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木器風華,“園說Ⅵ”今日頤和園開展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5-17 11:16:17

2024年是頤和園對公衆開放110周年,由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主辦、頤和園管理處承辦的系列精品文物專題展“園說Ⅵ——木器風華 美成在久”,5月17日在頤和園博物館、德和園扮戲樓與觀衆見面。

作爲頤和園對公衆開放110周年的文物重展,今年展覽聚焦于古典園林中所藏的明清家具類文物,囊括傳統家具的絕大多數門類和品種,彙聚南北、中西不同樣式風格,用83件/套展品展示傳統家具之美。

展覽分爲佳木良作、器以載道、中西遇鑒、各有所宜四個單元,以古典家具的發展曆程、家具承載的禮制文化、人文文化、地制文化、明清家具展現的中西方文化碰撞和不同園林空間中的家具陳設爲展覽脈絡,爲觀衆展現古典家具厚重的文化內涵。展覽設立頤和園博物館和德和園兩個展區,展期自5月17日至8月25日。

以往觀衆看文物,都需要隔著一層玻璃。爲讓觀衆參觀家具展時更有代入感,此次展覽中絕大多數文物去掉“保護罩”,直接呈現在觀衆面前,塵封的文物將破除展櫃的限制,以最真實的狀態與觀衆近距離見面。據介紹,展覽期間展廳內將嚴密監控溫度、濕度等,及時保養文物,並在文物周邊設置紅外感應提示音,最大限度降低外在環境對文物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互動體驗獲得感知”是本次展覽的一大特色。第一展廳設有可以近距離參觀的大果紫檀明式圈椅榫卯結構展示及傳統家具制作工具實物圖譜,第二展廳還開辟有榫卯結構互動和聞香識木體驗區。此外,展出的展品均擁有自己的“身份牌”,觀衆可以閱讀詞條或掃二維碼了解展品的詳細信息,還同步開通雲觀展線上平台,方便線上觀展。配合展覽,頤和園還將開展家具研究、家具修複等學術講座、線上專題直播,並爲中小學生暑期社教活動開設專題科普講堂。開幕現場,文化集市同步開市,在博物館外設置燕京八絕展示區、非遺展示區、文創售賣點等配套文化商業服務,集市持續至6月18日。

頤和園副園長榮華介紹,“園說Ⅵ”作爲頤和園對公衆開放110周年的重點活動之一,以及頤和園博物館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重點活動,在延續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舉辦“園說”系列展文化脈絡的同時,更注重將北京市“博物館之城”建設與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題融會貫通,一方面立足于爲古典家具專家、學者等提供交流研究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注重普通觀衆的需求,通過頤和園特色科普活動的延展性,將傳統文化科普落到實處,不僅是通過展覽讓文物更多的展現在公衆面前,還將文化活動、科普活動等組合,讓各界支持和自身努力形成合力,共同讓文物“活”起來。

鏈接:四個單元重點展品

第一單元“佳木良作”中的黃花梨嵌玉南官帽椅是明代家具的代表,采用黃花梨木制成。

第二單元“器以載道”中正殿明間的原狀陳設,完整還原了殿堂內家具陳設規制,其中紫檀嵌琺琅鳳紋帶托泥寶座、紫檀嵌琺琅花鳥紋座屏、紫檀嵌琺琅夔龍紋腳踏一套爲首次亮相。

第三單元“中西遇鑒”中紫檀銅包角嵌料器長條桌原陳設于宜芸館,展現了中西方文化在家具工藝上交融互鑒的特點。

第四單元“各有所宜”中的紅木七巧桌原藏于頤和園德和園頤樂殿內,爲原狀陳列文物。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