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俊義當梁山之主必殺宋江吳用,魯智深坐頭把交椅,第一個要殺的爲何不是李逵?

半壺老酒半支煙 2024-05-13 12:03:03

梁山頭把交椅不管怎麽說都不應該屬于宋江:晁蓋臨終前的遺言,擺明了是想把主位還給林沖,所以才說了誰捉住暗箭殺手誰就當梁山之主,當時盧俊義和關勝還沒有上梁山,最能打的就是林沖;梁山軍二打曾頭市,盧俊義生擒史文恭,宋江就應該按照晁蓋遺言和自己的諾言,從“代理寨主”的位置上趕緊滾開。

殺了沒有招供的史文恭,“宋江就忠義堂上與衆弟兄商議立梁山泊之主”,這就比較搞笑了:盧俊義生擒史文恭,就應該立爲梁山泊之主,這事兒還有啥好商量的?

宋江這一“商量”,就商量出了一個“攻城比賽奪寨主”的把戲,盧俊義一看就明白自己的處境有多危險,于是在東昌府只象征性地打了一下,就坐等宋江“支援”。

熟讀水浒原著的讀者諸君當然知道,破遼國的玉田縣之戰已經表明,盧俊義的武功能頂四個梁山馬軍虎將、骠騎(關勝、呼延灼、徐甯、索超單挑耶律四小將不勝,盧俊義以一敵四槍挑其一),張清在盧俊義面前,連發石頭的機會都沒有,燕青的弩箭能射中張清戰馬和丁得孫馬蹄,主仆(燕青與盧俊義可能是主仆,也可能是師徒,還可能是另外一種不可說的關系)二人聯手,要想取張清性命,簡直是易如反掌。

燕青箭射張清戰馬,救了井木犴郝思文,宋江沒有看見;射中丁得孫馬蹄,卻是在衆目睽睽之下:“浪子燕青在陣門裏看見,暗忖道:‘我這裏被他片時連打了一十五員大將!’手中棄了杆棒,身邊取出弩弓,搭上弦,放一箭去,一聲響,正中了丁得孫馬蹄,那馬便倒。”

燕青出手,就是要證明給宋江看:我們不是拿不下東昌府,只不過是不想跟你搶那把破椅子而已,我們使出全力,只有三個守將的東昌府,一戰就拿下了!

宋江在官場底層打滾多年,臉皮既厚又黑,在“幫助”盧俊義拿下東昌府後,“順理成章”地霸占了頭把交椅,然後重新排座次,把入雲龍公孫勝踢出了決策圈:晁蓋活著的時候,其他好漢在台下混坐,高台上是晁蓋、宋江、吳用、公孫勝,晁蓋中箭,高台上只剩下代理寨主宋江和軍師吳用、法師公孫勝,盧俊義生擒史文恭,宋江爲了彰顯自己的中心位置,就把公孫勝踢了下去,盧俊義吳用分坐兩邊,誰是梁山話事人,就一目了然了。

如果公孫勝還在台上,四人並排坐,宋江和盧俊義誰的地位更高就不好區分了:古代有時候以左爲尊,有時候以右爲尊,梁山好漢大多數沒有文化,他們只會知道坐在兩邊的吳用和公孫勝略低一點,卻很難分清梁山和盧俊義誰是大小王。

宋江霸占梁山頭把交椅的結果,就是用六十九條梁山好漢的性命(戰死五十九人,病逝十人),爲他換來了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的官帽。

宋江竊取梁山領導權,也給梁山好漢帶來了厄運,這時候我們不禁産生這樣的聯想:如果盧俊義“當仁不讓”地坐上了頭把交椅,梁山會不會發生第二次火拼?

對這個問題,讀者諸君肯定會跟筆者一樣給出肯定的答案:連有元老派支持的晁蓋都可能是宋江做掉的,做掉人單勢孤的盧俊義,宋江可能連眉頭都不會皺一下。

宋江吳用坑盧俊義上梁山,是要招一個打手,可不是要找一個新主子,而且宋江和吳用心知肚明:盧俊義之所以身陷囹圄散盡家財,就是被他們坑的,如果盧俊義掌握了梁山生殺大權,不有仇報仇有怨報怨才怪呢。

我們細看水浒原著就會發現,盧俊義原本的想法,是把宋江吳用等人“一樸刀一個砍翻,縛在車子上,把這賊首解上京師,請功受賞,方表我平生之願!”

盧俊義當財主的時候就想拿宋江吳用的腦袋當投名狀,他當了寨主後會怎麽做,宋江吳用不必把腦袋從腳後跟裏拿出來也能想得到:盧俊義剛上梁山還沒去打曾頭市,就“把應有家私金銀財寶,都搬來裝在車子上,往梁山泊給散”,這豈不是在收買人心?

