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到底對應哪八個人?金庸沒明說,蕭峰臨死前才說出了答案

耳東品文史 2024-05-18 00:03:42

武俠故事大多通俗易懂,甚至從作者賦予它的書名,你就能大致猜出其中的情節,比如《射雕英雄傳》,那說的多半是個有彎弓射大雕經曆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又如《碧血劍》,那多半是圍繞一柄寶劍展開的故事,哪怕未必如此,也大差不差。

然而那號稱“金庸巅峰之作”的《天龍八部》則難免讓人一頭霧水,畢竟這書名可沒法讓人一眼看穿金庸到底要寫個怎樣的故事,一般人也只會認爲“天龍八部”中的“八部”多半指的是八個較爲重要的角色,繼而故事圍繞這八人展開。

(蕭峰、虛竹劇照)

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一、核心角色

其實初讀《天龍八部》的時候,就有種割裂感,不是說各個角色的故事不精彩,而是金庸總是在一個角色的故事還沒說完之前,又展開新角色的故事。

若你是通過電視劇了解的《天龍八部》,那多半不知道原著中的第一主角並非蕭峰,而是段譽,故事正是以他的視角揭開序幕,關于他的情節其實是相對俗套的,一個平平無奇的小子,跌落山崖,繼而習得神功,邂逅心愛之人,繼而卷入各種陰謀。

到了蕭峰的主場,故事才變得曲折離奇起來,他的身世之謎,他對未來道路的選擇,都給人一種撲朔迷離之感。

(段譽劇照)

而要說最讓人想不到的還得是書中登場的第三位主角虛竹,起初他不過是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和尚,甚至還是長得有些醜的小和尚,結果卻意外得到無崖子傳功,又吸走了天山童姥與李秋水的內力,終成絕頂高手。

所以所謂的“天龍八部”中,其中有“三部”對應的應該是這三位主角了,可余下的五人又會是誰?

讀者之所以將蕭峰、虛竹、段譽三人視爲主角,最核心的原因還是在于他們是正派,同時也成了結義兄弟,但如果只論戲份來看的話,其實書中還有不少角色也有主視角劇情。

比如慕容複、遊坦之、段延慶、阿紫等角色的戲份也有不少,再加個王語嫣,似乎也就能湊齊八人了。

(慕容複、丁春秋劇照)

可他們又該如何與那所謂的“八部”一一對應呢?似乎無論怎麽對應,都不太合適,不過當劇情發展到原著最後一回中,你大致可以了解金庸爲這部作品起這麽個晦澀難懂的名字是何原因了。

因爲蕭峰死了。

二、蕭峰之死

《倚天屠龍記》中,峨眉派傳人提到郭靖一家最終的結局是戰死襄陽時,讀者心中難免會有一絲隱痛,畢竟那是讀者看著成長起來的大俠,也好似我們的朋友一般,郭靖一家落得如此淒慘的結局,著實讓人意難平。

但金庸也不是沒有鋪墊郭靖之死的,早在故事初期,楊過就問過郭靖“襄陽城是否守得住”,而郭靖的回答則是一句:“諸葛亮治國安民的才略,我們粗人也懂不了。他曾說只知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于最後成功失敗,他也看不透了。我與你郭伯母談論襄陽守得住、守不住,談到後來,也總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八個字。”

顯然,他早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備,他也知道,襄陽城注定會被攻陷,他能做的也只是燃盡自己的火焰罷了。

所以郭靖之死並不讓人意外,而蕭峰則不同。

書末的那次宋遼大戰表面是大宋與遼國之間的戰爭,其實核心還是圍繞營救蕭峰展開,中原群雄出手是看在蕭峰的面子上,在段譽和虛竹的帶領下,他們的核心任務就是救出蕭峰,所以當主角三兄弟逼迫遼帝退兵之後,一切都看似十分圓滿,蕭峰在此時選擇以斷箭自戕,著實有些說不通。

(蕭峰之死劇照)

他說出的理由是自己不該做出脅迫遼帝之舉,他以下犯上,理應被處死,可問題在于他也並非是爲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這般舉動,他是爲了天下蒼生,他何錯之有?錯的分明就是遼帝,他根本不需要以如此荒唐的方式死去。

要知道當年他可是親手打死了自己的愛人,又見證了父親放下過往的仇怨,等于他的前半生所追求的一切都化爲泡影,那時候的他尚且沒有死去,此時正是迎接美好新生活的時候,又有什麽理由死去?

當然,蕭峰也確實有可能是對這俗世了無牽挂了。

無論如何,金庸安排蕭峰在此時死去的意義並不在于“蕭峰死了”這件事本身,而是在告訴讀者,蕭峰也不過是這芸芸衆生中的一個。

而這也是“天龍八部”這個書名的意義所在。

三、天龍八部

其實在開篇的“釋名”中,金庸就提到過一段讓人看著一頭霧水的話。

說是:“‘天龍八部’本來就是神話性的,佛陀說法也多半以神話性的人物作譬喻,有一種比較抽象的含義。抽象則內容較爲廣泛,包含的範圍較大,不像具體之人與事有特定所指……天龍八部這八種神道精怪,各有奇特個性和神通,雖是人間之外的衆生,卻也有塵世的歡喜和悲苦。這部小說裏沒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這個佛經名詞,以象征一些現世人物。”

(三兄弟劇照)

結合蕭峰之死來看這句話,也就不難理解了,所謂的“天龍八部”從來都不是對應某八個角色,而是指的“芸芸衆生”,金庸想表達的是“只要情節需要,哪怕是所謂的主角也可以死”,因爲在現實世界中,人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卻也是大千世界中的一個小小的配角,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你我都一樣。

這也是書中之人爲何多半“求而不得”的原因,只歎金庸的安排著實巧妙,能在創作之初就想好全局,賦予此作如此貼切的書名,不愧爲大師。

1 阅读:1043
评论列表
  • 2024-05-18 03:19

    人生如棋,盡在玲珑棋局,棋外是凡塵俗世,棋內則是天龍八部,如同一個鏡面,凡塵中把仇恨放大則會痛失所愛,天龍八部裏也呈現出是妖魔鬼怪,反之放下仇恨,世界一片祥和,天龍八部也呈現的是神佛仙道的形態,看個人參悟了。《天龍八部》裏大結局應該是在掃地僧的化解下,主角們都悟到了。[得瑟]

  • 2024-05-19 03:39

    看書也以爲還有二部,看了3部

  • 2024-05-18 18:45

    人生如棋,盡在玲珑棋局,棋外是凡塵俗世,棋內則是天龍八部,如同一個鏡面,凡塵中把仇恨放大則會痛失所愛,天龍八部裏也呈現出是妖魔鬼怪,反之放下仇恨,世界一片祥和,天龍八部也呈現的是神佛仙道的形態,看個人參悟了。《天龍八部》裏大結局應該是在掃地僧的化解下,主角們都悟到了。

  • 2024-05-18 19:14

    當時看電視高興了,感覺能看很久。 認爲第一部是六脈神劍 第二部是虛竹傳奇 始終相信還有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