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七年!他將中國文化送進非洲校園

中國僑網 2024-03-28 14:20:28
3 月的非洲已經進入了旱季最熱的時期,尼日利亞華星藝術團的非洲表演者帶著中國傳統舞蹈《白馬》走進了非洲校園。 該藝術團成立7年,以中國傳統文化節目爲特色,已在尼日利亞的拉各斯和其它周邊州的上百所學校開展演出。

圖爲尼日利亞華星藝術團演員在非洲校園演出中國傳統歌舞表演《白馬》。 (受訪者供圖) “我們藝術團的成員多是來自工廠裏的當地人。”作爲尼日利亞華星藝術團團長,浙江溫州樂清籍僑胞倪孟曉還是尼日利亞中國商貿企業協會會長,“我在非洲創業二十多年了,最開始在尼日利亞辦鞋廠和農場,因爲當地員工對中國歌舞、武術感興趣,我們就自娛自樂組織排節目。”他在接受記者連線采訪時說。 後來,爲了豐富尼日利亞華僑華人的文化生活,每到中國傳統節日,倪孟曉就帶著非洲工友們表演中國傳統文化節目,讓在當地的中國同胞倍感親切。再加上非洲表演者的真情投入,倪孟曉組織的中國節目在當地華僑華人圈內小有名氣。 2017年,尼日利亞華星藝術團正式成立,並持續將“中國文化”送進非洲校園。“通過送節目進學校的方式,不僅促進中尼文化交流,更是中國僑團回饋當地社會的一種獨特方式。”倪孟曉說。 “我們基本每周走進尼日利亞當地的一所學校,給學生們帶去各種中國節目。”倪孟曉表示,其中中國傳統舞蹈《白馬》已在30多所非洲學校進行表演,也是反響最好的一支中國節目。

圖爲尼日利亞華星藝術團舞獅表演者與師生互動。 (受訪者供圖) “文藝表演是一種無障礙交流的平台,尤其是在尼日利亞、在非洲,這裏的人非常有歌舞天賦。”倪孟曉表示,目前尼日利亞華星藝術團有非洲表演者60名,他們之中有深谙“中國文化”的佼佼者,已經成爲節目編排的主創人員。 吉米就是其中之一。在尼日利亞華星藝術團表演節目中,《燕無歇》是爲數不多由藝術團成員自編自導自演的歌舞節目。該節目的編曲正是吉米,“我一直在學中國民間樂器,阮就是其中之一。只有真正學會了,才能夠在樂曲中表達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在吉米的樂曲聲中,尼日利亞姑娘們展露著自信的笑容,穿著旗袍,打著油紙傘,登台獻舞。展現在觀衆面前的,是翩翩然的舞姿,而在幕後編排的過程中,也包含了更多非洲表演者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今年是中國的農曆龍年,我們安排了舞龍、舞獅、彩帶龍等節目,吸引了很多學生參與互動。”倪孟曉表示,“中國文化”在海外,要找到感興趣的人群,更要融入當地,和當地人打成一片,“我將會繼續在尼日利亞,和藝術團的大家一起,讓中國節目紮根在這裏”。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題:《僑胞團長連續7年將中國文化送進非洲校園》(張益聰)

編輯:李明陽

送文物“回家”!美國華人說一切都是緣分!

他在意大利擺攤寫書法,還“撿”了一群外國徒弟

30年前背著琵琶闖美,她怎麽做到的?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