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妖風”刮到商用車市場,福田汽車不“忍”了

汽車有文化 2024-05-14 16:22:19

流量時代的水軍群體,在合力向前的中國汽車面前,必然不堪一擊。

流量時代的車企們,正經曆一道艱難的選擇題。今年的北京車展,是流量時代的一面鏡子。聚光燈下,是雷軍、周鴻祎以及一衆網紅明星,而真正投身于技術的車企卻淪爲了背景板,是從衆同流,還是獨善其身?這是選擇題的選項。

回顧近兩年的乘用車市場,這樣的選擇題屢屢發生,如長城汽車打擊水軍、奇瑞汽車埋身技術領域以及比亞迪精研産品等,皆是以不同的形式去回應流量時代,以行業榜樣的力量爲用戶提供更優異的産品及服務。

乘用車市場的難題,在商用車領域再次上演。隨著商用車市場規模的進一步擴大,以及商用車車企整體轉型節奏加速,該領域成爲了水軍新的盤據地。如在5月11日,福田汽車亦如長城等乘用車車企一般,在“網黑”的壓力下召開說明會,雖無當年羅永浩手撕王自如一般的“慘烈”,但情況有些類似,皆是爲了“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戰鬥”而戰鬥,也爲行業正氣而鬥爭。

技術、産品出圈才是硬道理

“下場聲明顯得沒有格局,不予理會又像是默認”,當年轟動互聯網的羅永浩與王自如事件,爲企業對峙媒體定了調。

無論結果如何,企業都是失敗方,水軍或者網黑隨口的一句話,就有可能對企業造成極大的傷害,並且大概率無需承擔任何實際責任,這是網絡水軍們有恃無恐的核心原因。

在福田事件中亦是如此,某媒體打著“替卡友發聲”的幌子,卻幹著中飽私囊的勾當,對福田汽車燃氣技術、環保排放以及産品品質等進行了“抹黑”,同時挑動卡友與經銷商及品牌方之間的矛盾,以謀取不當利益。

但福田汽車並未對此妥協,福田汽車副總裁、新聞發言人劉旭光表示:“讓人陷入自證陷阱,是成本最低也是最惡毒的手段,如果不加以制止,正本清源,每個企業、每個個體都可能成爲網絡暴力的受害者”。

事實上,面對理性分析問題的媒體,有觀點地指出福田汽車的不足,福田汽車在過去一直是接納與鼓勵的態度回應。但該自媒體帶有引導性質的抹黑,卻使福田汽車不得不下場自證,以“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不爲輸贏、爲了行業正氣與底線而鬥爭。

從事件發展來看,汽車有文化認爲,該媒體主要采用了“強盜邏輯”進行評判,並涉嫌人爲地捏造數據迷惑公衆。譬如其稱“使用燃氣技術的卡友爲小白鼠”,衆所周知的是,無論車企采用何種新進研發的技術,落地車輛使用都必須經過嚴苛的國家相關部門檢驗,同時燃氣技術早已被廣泛應用于商用車如公交、灑水車等領域,因清潔燃料的環保、節能、高效而著稱,但由于其相較于柴油等能源有著更高的質量熱值,因此部分故障在所難免。

新技術帶來了新的利好,但必然會伴生新的問題。而福田汽車,作爲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先行者之一,自2006年以來,便開始在氫燃料汽車技術上做出探索和投入,迄今已經積累了19年的研發經驗。在這一過程中,福田汽車不僅致力于技術創新,更是在實踐中不斷推進氫能源汽車的商業化進程,正加速解決這些難題,並爲卡友提供了完整的維保服務,如在去年11月舉辦的“北京國際青年創新發展論壇氫能分論壇”中,福田汽車就對氫燃料電池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環保排放與産品品質問題同樣如此,該媒體聯合某卡友以長時間的超速、急刹車等不當駕駛方式,人爲地提高産品能耗,就像王自如在評測過程中以不當的使用條件對錘子手機進行拍照、散熱等測試。

即便面對這種質疑,福田汽車第一時間也是抱著“解決問題”的態度去回應與解釋,同時委托第三方機構對發動機和整車進行了結冰測試、曲軸箱壓力測試、PEMS 試驗,分別在不同溫度、不同工況下反複進行了數次發動機台架測試,甚至是極端情況下的非標試驗。相關機構已經給出了明確的檢測結果,福田汽車的産品完全符合國家環保要求,不存在任何排放問題。

“只要有一位用戶有情緒,有誤解,就說明我們做的還不夠好,我們一貫首先從自身去找原因”。這是劉旭光在說明會中擲地有聲的回應,也是福田汽車過去數十年的准則。

從某種角度去談,這次福田汽車的說明會,並不是爲了與某媒體掐架,甚至不是抱著爲行業作表率的目的,而是真真實實得讓卡友吃下“定心丸”,讓卡友明白“技術與産品才是出圈的硬道理,流量與水軍只是一時的風浪”。

以卡友爲中心,全面加速企業轉型

在說明會上,福田汽車副總裁、新聞發言人劉旭光表示:“讓卡車司機享受到最好的産品、最好的服務,緩解他們的勞動強度,提供舒適的用車環境,是福田汽車存在的意義,也是作爲主機廠的責任與使命”。

福田汽車深知,“每一個卡車司機背後都要撐起一個家庭,他們是父親、是丈夫、是兒子,是每一個家庭的頂梁柱。他們不分晝夜的忙碌,維系著國家的經濟血脈”。因此,近些年不斷圍繞卡友而轉型,以提供與時俱進的産品及服務,爲卡友邁向新生活而不遺余力。