所謂的梁山好漢,大多是貪財好色的打家劫舍之徒,他們拿了盧俊義的錢財,自然要替盧俊義消災——盧俊義之災,當然就是宋江和吳用,李逵可能也是其中之一。

盧俊義在大名府原本也是第一等長者,一身好武藝,棍棒天下無對,屈居郓城押司宋江之下,肯定心有不甘,他坐上頭把交椅後,宋江又必然采取行動,結果是盧俊義變成晁蓋第二,還是宋江的首級被送往京城,那還真不好說。

如果宋江和盧俊義鬥得兩敗俱傷,也就是盧俊義幹掉宋江後,又被宋江的手下所殺,“山寨不可一日無主”,而林沖又是不爲福先不爲禍始,堅決不肯上位,那麽頭把交椅大概率會交給花和尚魯智深:魯智深平易近人,跟絕大多數好漢的關系都不會太差,連白虎山寨主、宋江的徒弟孔明孔亮都欠著魯智深的人情,魯智深還對林沖有救命之恩,這樣吧盤算下來,魯智深有二龍山另外六個頭領、少華山十個頭領和桃花山兩個頭領的鼎力支持,在宋江盧俊義挂掉之後,頭把交椅是可以坐得很穩的。

魯智深曾爲種家軍提轄,種家軍的威名,在北宋宣和年間盡人皆知,同爲朝廷軍官的關勝、呼延灼、秦明、張清、董平等人肯定也會很高興魯智深當寨主:投靠蔡京高俅童貫沒有好果子吃,回到原來的位置也不可能,如果魯提轄能帶著我們投奔老種經略相公種師道,日後去邊疆“一槍一刀,博得個封妻蔭子,久後青史上留得一個好名,也不枉了爲人一世”。

魯智深人品、武功、威望,都足以在梁山坐頭把交椅,更重要的一點,是他身後還站著老種經略相公種師道——在宋徽宗宣和年間和宋欽宗靖康年間,種師道完全不懼高俅,也有能力跟蔡京高俅掰一掰手腕:“老種師道,宋末主兵。非貫不悅,即忤蔡京。師道春秋高,天下稱爲‘老種’。欽宗聞其至,喜甚,開安上門,命尚書右丞李綱迎勞。”

種師道不是弄得童貫不樂呵,就是跟蔡京吵架,高俅子啊他面前就是個小字輩——別看“殿帥府太尉”的名字很響亮,其實也就是“殿前九帥(殿前司、侍衛親軍步軍、侍衛親軍馬軍各有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共計九人)”之一,太尉在宣和年間已經不是三公之一,而是高級武官的加銜,地方節度使和宣撫使、安撫使都可被稱爲太尉。高俅在種師道面前,就是個小字輩而已。

有種師道這座大靠山,梁山好漢加入種家軍,蔡京高俅童貫的手都伸不進去,只要再熬個七八年,梁山軍就可能跟八字軍一樣,成爲抗金生力軍。

魯智深坐頭把交椅,梁山好漢即使戰死沙場,也是保家衛國、爲國捐軀,後世的名聲一定會好很多。但是這裏面也有一個問題:梁山一百單八將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如果魯智深不進行一番清洗,種師道未必會接收,那麽魯智深執掌梁山後,應該先殺了哪個惡漢祭旗?

首先我們要把李逵從魯智深的必殺名單中剔除:李逵這厮並不是胎裏壞,在遇到宋江之前,也並不欺軟怕硬,“但吃醉了時,卻不奈何罪人,只要打一般強的牢子”,所以即使李逵在宋盧之爭中幸存下來,魯智深也不會拿他怎麽樣,因爲只要嚴加管教,李逵在戰場上也會成爲一把好手。

梁山真正不可饒恕的惡人,當屬雙槍將董平,用諸葛亮罵魏延的話來說,董平“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董平殺程太守滿門而奪其女爲妻,比鎮關西鄭屠還要可惡十倍,魯智深豈能容他活在人世間?

董平可殺,李逵也可殺,但是李逵和董平的性質不同,所以魯智深極有可能殺董平而留李逵。

魯智深這樣做對不對,還得由讀者諸君來下最後的結論:在您看來,梁山一百單八將,可殺不可饒的是哪幾個?盧俊義跟宋江爭位,雙方的支持者各有哪幾人?梁山二次火拼,最先被幹掉的會是誰?

0 阅读:307
评论列表
  • 2024-05-13 19:46

    梁山有誰支持晁蓋的遺言呢?唯有宋江還堅持了那麽一下。晁蓋是衆人推上老大位置的,衆人理應有權把他拉下馬。晁蓋犯衆怒的結果就是被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