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險!有村民被2米多長眼鏡王蛇咬傷致死,村幹部:推測爲放生蛇

風雲圈科學 2024-04-30 09:31:57

就在清明節前的海南陵水英州鎮紅鞋村上,有消防員和當地村民,共同制服並捕殺了兩條眼鏡王蛇。消防員先通過自己熟悉的辦法,對眼鏡王蛇驅離,並用叉子叉住兩條蛇,使其不能動彈。這時候村民用鏟子拍打眼鏡王蛇的尾部,共同制服了兩條眼鏡王蛇。

但在制服這兩條蛇之前,正是當地農村修剪芒果樹枝的日子。有39歲的村民在上山農作時候,被眼鏡王蛇咬傷。第二天,在山路上有村民發現了這名村民的遺體,同時在一條石縫中發現了一條死亡的眼鏡王蛇。之後,村民們對眼鏡王蛇開始多加注意,終于在清明節前,再次發現了這兩條蛇。三條蛇中最長的一條據稱有2米8,剩余的蛇也長過兩米。當地村民于是叫來了消防一起將蛇制服。

當地村幹部推測,這三條眼鏡王蛇的行爲,不像是純野生的,而是被放生的,只是目前還沒有被查證。只是一種猜測。

不知道是什麽心態,在農村村頭小河邊,放生成了“新民俗”。平時每到農曆的十五月圓之日,或者二月二,亦或者一些佛道類的節日,總有不少人到村頭河邊進行放生。如果說硬是和貧富扯上關系吧,有人富裕有人窮,甚至也有人拉著一家的饑荒去放生。

在山東東營,就有一男子,他專門選了離著寺廟最近的河邊,可因爲當時溫度太低,河水已經結冰。這名男子幹脆一桶泥鳅直接倒在了冰面之上。落在冰上的泥鳅看起來也被“嚇”得不輕,很多泥鳅瞬間就身體僵硬了起來。

有網友評論區留言道:怎麽也得找個有水的地方吧,畢竟是活魚,這哪裏是放生,簡直是讓魚死的更快些啊。還有人直言:這是想春節的最後一天給佛祖一個下馬威啊!真是嚇到佛祖了。

不得不說,放生也是有曆史感的一件事,最早能追溯到沖虛真人列子的《列子》一書中。書中記錄了在春秋時期晉國的一則事故,講的是晉國上卿趙簡子,每年的正月初一都會將邯鄲盛産的斑鸠放生,以展示自己的“正旦放生,示有恩也”的氣度。

不過,也是在趙簡子的時代,放生就已經變了味道。在當時的官場,很多人都在迎合趙簡子的做法,官員和百姓們爲了表達對趙簡子的愛戴,開始跑到山裏成群結隊抓捕斑鸠。這樣,有人抓斑鸠,趙簡子放生斑鸠,一個放,一個抓,成了産業鏈。有門客對趙簡子說:有人進獻斑鸠,您放生。這樣一來一去之後,很多斑鸠就死掉了,與其這樣,還不如不放生了呢,畢竟斑鸠也活不下去了。趙簡子聽了進去,取消了放生的念想。

是不是特別像現代的某些人的放生活動呢?

記得去年夏天,曾看到過一個新聞,專門從超市買了一後備箱的礦泉水,拉到河邊進行傾倒,給出的理由卻是:對礦泉水中的微生物進行放生。是不是特別的不可思議呢?

更有放生的人們,在選擇放生品種時候,選擇了外來的清道夫,鳄雀鳝、鳄龜等這一類外來物種,因爲在本土環境中放生,外來生物沒有天敵,引起了本土水生生物集體死亡的慘劇。還有靠近海邊的群衆,因爲分不清海水生物和淡水生物,直接把陸龜放生進了大海中,把海水魚放生到了河流裏。諸如此類的放生,真的好嗎?

放生,本來是種有著積極意義的事情,可怎麽看現在的放生行爲,怎麽像是變了味,盲目的放生,不但讓放生變殺生,還有可能破壞生態,反而影響放生周邊生活著的人們。

鋤禾君在這裏提幾點個人建議,在放生前,一定不要盲從,要有自己的判斷。是否需要放生,確定要放生前,也要再三確認自己放生的品種是否會破壞生態,能否適合在選中水域生存,另外,還需要確認放生的數量,選中的水域是否能承載。對于放生,您還有什麽樣的建議呢?歡迎留言,一起參與討論。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