在《“讓萬物移動更自由”的福田,活出了麥田守望者的樣子》一文中,汽車有文化就曾對福田汽車轉型進行了分析,在雙碳戰略、新能源戰略、構建數字化生態系統、全球化戰略、品牌戰略煥新這五大戰略之下,隱藏的是福田汽車對于卡友、行業與市場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在市場産品端,福田汽車將在城市市場以純電爲主,在城市群市場兼顧混動與大電量純電,在幹線物流市場則是宜油則油、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宜混則混、宜氫則氫,以不同的技術路線去適應不同卡友們的切實需要,幫助卡友實現最大的經濟收益。

在渠道服務上,福田汽車將通過三大方面來提升用戶價值,包含推動經銷商從傳統的銷售、服務、配件向客戶經營、二手車、卡友配、經營性租賃、能源補給等業務轉型;全面升級終端店面業態,搭建新能源生態港和生態店客戶經營體系;以及加快數字化轉型,構建高效的運營體系,通過端到端流程與數字化變革轉型,驅動公司和經銷商向低碳綠色轉型發展,實現客戶需求精准洞察、提高産品交付效率、提升客戶響應速度,進一步優化管理架構,實現運營效率和經營質量的全面提升。

通過以上舉措能夠看到,福田汽車聚焦于卡友的切實利益,以切實的經濟利益爲用戶價值作注解,以“雙碳”戰略爲核心驅動力,驅動商用車市場向“用戶時代”轉變,全面符合福田汽車在說明會中“讓用戶多一份選擇,生活多一份保障”的承諾。

在此推動下,福田汽車備受用戶認可,2023年累計銷量超63萬輛,同比大增37.1%。而在今年,福田汽車延續去年增長態勢,今年第一季度實現開門紅,且淨利潤迎來穩定增長,品牌向上與向新發展之路不斷拓寬。

讓中國重新定義全球商用車

難以想象的是,在國內水軍對汽車品牌大肆抹黑的背後,卻是國外網友對中國汽車的一致贊揚。

在乘用車市場,無論是上文提到的長城,還是比亞迪、奇瑞等品牌均是網黑的目標,但同樣是這些品牌,卻一步一個腳印帶領著中國汽車在海外立穩了腳跟。背後原因不難察覺,國內水軍的目標在于利益,而國外網友既與國內品牌無利益糾葛,也在汽車領域不存在所謂的“飯圈文化”。

中國汽車,正重新定義全球汽車,這是不爲流量時代所左右的一件事,也是各個領域的領軍者奮力而爲的使命——而福田汽車本次站到說明會上,亦是帶著這種使命感而來。

與奇瑞、長城等品牌一致,福田汽車是中國汽車在商用車領域出口的先鋒,過去數十年如一日的耕耘與沉澱,造就了福田汽車2023年出口13.1萬輛的佳績,繼續占據中國商用車出口第一,刷新“中系新高度,福田新起點”的含金量。

中國汽車加速出口是“使命必達”,也是趨勢所致。

毫不避諱的談,中國汽車業的起步是站在西方制造工業的肩膀上,但至如今,新能源與智能化帶來了新的機遇,汽車有文化曾在采訪確切地聽到廣汽集團高層曾言,“若無法抓住這次機遇,那麽我們都是時代的罪人”,談“中國汽車”四字之所以振奮人心,是因爲它確切地帶有中國印記,與民族休戚相關。

而在市場端,乘用車市場的內卷導致了去年大批量車企面臨“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其根源在于內需的飽和,要解決這一問題,出口是唯一的解決方案。

但出口,向來不是一家企業的事,任何品牌出現問題,那麽責任最後或許都會歸結于某個國家的所有品牌——如韓國三星手機事件,影響的不僅僅是手機,而是整個韓國消費品在國內的銷路。

因此,劉旭光先生認爲解放、東風、陝汽、江鈴、江淮等都是值得尊敬的企業,並表示:“在新能源化、智能化、全球化三股浪潮的帶動下,今天的商用車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更應該專注于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攜手讓中國商用車走向更廣闊的全球舞台,讓中國重新定義全球商用車。”

在“讓中國重新定義全球商用車”這件事上,福田汽車甘願成爲馬前卒、沖鋒在一線,因此在行業艱難的2023年,福田仍然投入了超20億元資金用作研發,在新能源、自動駕駛、固態電池等領域引領趨勢,同時加速擴張墨西哥、秘魯以及印尼等市場,並在海外頻獲大單,不斷擴大和傳播“中國智造、中國品牌、中國汽車”的國際影響力。

而流量時代的水軍群體,在合力向前的中國汽車面前,必然不堪一擊。

有文說:

真正的勇士,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福田汽車爲了廣大卡友的利益以及行業的健康發展,率先與“網黑”鬥爭,整治商用車市場的不良風氣,其力圖以身作則,呼籲更多企業共謀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汽車不應成爲競爭對手,應當是競爭隊友。正如劉旭光所言,“正義和真相永遠不會被流量裹挾”,而隨著福田、解放、東風、江淮等車企進一步精研技術、走出國門,爲全球卡友帶來真切的利益,中國汽車必將重新定義全球商用車,也將取締流量時代,呈現一個全新的用戶時代。(汽車有文化 歐陽/文)

0 阅读:39
评论列表
  • 2024-05-15 17:36

    福田?不玩噱頭流量?那BBBA的寶沃是誰搞的?

汽車有文化

簡介:汽車有文化,每天文化一點點,給您不一樣的汽車解讀。