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社·生態關注】我國已記錄有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面對外來物種入侵我們該如何應對?

小康雜志社 2024-04-16 09:50:55

4月15日是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十周年,也是第九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總體國家安全觀包括生態安全。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現在全世界都面臨一個嚴峻話題——生物入侵!外來物種侵入到一個新的環境裏,缺少自然“天敵”,導致迅速蔓延,搶奪被入侵地物種的生存空間,對一個國家的生態安全帶來嚴重威脅。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入侵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

近日,海南省澄邁縣一個防控技術交流活動現場,詳細講解了一種被稱作是世界三大“惡草”之一的外來入侵物種——薇甘菊。

圖源:央視網

薇甘菊爲菊科、假澤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或灌木狀攀援藤本植物,在20世紀中期被作爲地被植物引入東南亞。在起源地,有160多種昆蟲和菌類作爲天敵控制它的生長,使其難以形成危害。一旦侵入新的地區,薇甘菊沒有天敵,失去了生態制約,就給它的瘋狂入侵和危害提供了可乘之機。

“我們稱薇甘菊爲‘生態殺手’,它擴散之後,就會把樹叢灌叢形成一個覆蓋層,阻礙覆蓋層下面的所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從而死亡。”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萬方浩稱。

此外,薇甘菊還有一件“生物武器”——化感作用。通過根系向土壤中釋放一些化感物質,抑制其他植物的種子萌發和生長,從而快速形成單優種群,破壞入侵地的生物多樣性。

媒體記者看到,由于疏于管理,農民的果園已被這種薇甘菊密密麻麻地占滿了。當地農民介紹,如果不對薇甘菊加以限制,1株薇甘菊,只需要半個月時間,就能鋪滿1畝農田;只需要一個月時間,就能將1畝農田徹底毀掉。

目前,薇甘菊已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泛濫成災,成爲了當今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危害最嚴重的外來入侵雜草之一。我國南方多地已發現有薇甘菊存在,尤其以廣東、廣西、雲南、海南等地分布最爲廣泛。

中國熱帶農科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範志偉介紹,薇甘菊的種子有冠毛,可以隨風飄,在風力大的時候,可以飄到上百公裏。用人工、機械防除,對它是無效的,只有通過化學防治,才能把它殺死。化學防治也需要噴兩到三次藥,才能把它滅除。

生物入侵是全球面臨的主要生態問題之一。我國已記錄有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是世界上生物入侵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

外來入侵物種危害有多大?

一是可能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生物汙染,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馬方舟介紹,大多數外來物種成功入侵後會大爆發,造成嚴重的生物汙染。此外,有些外來入侵物種還會與本土的相關近源種雜交,幹擾並汙染本土物種的遺傳多樣性。

二是易引發生態災難,危害農林經濟發展。馬方舟介紹,例如原産北美的美國白蛾1979年侵入中國,僅遼甯省的蟲害發生區就有100多種本地植物受到危害。

三是有可能危害人類牲畜健康。例如,豚草花粉可導致“枯草熱”;福壽螺可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嚴重者可致癡呆甚至死亡;牲畜誤食紫莖澤蘭莖葉後,會腹瀉和氣喘,花粉及瘦果進入牲畜的眼睛和鼻腔後,會引起糜爛流膿,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面對外來物種入侵我們該如何應對?

生物安全是國家總體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面對外來物種入侵,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一般而言,外來物種入侵在早期危害並不明顯,往往很容易被忽略,然而當等到它大面積暴發後,再去防治就非常困難,所以防治生物入侵的關鍵,首先在于謹慎引種,防大于控。

“對于每個公民來講,我們要預防自己成爲外來入侵物種有意或者無意的攜帶者。比如出國旅遊的時候,網購的時候,我們心裏也要想著購買的這些物品有沒有可能成爲外來入侵物種,尤其是不要爲了滿足自己獵奇的心理去購買一些‘異寵’,買回來又將它隨意放生到生態環境中,讓它造成生態危害。”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趙彩雲稱。

對于已經入侵並造成重大危害的外來入侵物種,比較常見的治理措施,有物理、化學、生物和綜合防控等多種手段。物理防控,主要是依靠人力或者機械進行捕捉、刈割、拔除、火燒、填埋等,從而達到快速壓制甚至清除的目的;化學防控,是指依靠除草劑或者殺蟲劑來進行治理;生物防控,指的是引用外來入侵物種的天敵或者病原菌,來進行抑制並減輕危害。

應對生物安全威脅,要在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指導下統籌施治,加強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切實築牢國家生物安全屏障,牢牢掌握國家生物安全主動權。

(透視社綜合央視網、人民網、光明網報道)

編輯:李煦、廖明娟(實習)

校對:李旭穎

審核:龔紫陌

0 阅读:10
评论列表
  • 2024-04-16 21:05

    我們的青蛙就是被外來生物牛蛙吃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