給了他的兩個兒子。

在九王中,石守信可以說是唯一真正善終的人。不過,相比其他人,石守信少了些英雄氣概。

9、常勝王史彥超

九王中的第九位是史彥超,爵位爲常勝王。

史彥超也是史建瑭的兒子,是史魁的親兄弟。早年間史彥超和兄長史魁分散,遇見趙匡胤後與他一起投軍,與兄長史魁同是趙匡胤麾下的猛將,力大無窮的他陣前也是立下無數戰功。因此,趙匡胤即位後封史彥超爲常勝王。

在征討南唐時,史彥超和史魁一起戰。在史魁中了毒砂後,史彥超爲了給兄長報仇中了埋伏,最終被亂箭射殺。

這九王是北宋最初之時的九位王爺,都是起自于五代時期。實際上,宋朝建立沒幾年,這些人就已經或死或不見蹤迹。後來,趙匡胤在開寶年間重新封了五王,除了早先的山王楊繼業、高平王高懷德、太原王曹彬,再有鄭恩的兒子鄭印繼承汝南王,最後一個就是鐵鞭王呼延贊。

二、建隆八侯

八侯也是建隆年間所冊封,是八位功勳卓越的侯爺。

1、鎮殿侯高懷亮

八侯中的第一位是鎮殿侯高懷亮,是高行周的次子,高懷德的親弟弟。

在很小的時候,高懷亮就丟失了,是在楊家長大的。那些年間,高懷亮跟隨火山王楊衮學了一手好槍法,在趙匡胤攻討北漢之時,還將高懷德困在了天汗山。家將不忍高家兄弟相殘,就告訴了他實情。高懷亮這才知道了真實身份,救出哥哥後認祖歸宗,反漢歸周,成爲趙匡胤麾下頭號猛將,立下戰功無數。

關于高懷亮的結局,不同版本是有差異的。楊家將評書中,說幽州之戰時年老的高懷亮被遼將斬殺。這個版本雖然較爲人所知,但在早期的三下南唐、金槍傳等書中,高懷亮早在征討南唐時就戰死了。

2、靠山侯呼延鳳

八侯中的第二位是靠山侯呼延鳳,是呼家將的第一代。

在金槍傳中,呼延鳳是呼延贊的叔父。早年火山王楊衮聯合三十六寨時,智勇雙全的小諸葛呼延鳳就是他的左膀右臂,爲他打敗遼主耶律德光出了很多奇計。後來,北漢和趙匡胤相約比試三陣之時,呼延鳳、歐陽方、杜延滔全輸給了趙匡胤,爲宋朝立有許多功勳。

到歐陽方掃北之時,呼延鳳是先鋒官。不過,歐陽方卻暗中通敵,冤殺了忠直的呼延鳳,還害了前來調查的張光遠。直到呼延贊出世後,才殺了歐陽方爲父報仇。

3—4、太平侯藥元福、淮南侯馬全義

藥元福和馬全義都是高行周的部將,勇猛善戰。

在高行周義借人頭給趙匡胤後,藥元福和馬全義也是跟隨了趙匡胤。這兩個人也是趙匡胤麾下有名的猛將,在下河東掃北漢、三下南唐時期屢立戰功。趙匡胤即位後,將藥元福和馬全義都封爲了侯爵。

5、重義侯王全斌

王全斌是五代時期猛將,曆仕後唐、後晉、後周數朝,膽識過人,勇猛善戰。

在曹彬挂帥征討後蜀時,王全斌也是帶軍而戰。這一戰中,王全斌帶軍屢屢攻城掠地,大敗蜀軍,逼得後蜀皇帝孟昶獻表投降,是滅後蜀的首功之臣,因而被封侯爵。

只是王全斌入成都後曾縱兵擄掠,殘殺降兵及平民,被人告發後理當處斬。不過,趙匡胤還是寬宥了王全斌,只是將他貶到外地。

6、忠信侯杜延滔

杜延滔是北漢大將,與呼延鳳一起歸順趙匡胤。

當初火山王楊衮聯合河東豪傑時,杜延滔的父親杜建就是他麾下的猛將。杜延滔出身將門,也是有著一身好武藝,歸順趙匡胤後多有戰功。不過,在趙匡胤冤殺鄭恩後,杜延滔就辭官回了老家。

另外,杜延滔的女兒就是杜金蛾,嫁給了楊七郎,生下了楊宗英。

7—8、汾陽侯曹翰、橫海侯曹海

曹翰和曹海是曹彬的三弟和四弟,也都是能征善戰的武將。

早在後周時期,曹家兄弟就追隨于趙匡胤了。那些年間,曹翰和曹海也是南征北戰,沖鋒陷陣,不知道立下多少功勞。趙匡胤也是十分信賴曹家兄弟,封兩人爲侯爵,並負責鎮守京城禁衛。

後來,曹翰回了老家安度晚年,曹海則是在幽州之戰中被遼將打死了。

這八位侯爺是早期冊封的,是八正陽侯。後續又在開寶年間冊封有八少陽侯,都是二代將領了,分別是高懷德的兒子永平侯高君寶、高懷亮的兒子長平侯高君佩、趙國公馮益的兒子平南侯馮茂、石守信的長子浚義侯石英、曹彬的長子保靖侯曹燦、曹彬次子昭武侯曹偉、楊繼業長子忠孝侯楊延平、楊繼業次子義勇侯楊延定。

這些人物有真實的也有虛構的,都是出自楊家將系列的演義評書,還有《飛龍全傳》、《宋太祖三下南唐》等古典演義。至于爲何是九王八侯,也是對應了趙匡胤當了十七年皇帝。

13 阅读:7110
评论列表
  • 2024-05-04 22:25

    作者沒看過正史嗎,拿演義當曆史了

  • 2024-05-02 20:16

    有這些猛將 還誕生了車神[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